重生八零:一穷二白当村长

沈军听到呼喊声出来,就见一长队运粮的队伍蜿蜒着进村了。

肩挑手抬的,推独轮车的,负重的满满都是麻包。

队伍招摇进村,当即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

昨晚开会,沈军明说了今年不出门讨饭,但村子里的人仍然将信将疑的。

毕竟没吃的了就出门讨饭已经成了他们村多年来的传统,而且除了救济粮之外,就没人听说还能先赊欠到粮食的。

但现在粮食真真切切的进了村,他们的口粮有着落了!

一直随大流过日子的村民们,这才惊觉,沈军说的可能是真的!

村里真的要变了?

“这是收条,共借了三千斤。”

程得禾看到沈军之后,递了一张纸过来。

看着浩浩荡荡的运粮队,沈军的眉头却不得舒展。

“怎么才这么点儿?”

三千斤听着不少,但分到每家每户,再碾成米,精确到个人就只有十几斤了。

十几斤米能吃几天?

“你还想借多少?这可是借的要还的!”

“你到底看没看过账册?咱们村一共才多少亩水田?你这样卯吃寅粮,想没想过大家伙儿明年的日子要怎么过?”

程得禾梗着脖子,眼看着又要跟他呛上,沈军忙摆了摆手。

“三千斤就三千斤吧,先入粮仓晚上分下去。”

沈军深知程得禾这种保守的思想已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能动摇的,也不想去做这无用功了。

村里的情况他怎么不了解?不然何至于如此着急!

整个村子好的水田不足两百亩,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亩产也才五百多斤,账面上算起来,十万多斤的收成看着不错。

但每亩三、四十斤雷打不动的农业税必须以公粮的形式上交。

村里人日日出工,累计的工分需要用钱来兑现,这个钱从哪里来?统称为‘三提五统’的提留款、建设费等各种摊派的费用又从哪里出?

这就必须卖余粮,以每斤一角一分的议价卖给公社粮站。

卖了这个议价粮,上面才给分配化肥、农药的指标。

这个没法省。

而且农资的需求越大,这个余粮就得卖得越多。

到最后能真切分配给农户的粮食真心不多了,能人均分到两百斤谷子已是相当不错的肥年。

一百斤谷子按出米率百分之七十来算,合计才一百四十斤米。

这是一年的口粮啊!

富贵村一直有瓜菜半年粮的说法。

混杂着南瓜、红薯以及各种菜蔬,大家的肚子也就勉强混个半饱的样子,哪里还有余力还账?

旧账加新账,富贵村的亏空也越来越大了。

现在一借又就是三千斤粮食借回来,可以想像得到程得禾内心承受的压力!

得让他看到进项,有了希望就好说服了。

沈军这会儿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这是你要的菜种,托熟人赊的,二十块钱记得还。”

沈军刚准备转身,就见程得禾从一辆独轮车上取了个包袱过来,满满一兜的韭菜种子!

“好!”

目送着古怪老头板着脸再次与他擦肩而过,沈军竟然有些感动。

明面上一个劲儿的跟自己较劲,生怕自己嚯嚯了田地,转头还是想方设法的给他弄了菜种。

敢情还是个傲骄老头啊!

有了菜种,沈军多少又能松口气,至少不必担心烤红薯的生意一时不理想,而耽误了种韭菜的时间。

他把种子交给妇女队长王菊香之后,育种的任务也交代出去了。

晚上则是跟张大牛等人一起,筹备上县城的事情。

除了烤炉、生红薯,连烧炉子的柴禾也需要准备齐全。

从富贵村到富民县城,足有上百里路程,再加上路况不好,坐拖拉机也得花费半天时间,这一去就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中途最多派人回来补一下货,是没有办法做到全员往返的。

第二天一大早,江海洋的拖拉机就准时出现在了大队部。

堆得高高的红薯、木柴,还有随行的人,装载满满的嗵拖拉机在村民们的目送下嗵嗵的朝村子外驶去。

这一刻,富贵村的村民们都跟看稀奇似的。

不管是凑热闹的还是等着看好戏的,几乎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时刻。

以至于很多年后,村里的老人追忆往昔,都感叹不已。

谁能想到。

当时那一拖拉机,开出去便是翻天覆地的开始啊!

……

那是后话,此时车上除了江海洋,全都是从来没有到过富民县城的乡巴佬。

包括沈军,对这个E省的富民县也毫无印象。

一个个对即将到达的未知,是既兴奋又忐忑。

“大军哥,咱,能行吗?”

在村里主动揽了卖烤红薯任务的张大牛,当时全凭着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义气,被村里人阴阳怪气不看好也能硬着头皮上。

但现在坐上了车,真的要到县城里去做生意了,才后知后觉的担起心来。

“行,啥不行?爷们儿能不行?”

沈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对对,是男人就不能说不行!”

“行,一定行!”

“……哈哈哈!”

本就是初生的牛犊,沈军的云淡风轻让心里的那点儿忐忑瞬间烟灭,一个个立马斗志昂扬起来。

七个人哈哈大笑的声音,第一次盖过了拖拉机的嗵嗵声。

一行人到公社后,先去了农机站把另外的两台烤炉捎上,这才一路朝富民县城而去。

近百里的路程下来,哪怕一个个屁股都快颠成八瓣了,竟然谁都没有感觉到远。

全都是希望的力量啊!

畅想了一路未来的众人,终于在快要日上中天的时候,脚踏实地的站在了富民县城的街头。

三台烤炉、红薯、柴禾,以及几个人简单的行李,从拖拉机上弄下来堆了好大一堆。

“就放这了?”江海洋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要不先去找个住的地儿?”

“没事没事,接下来我们自己弄,这又耽误你大半天了。”对江海洋的仗义相助,沈军只有感激,此时无以回报。

好在,来日方长。

“行,要回的话就捎个信,我跑趟县城也没多大的事儿。”江海洋也不再多说。

“谢了啊,兄弟!”

江海洋转过身挥了挥手,任由拖拉机的摇把拍打在屁股上,跳上车开走了,连沈军留他一起吃个午饭都不肯。

“大军哥,那咱们怎么搞?”

目送着拖拉机远去,看着来往的人群,跻身于下班自行车的洪流之中,在路上强打起精神的几个人,几乎瞬间就瘪下去了。

望着沈军满满都是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