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一穷二白当村长
沈军刚才可不是只顾着吆喝,他已经将不大的富民县城打听得七七八八了。
国营饭店、招待所的位置更是了如指掌。
正巧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在国营饭店的斜对面。
“那得花多少钱啊?咱们这里还有点儿烤红薯,要不凑合一下?”周兵的一双眼朝对面的国营饭店看了又看,最后还是垂下了目光。
他已经闻到从那边传来的饭菜香味了。
还有肉香!
这是跟他们的烤红薯全然不同的香味,更吸引人。
口中的口水不自觉的就分泌出来,但却不敢奢望。
那得多贵啊!
“是啊,那不得费老鼻子钱?”
才到手的钱,都还没有捂热……
可对面的香味也是真的诱人啊!
沈军扫了眼踌躇的兄弟们,跟周兵的神色都差不多,偷偷朝斜对面张望着咽口水,便笑道:“就说,你们去不去吧!”
“去!”异口同声。
“哈……”几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心痛钱什么的,此刻全被抛到了脑后。
满心满眼只有吃肉!
烤炉的火门重新被封上,里面仅剩的几个烤好的红薯拿出来七个人分了,再把东西挪到对面饭店门口。
进去之后找了个能看到东西的位置坐下来。
此时才刚进入八零年代,富民县的治安还好,就是国营饭店的服务态度仍然不怎么样。
此时正值用餐的高峰,三开间的门店里挤满了人。
收钱票的小窗口旁边挂了一个大大的黑板,上面写着今日供应的菜单。
‘大蒜炒猪肝,5角’
‘炒素,2角’
‘油豆腐粉丝汤,2角’
‘红烧遍鱼,5角’
‘回锅肉,4角2分’
‘红烧肉,1元2角’
‘肉丝粉(面),2角6分’
‘素粉(面),1角2分’
以上便是全部内容。
沈军在心底连连感叹,这价格是真的便宜啊,听说味道还相当扎实!
他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好好品尝一下。
可惜这时候饭店的菜式是限量供应,就在他排着队一步步往前挪的时候,最贵的红烧肉没了!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行粉笔字被划掉。
队伍中一阵嘘声,看来很多人也是冲着这道红烧肉来的。
沈军只能期盼前面的长队快点消失,至少给他保住那份回锅肉。
这几天清汤寡水的饭食,说是度日都勉强,他感觉自己的肚子实在亏空得厉害了。
队伍在一点一点的缩短,而回锅肉还稳稳的挂在上面,沈军的心都跟着悬了起来。
好不容易终于轮到他了。
“同志,来三份回锅肉,一份……”
“没了,换别的。”
“啊?”余下的菜还没开始点,沈军迫不及待的话就被打断了。
从巴掌大小的玻璃窗口传来一道不耐烦的声音,“点不点,不点下一个!”
沈军:……
“点,点,来七碗肉丝面!”
行叭,好歹也得弄点带肉的,兄弟们馋的就是油水。
“两斤一两粮票,钱一块一角两分。”
交了钱票出来,还得在出菜的窗口等,这时候可不能指望服务员送餐到手。
好不容易等到厨房里传来‘七碗肉丝面谁的?’
沈军等人进到饭店已经过去快半小时了。
“肉啊!”
张大牛等人丝毫没有吃不上红烧肉和回锅肉的遗憾,光看着面碗里冒尖的青椒和肉丝,就两眼放光。
“我终于吃到肉了,还是国营饭店做的肉!”
周兵嗡声嗡气的道,他勾着头几乎要埋进面碗里。
不过说归说,这碗面里下的料是真的足,肉丝面里真的有肉丝,并且还不少!
“快点吃,等会儿饭店要打烊了。”
看大家手捧面碗,激动不已却偏偏还舍不得下手的样子,沈军不得不出言提醒。
国家的铁饭碗牛逼得很,国营饭店十一点开始供餐,十二点就不接受点菜了,下午一点准时收工打烊。
没吃完得遭人赶了。
“吃完了去找个住的地方,咱们好好赚钱,有让你们把肉吃到饱的时候!”
“吃到饱?这我可不敢想,只要隔三差五的能吃到这么一碗肉丝面,我就此生无憾了啊!”
张大牛已经卷了一筷子面下肚了,还能抽空感叹一声,想来他是真的对这个肉丝面的味道满意至极。
“就是就是。”程新最近一次吃肉还是去年过年的时候,那滋味被他时不时的拿出来回味,在他的脑海中都快盘出包浆了,但跟面前的一比,仍然反差强烈。
跟这个不能比,完全不能比!
啧啧~
这时候谁能相信,有一天还会有吃肉到腻,腻到嫌弃肉不好吃的时候啊!
虽然国营饭店的面碗不小,但也经不住这几位年轻力壮的小伙造的,满满一碗堆得冒尖的肉丝面,也不过几筷子的事。
到最后,一个个把汤喝尽了,恨不得把碗也舔上几口。
从饭店出来之后,还回味无穷。
沈军感觉这一餐,都够这几个人回去吹上一年的了。
“这点儿肉丝算啥啊,下餐咱们吃红烧肉去。”沈军笑着给他们画饼,打断这个论题。
“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找个落脚的地方,咱们轮流留一个人在这里看着家伙什,其他的人到处转一转,先熟悉熟悉环境。”
“最好是能尽早打听个能租住的地方。”
沈军这话只是随便提提,就眼下县城里的居住环境,好多三代同堂,挤在三四十平方的筒子楼里的,睡觉翻个身都难,上哪儿有富余的房子出租。
大家都是初来乍到,熟悉环境是最重要的。
几个人听着也觉得有理,当即就行动起来。
“我留下,你们先转转。”张大牛主动提出。
他是被大军哥钦点的卖烤红薯团队的队长,现在又正是尝到了甜头之后,很有责任和担当。
其实留守的人也并不能闲着。
虽然这时候街上的人流稀薄了,但也不排除有客人来,而且红薯从生的烤成熟的,也需要时间。
从刚才的生意中能总结到经验,一波能卖上百多个呢,这时候就得提前准备起来,不然生意来了会打一个措手不及。
沈军把事情都交待给张大牛之后,剩余六个人便两两一组,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朝整个县城深入。
到时候回到烤摊前汇合,把所见所闻一一汇总。
这已经是了解这个县城最快捷有效的办法了。
天黑了没处落脚的现实问题让每个人都从刚刚的美味中回过神来,当下也都打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