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你还忽悠我谈恋爱

第二日,秦轩直接找了辆农用三轮摩托车,拉着吴尧文直奔文峰批发市场。

“兄弟,又来进货了?”

一看到秦轩,商店老板就笑呵呵迎了过来,更是为秦轩、吴尧文递上一根烟。

点着,深深吸了一口。

秦轩竟有些沉迷,完全像一个资深十年的老烟迷。

反观吴尧文则止不住咳嗽,同时发闹骚道:“真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好的,还呛人!你们还总往厕所去。”

秦轩抓住机会,又是一波。

“这你就不懂了吧!其实哥吸的不是烟,而是寂寞!”

上一世秦轩很难找到机会,这一世秦轩可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在吴尧文面前大肆装逼。

不过换来的只有白眼。

就连商店老板都忍不住笑了,不过他还是比较认同秦轩的观点。

难道吸的真的是烟吗?

曾经或许是寂寞,现在其实更多的是压力。

“这一次我可是要大肆采购,可要便宜点奥!”秦轩笑呵呵说。

“自然、自然。”商店老板说,随即又问,“昨天拉走的七箱饮料这么快就卖完了?”

“啊呀,怎么可能啊!就饮料,吸引力有限,所以想着丰富一下商品的种类,通过吸引顾客,看能不能促进饮料的销量。”

秦轩半真半假,忽悠参半。

心中更是在思考如何拓宽进货渠道。

不然被这些奸商一掐脖子,直接玩完。

主要还有单价过高,利润点太过稀薄。

但此时缺人啊!

此时才刚刚起步,自己还需盯着,谁又去拓宽进货渠道呢?还有就是销售渠道还未铺开,能难拿到有优势的进货渠道。

突然,秦轩想到了杜悦。

杜悦本是陇县金龙超市的高管,此时正在休产假。金龙超市因管理层变故,经营不善,再加上盛世等几家大型超市的崛起,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此时已到了退出市场的边缘。

上一世在多年后的饭局上,秦轩才听到这个消息。

既然现在有机会,那秦轩自然要将杜悦拉入自己麾下。

杜悦可是高学历人才,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从金龙超市出来后,又进入了四海超市。

五年后自己创业,建立了整个宣威第一家折扣店。

无论是魄力还是眼界都不缺。

不过这件事急不得,更何况自己的事业还未有起色。

即便去忽悠人家也难啊!

不过提前交好还是可以的。

秦轩打算多去杜悦所在的小区里转转,顺便混个面熟。

“那这次你有什么打算,主要想要些什么商品。”商店老板问。

虽然对秦轩的话半信半疑,不过也并未在意,反正将自己的吨货卖出去了,自己也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就是看等会能不能稍微将价格提一提。

“零食!”

“恩,可以!身后的这些你都可以任意选。”

秦轩扫过一圈,眉头轻微一皱,不自觉摇了摇头。

都是一些面包啥的。

说真的,就是一些鸡肋,除非放到大学,不然很难快速售空。

秦轩自然不会答应。

一边摇头一边说:“你是在开玩笑吧!这些东西你让我拿到哪里去卖?”

“啊呀,老弟啊!这些可是好东西啊!甜甜的,小孩子贼喜欢吃,你若在小学门口摆个地摊,别的不敢说,一天两三百轻轻松松吧!”商店老板忽悠。

“呵呵!”秦轩嗤之以鼻,“一天两三百你还真敢说,若是有这么大的销量,你早去了,哪能轮到我?”

“我是带着诚意来的,若你再这样,我可就去找别处了。”秦轩。

“啊呀,别啊!好歹我们也是老顾客了。你就说句实在话,告诉老哥,你到底想要怎么样的零食。”

秦轩:“就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小零食,比如袋装小饼干,鸡爪啥的。”

“有点难啊!”老板露出了为难的样子,“这些东西都挺好卖的,你想要倒不是不可以,实在是这个价格?你看,要不再加点。”

秦轩直接挥手。

顺手拿过一袋,指着生产日期说:“你看这些还有17天就过期了,一时半会你也消化不了,还不如统一打包给我,你不但可以快速回本,还可以上点别的商品。”

“但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了!”老板还是不情愿。

秦轩不再废话,转身直接就要离开。

其实这种事情他有所预料,这些都是最为底层的零售加批发,自然都想着多赚点钱,看到你销量好了,自然想提价。

秦轩决定,在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之前,要多家进货,货比三家。

给每家都要制造点焦虑感:我并不是只能在你们一家进货。

“啊呀,万事好商量嘛,我答应还不行吗?”

一看到秦轩离开,商店老板瞬间急了。

这些零食虽然好买,但这条街都是批发加零售,竞争压力也大。给农村小卖铺放货,这种即将过期的商品人家压根不要。

“行,那装车吧!不过我只要一半。”

秦轩直接砍掉一半。

“啊呀,你这……”

秦轩不听老板废话,转身又进入了一家,同样也买了些小零食。

随即又在一家买了些奶制品。

第一家的老板看到这一幕肠子都悔青了。

原本这些都是他的,结果……

哎,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他满脸忧愁,气的在原地跺脚,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干脆利落,不能再像这一次一样贪心了。

货比三家降低成本。

甚至秦轩不愿多费口舌,买我就要,不买我立马走。

反正临期商品在这条街多的是。

这次进的货比较多,秦轩直接放到了农村的爷爷家。

说是农村,实则是城乡交界处,据城中心也就十五公里左右,离广场就更近了,五公里。

爷爷秦三姓,在那个温饱都是问题的年代,换了三次姓,才勉强存活了下来。

六十岁出头,身体硬朗,每天拿着个凳子还要去听戏。

奶奶柴琴,带着个老花镜,一年到头不知能拉多少的鞋垫,甚至就连秦轩孩子的鞋都给做好了。

看到秦轩这个大孙子进来,二老笑容满面。

奶奶柴琴更是停下手上的动作,“秦轩吃饭了吗?我做的米饭,要不吃点。”

“不了奶奶,我等会还有事。”秦轩。

一听秦轩的回答,奶奶柴琴的笑容仅仅凝固了,“没事挺快的,现在已经熟了,我给你盛一碗吧!”

好像在奶奶柴琴的眼中,秦轩永远都是一个没有吃饭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候来,她总要给秦轩一碗饭。

只有这样她才会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之前秦轩不懂。

后来……再也没有叫过秦轩吃饭。

秦轩才知道,在奶奶的心中,那一碗饭是她仅能给大孙子提供的点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