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霸王别姬,满座衣冠泪满襟

《国风惊鸿秀》节目组的一篇官方声明,内容耐人寻味,最主要的是,如果说秦绍翁老先生是因为看不惯林沐言的所作所为,愤而退赛也就罢了。

可偏偏声明里写的却是,秦绍翁对打林沐言的那一巴掌表示歉意,并且主动退出节目,

这其中隐藏的含义,明显是秦绍翁老先生与林沐言之间的这番冲突,是秦绍翁率先服软了,自认错误……

但这怎么可能!

节目组的立场显而易见的站在了林沐言这边,众网友纷纷猜测其中的原因,可能不仅仅只是因为林沐言的流量大、热度高,所以节目组才选择力保他。

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秦绍翁老先生再离开节目录制现场的时候,说的那一句话——

“打着弘扬国风的名号,实则消费国风文化!”

“这节目,不录也罢!”

表面上看起来这句话是对林沐言说的,但实际上,只要稍稍品味一下,便能明白,秦老先生这句话中,明显意有所指。

恐怕,这才是节目组随意编撰声明内容的原因。

如果说之前只是有一部分讨厌流量小鲜肉的人在回击林沐言及其粉丝群体。

但是当《国风惊鸿秀》节目组将这篇声明发出来后,就连理智的网友们都看不下去了。

节目组的这番操作实在是令人感到恶心!

而就在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的时候,林沐言的工作室在节目组的声明发布一小时后,也发布了声明,只不过与其说是声明,倒不如直接说是一张律师函。

其中倒是没有和节目组那般,出现带有明确立场的内容,但其中隐含的信息,却依旧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谣言止于智者,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一言一行皆有责任!

燕京张伟律师事务所,就网络用户恶意散布“林沐言被打得不冤!”、“林沐言就是个垃圾”、“林沐言是娘炮”等不实言论,及因此所产生了网络舆情,指派张伟律师发布本律师声明……】

这看起来只是林沐言工作室针对造谣者而发布的一份律师函,只不过当这篇博文发布一分钟后,林沐言的个人账号便立刻转发了这条信息。

同时附上他自己的声明:

【一:今天录制节目时发生的情况只是因为和秦老先生观念不和导致,并无其他原因;

二:我始终尊重国风文化,尊重国粹京剧,同时也敬重秦绍翁老先生,所以我对秦老先生的行为表示理解;

三:我会怀着弘扬国风文化的精神,同时谨记秦老先生对我的教导,继续参加比赛,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节目(注:对于占用公共资源,向大家道歉)!】

与节目组赤果果的站队表明立场相比,林沐言和其工作室的这番操作就非常的白莲花了。

对于这次事件,反而先是发布追责网友造谣的律师函,并没有直接说对于此次冲突的相关解释,而后再通过林沐言的账号转发这则消息,用他个人的语气和口吻来回应,没有单独发文解释,从这一方面来看,似乎林沐言一方并没有多么重视这一情况。

而且更是对这次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避而不谈,模糊其中的概念,只是和节目组一样,以一句两人之间存在代沟,观念不和搪塞过去。

随后再以退为进,言语之间说着尊重国风文化,尊重国粹文化,并且对秦绍翁打他的那一巴掌表示理解,实则却在暗示,自己原谅了秦绍翁的道歉。

这句话倒是呼应了节目组擅自编撰的那一篇声明,要说林沐言和《国风惊鸿秀》节目组之间没有商量过,网友们是一万个不信的。

至于最后那句“谨记秦老先生的教导”,究竟是谨记教导,还是记住了秦绍翁的那一巴掌,只有林沐言自己心中知道,而那句“继续参加比赛”,和节目组声明里说的,秦绍翁主动退出节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秦绍翁在节目上与林沐言之间的争执是赢了,但是在之后的舆论上面,却是一败涂地。

而他本人,则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发过声。

或许是因为他不玩网络的缘故,又或者是他早就预料到了如今的这种情况,可是却丝毫不在乎。

因为他必须要站出来!

楚霸王都给人跪下了,若是他再不出来解释,怕是这京戏、这国风,真的要亡了!

正如他在舞台上说的那句话。

你们说我痴也好,你们说我狂也罢,这些都不重要……

纵然自己会深陷舆论风暴,但是只要能唤醒一个人,哪怕只有一个人,都足够了。

秦绍翁老先生的那一巴掌,不是蹭流量,也不是蹭热度,而是在守护着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当节目组的声明和林沐言的工作室以及其本人的声明陆续发布后,不知是因为这次事件本身热度就比较大的原因,还是背后有幕后黑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网络上的热议却丝毫没有减少,而舆论几乎是一面倒的都在攻击秦绍翁老先生。

【京剧还有人听吗?老古董了,林沐言改编得这么好,不正推动了国风文化的发展!】

【老头子倚老卖老罢了,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这京剧好听吗?】

【你看现在哪还有京剧呀,这都是老古董曲艺了,你嫌难听我还嫌难听呢!】

如今似乎是有专业的公关公司下场了,原本还有理智的网友在维护秦绍翁,但是此时此刻,在水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网友被带节奏针对此事玩起了梗。

洗白公司对此颇有方法,因为一旦玩起梗来,这其中的含义就不同了。

本来年轻人喜欢听戏腔的人就多,在公关的发力下,原本秦绍翁对改编的见解却被模糊概念,改成了刻意针对戏腔,因此,连戏腔歌曲受众的年轻人同样加入了攻击秦绍翁的阵营。

什么“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小人不冤,是秦老爷子冤”一系列讽刺秦绍翁的梗都冒了出来!

在网络上,俨然形成了一场娱乐狂欢。

这一下,

水军、被带节奏的网友、跟风乱玩梗的小鬼、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吃瓜群众、蹭热度的营销号……

粉墨齐登场!

好一出精彩的大戏!

只是这锣鼓喧天的大戏之下,隐藏着的,却是娱乐至死的无尽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