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霸王别姬,满座衣冠泪满襟

“古板老套、固步自封……”

“荒唐!”

“荒唐!”

听到林沐言这样说戏曲演员,秦绍翁老先生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对京剧乱改乱编也就算了,竟然还把锅甩到戏曲演员身上,简直是无耻至极!

按理说,秦绍翁老先生本不应在面对一个小辈的时候如此失态,但因这节目开始到现在积压的种种情绪,使得他再也忍不住了,更别说在面对林沐言这种不知亡国恨般的商女人物了。

“自打明清戏曲出现以来,这京戏就是华国雅俗共赏的一项娱乐活动,而后四大徽班进京,更有京腔祖师级别的人物:程长庚、杨月楼、谭鑫培、梅巧玲……十三位前辈将京戏推至巅峰!

上至咸丰皇帝、慈禧太后尤爱京戏,甚至于把京戏当成教科书,亲自改京戏剧本,将其推至国粹的宝座;下至黎民百姓,如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描绘过大人小孩,乡里乡亲结伴听戏的场景。”

说到这,秦绍翁老先生顿了顿,他整个人站在林沐言身前虽然显得枯槁瘦小,但气势却呈压倒之势,将他堵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可就是这样一种雅俗共赏的曲艺,在旧社会仍是没有什么地位,说到底,只是个下九流的玩意儿而已。”

“下九流是什么?

一流高台二流推。

三流王八四流龟。

五剃头,六擦背。

七娼八盗九吹灰。”

“这一流高台,说的便是戏子。

都说表子无情,戏子无义!

你可知是多少戏曲前辈的努力,创作出一出出经典的好戏,使得戏曲成了盛世元音,才摆脱了‘戏子’这一称呼!”

“而今,正是你这种人,又恬不知耻地把这个词捡了回来!”

最后一句话,秦绍翁老先生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而林沐言则是被他说得脸色一阵铁青,没错,现如今网上是有一部分人骂他们这些流量小鲜肉为戏子,这可不是什么夸人的词儿,他也是非常厌恶。

此刻被秦绍翁指着鼻子骂戏子,心高气傲的林沐言自然忍受不了,冷声道:“秦老先生,我不认为你说得对,对于传统文化,该改编就得改编,而且我改编得无疑非常成功,现场观众的反响就是证明。

换句话说,如果按照你那古板固执的思路来。

这京戏……迟早要亡!”

林沐言说的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是对调了,刚开始是秦绍翁老先生感叹京戏要忙,现在又轮到他说京戏要亡了。

但实际上两人的观念却截然不同。

秦绍翁老先生是看到楚霸王下跪,感叹京戏要亡,而林沐言则是断定了,京戏要亡!

“你也配一言断京戏兴亡?!”

秦绍翁老先生蓦然开口:“打有这京戏以来,慈禧老佛爷在的时候,京戏没亡;国民政府那时候,也没亡;日国人打进来的时候,不同样也是活得好好的?到现在,依然不会亡!”

“更何况,你一毛头小子,黄口小儿先别在这里大放厥词,跟我说戏曲究竟会不会亡,这话说出来有什么意思,说了有什么用?你真真正正的看过一出全本戏嘛,你不看戏拉倒,戏都不看就说什么振兴啊、灭亡啊,懂什么呀!”

虽说导演让三个评委稍微开口带一下节奏,引导一下两人之间的话题,但是此时此刻,三个评委却都一语不发,不是不愿说,而是不敢说。

毕竟看秦绍翁老先生这架势,正在气头上,如果出言惹到了他,怕是免不了遭到和林沐言一样的待遇,因此他们自然不敢去触碰秦绍翁的霉头。

“秦老先生,我尊你一声老先生,那是对你的敬重,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言辞羞辱我,我不明白,也不理解!”

林沐言皱着眉头说道:“你已经老了,这个时代终究是我们年轻人的,我虽然没有多大影响力,但是作为当下稍有知名度的一个人,为什么不配点评京戏?

我现在说,京戏它就是要亡了!

而且,你……真的懂戏曲吗?!”

这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

若是说之前两人只是在围绕着节目和戏曲的知识内容以及文化传承来讨论,那现在,林沐言这句话就是在公开质疑秦绍翁老爷子了,一句“你真的懂戏曲吗”,便是在质问老爷子的专业知识。

听到他这句话,秦绍翁老爷子倏地笑了,不知是在笑林沐言竟然敢质疑他的戏曲知识,还是被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给气笑的。

“一个连戏都没听过的年轻人,断言京剧要亡!”

“一个连行头扮相都穿错的人,说我不懂戏曲!”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秦绍翁老先生轻声笑道:“你说京剧要亡,亡在戏曲演员古板老套、固步自封;你说我不懂戏曲,不知适应时代,改编戏曲……”

“不是,不对!

亡在你,亡在你们!”

“《贵妃醉酒》、《太真外传》包括你今天改编的《霸王别姬》,都不是老戏,还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这些样板戏,包括京歌这一形式,这一部部经典,都是你口中古板老套,固步自封的戏曲演员创作出来的!

而懂戏曲的你,改编出来的这又是什么!

关公战秦琼?

这就是你所谓的适应时代?”

秦绍翁老先生一字一句地反问,同时心中也在感叹。

京戏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国粹,为什么会达到那样一个高度?

正是因为,它将唱、念、做、打,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从中你能找到,文学、音乐、美术、诗歌、舞蹈、杂技……一系列的元素!

想到刚才林沐言表演的节目,其中有什么,唱、做。

怎么样?

一塌糊涂!

老先生开口讽刺道:“是,老头子我不懂戏曲,您不是戏子,您是角儿!

可以前的戏曲演员,以前的大角儿那都是从小学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毯子功、轱辘椅子、每天吊嗓、云手台步、拿顶虎跳、小翻下腰,那是一次次磨炼摔打出来的。

您是怎么成的角儿?

抛个媚眼,扭两下腰……

这就成角儿了?”

说到这,秦绍翁阴阳怪气的笑容蓦然一敛,冷冷道:“都是艺人,可你这不是卖艺……

这是卖骚!

不是成角儿,

而是为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