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一穷二白当村长
“村里全都揭不开锅了,严书记您看这救济粮,啥时候……”
“你所谓的靠自己立起来的主意,就是巴望着政府的救济粮?”严书记都有些被气笑了,他一把抢回了沈军手里的茶缸。
“不只是救济粮,还有,还需要贷款。”
“啊~严书记您别急啊!”
沈军眼巴巴的望着那缸被夺走,还冒着热气的茶,他一口都没喝着呢。
这么小气的严书记当面,他也不敢再卖关子了。
“咱们村现在穷得只剩下一堆堆的红薯了,这东西肥口不肥肚,日子真心难熬。”
“可现在寒冬将至,冰天雪地里还有什么能比县城街头烤红薯的香味更能温暖人心呢?”
“我只要一部分的救济粮,能助我们村度过眼前的困境就好,再拿上五百元贷款置办烤炉,等烤红薯的生意做起来,咱们村眼下的困局就能解了。”
“至于今后,发挥大集体的优势,再结合我们村的地势和地形,调整耕种品种,旱地多种红薯等耐旱的作物,不仅能卖烤红薯,还能漏红薯粉,靠多种经营定能缓解粮食不足的情况。”
“严书记您说是不是?”
“你是说去城里卖烤红薯?”严书记的眉头仍然紧皱,不过却把抢去的茶缸又还回来了。
虽然这两年摆摊做生意的环境稍有放松,但他看了沈军一眼,就知道这小子肯定不是冲着小打小闹去的。
一开口就要贷五百块呢!
这会不会惊动别人,被抓了典型啊?
“红薯是农副产品,卖烤红薯又是社队经营,也没谁规定社队能养鸭卖蛋,就不准卖烤红薯不是?”沈军虽然不知道此时对‘投机倒把’的具体定义,但他也能看出严书记的为难便解释道。
说完了也不再管严书记怎么考虑,赶紧捧着茶缸把热茶往嘴里灌。
要是再不喝,他怕严书记看他不顺眼又来抢了去。
茶缸上印着‘1975年先进公社’以及中间一个大大的红色‘奖’字,杯身以及杯盖都有不同程度的磕碰,掉了好几块瓷,露出发黑的底色。
茶叶是山上自采的老茶叶,制作也不考究,再加上放的又多,泡出来的茶水有很浓的苦涩味,但难得的是咽下去之后嘴里带点儿淡淡的回甘。
正转着圈思考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的严书记,被沈军有滋有味滋溜茶水的样子给逗笑了。
“就这么稀罕我的茶叶?那成,等你把烤红薯的生意做起来了就给你包两斤回去怎样?”
“当真?!”
沈军闻言一喜。
这事成了!
“不过我得把话说在前头。”严书记站定,“今年的干旱灾情不大,上面没有下来什么救济粮。”
“至于贷款,也没有。”
沈军:!!
那还说个啥?
“不过,公社也不能干看着你们饿死,倒是能批一部分议价粮先赊给你们,要么明年夏收后还粮,要么按议价还钱。”
沉吟了半晌,严书记才又慢条斯理的道。
沈军却还一直望着他等着下文。
“那贷款呢?没钱啥也干不了啊!”
“你们村还欠着不少的倒帐,信用社哪能还发放贷款?还一贷就是五百,这事你就别想了。”
“啊不是,那两百总行吧?”
沈军这时也想起来了,自己村是多年的老赖了,当真没什么信用可言,便主动把数目降了降。
“也没有。”
严书记见沈军呆愣站着,连茶水都不喝了,才又绕到办公桌前抽开中间的那个抽屉,“唉,刚发的工资,我个人资助你点吧。”
他抽出一叠钱钞,数了四张工民兵大团结出来,可在递过来之前,又再添了一张。
“就五十了,再没了。”
沈军看得真切,严书记手里只有一张五元了。
沈军眼里的失望毫不隐瞒,严书记却哂笑。
他这也是病急了乱投医。
也不知道这回能不能帮富贵村摘了贫穷的帽子。
这个年轻人是个有想法的,但到底年纪太小了一些,可不能让他太过冒进。
万一失败欠下信用社五百的贷款,把他们全村人都抵上也不一定还得起。
而且规模闹得太大也怕他们犯错误。
自己垫上一个月的工资,已是最大的支持,到时候能不能还上都没多大的问题。
“不要?”
“要,要!”
“严书记,我绝不辜负您的支持!”沈军没想到严书记能自掏腰包,而且还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了近乎全部的工资!
这点儿启动资金虽然是少,但总比没有的强,更何况这还是公社书记的私人赞助,还能嫌弃?
“您看能不能给农机站的同志打声招呼?专门的烧烤炉子铁定是置办不起了,我去寻摸点废铁,到时候让他们帮忙焊接一下?”
拿了钱,沈军笑嘻嘻的又提了要求。
严书记也想着启动资金从五百降到五十,确实有点天上地下的悬殊了,也怕这小子打击太大拿了钱干脆不办事。
只默默的瞪了他一眼,就顺手给写了张便条。
“拿去拿去,赶紧行动起来。”
“粮食转头你带人去粮站领。”
“好嘞!”
沈军出了严书记办公室,弹了弹手里写着让农机站配合自己造炉子的条子,心里美滋滋。
果然还是背靠大树好办事!
若是单凭他自己单打独斗,别说得花多久才能攒够启动资金,而且就算有钱了,也不一定能完成自己心中所想。
别的倒不说,光这烤红薯的烤炉,这年头就根本没有现成的卖,拿着钱都不一定买得着。
一穷二白的来,怀揣巨款而走。
沈军拿到50块钱,第一时间就去了供销社。
他径直来到了烟酒柜台。
“同志,买烟!”
只是他第一时间就看懵了。
大公鸡、黄金叶、前进……没有一个是他熟悉的香烟品牌!
“要哪种,买几根?”
售货员是个留着齐刘海的短发姑娘,她的手里正上下翻飞的织着一件毛衣,忙里偷闲般瞥了沈军一眼,又低头忙活自己手里的活去了。
对于她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沈军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时候的驾驶员、售货员等八大员,都属于令人羡慕的职业,上班旱涝保收没有任何压力,看人本就低三分。
更何况现在的他穿一身单薄的补丁衣服、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纵然是有钱买烟,也不过是笔几分钱的交易。
人家瞧不上眼也实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