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知梦
第四章生意
“妈,我回来了!”
前后加起来已经几年没着家了,刚一进门,看到老妈依然还是记忆里的样子。快四十的人因为常年劳作看起来远比实际年龄要显老一些,每次看到自己目光里都是慈爱。
看着母亲,秦佳仁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要和她说。可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说啥,只是这样看着她就觉得很幸福。
母亲姓李名会梅,是个很乐观的女人。即使生活再累也都听不见她抱怨过。
看着儿子似乎有话要说,只是定定的不说话,她就笑着问:“是不是学校要交钱?”
一听这话秦佳仁眼泪就下来了,可能在母亲的眼里,自己永远都是那个最懂事的孩子,害怕给家里添负担才有这样的表现。
“不是,今儿上学把王文华那个傻子骗了,我怕他一会儿过来揍我,到时候你给我拦着点儿啊?”秦佳仁揉揉鼻子。
“你咋这么坏呢,一直欺负人文华”母亲一边埋怨着他,一边伸手抚摸着他的头,眼睛里满是宠溺。
“快去喊你爸吃饭吧,马上就好了”
“嗯。”
秦佳仁答应了一声就往外去了。
冬天基本没啥农活,所以饭也就吃的早。
花园村属于平原县平川乡下辖,地处中华西北地区,四面环山,洪河的支流切开了东西两边的黄土山,把平川乡分成了阴阳两面,水南为阴、水北为阳,花园村坐落于山阳。
夏天的时候山上梯田除了绿油油的麦子之外,还有油菜、高粱等作物,其他地方诸如蒿子之类的杂草、野花也点缀在黄土丘上,虽比不上南方小村的绿意,从远处看过去也称得上一句山清水秀了。
冬天就不行了,除了几颗老柏树看着有点绿之外,整个山头都是光秃秃的,干掉的野草也都黑了吧唧的,看着着实让人有些冷清压抑。
秦佳仁一边往外走,一边看着周围的天地,天空干净的让人心里都觉得敞亮。
空气虽干冷却不夹杂任何异味。
这景色…不说也罢!
“爸!”
“爸!”秦佳仁扯着嗓子喊了两声。
没人应?
“老秦!”
“老秦,吃饭咯!”
.
秦父名叫秦学文,秦家高祖是清朝末期迁到这个山沟里的,到现在已经六七代人了,这个姓在平川乡算是个大姓,一本家谱上洋洋洒洒三百多口人。
经过好几代慢慢分家演变的也不怎么亲近了,只有婚丧嫁娶的时候才能勉强凑齐。
秦学文、秦佳仁这儿算是两代单传了,秦学文的爷爷有三个儿子,秦佳仁的三叔算起来和秦学文是一个爷爷,所以他们这一支算是比较亲,如果算上稍远一点的,秦佳仁父亲这一辈有整整四十个兄弟的,不过经常来往的也就是这一支的五个兄弟。
秦学文当时上过学的,初中毕业后家里实在供不起他读高中了就回家帮父母分担农活儿了,没太多文化一直算是他的遗憾。
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母种地,慢慢的攒了两年粮食后,秦学文的父亲用家里的两袋子小麦再加上买的一只羊给他说了亲,就是秦佳仁的母亲李会梅。
结婚没两年秦佳仁的爷爷奶奶也都相继离世,再后来就有了秦佳仁,父亲也没有啥野心,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来了。
后来秦学文想着儿子能有些出息,考个大学光耀门楣,就算自己再累再苦也供他上学。可他发现秦佳仁这几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心思也渐渐不放在学习上了。
老秦家属于很传统的那种中华式家庭,父子之间基本都没有什么谈心之说,在看到秦佳仁这两年的变化之后揍也揍过,哄也哄了。最终见没效果就任他去了,自己还是多攒钱等将来给他说个媳妇儿就算是尽完为人父的责任了。
这也基本上是这个地方所有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了。
冬天不像农忙时节,大多数时间都很闲,所以每天这会儿秦学文都是和附近的几个老汉坐在土地庙门口边晒太阳边说闲话,庙门口地是砖头铺的,几面有墙挡着风,晒着太阳暖洋洋的。
这会儿,几个人就蹲靠在墙根上捅着双手拉闲话。秦学文一听到有人喊“老秦”脸当时就黑了。
站起来使劲掸掸土骂骂咧咧就往回走了。
后面一片爽朗的笑声。
……
一家人坐在桌上吃着饭,旁边火炉子时不时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
这个季节晚饭一般都是面条,配上一碟子咸菜。也不讲什么色香味,吃饱就好。
想起昨天大舅一家已经来过了,
“我大舅昨天过来有什么事情吗?”秦佳仁随口问父亲。
大舅一家之前都在县城里面搬地摊儿,两个儿子,老大去当兵了,老二今年上的大学。
秦佳仁当然知道大舅昨天过来是什么事情。老二今年夏天考上大学了,大舅和舅妈商量了一下就决定翻过年了一起也跟着去省城里面,毕竟是省会城市,人多生意就好做,顺带着还能照顾孩子读书。
可是这样一来家里就没人照顾了,虽说全家人大门一锁也就走了,可是家里房子要是常年不住人不打扫的话迟早要破败,如果过年要是回来根本没法住人。
因此大舅就想让秦佳仁爸妈平时隔三差五的过去给收拾收拾通通风,大舅家就在隔壁村离得也不远,秦佳仁知道父母已经应下了。
但他这样问也有自己的目的。
……
“你表兄在省城上大学,你大舅和大舅妈就想一起到省城做生意。”秦学文回答道。
说起大舅的儿子能看出来他满脸都是羡慕,那可是金城大学呀!正儿八经的重点大学。
为了不让别人家的孩子波及到自己,秦佳仁立马问父亲:
“他们家在省城也没什么别的亲戚,就这样风风火火的跑过去能成吗?”
“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和你妈也愿意陪着你去,到时候哪怕是在城里面捡破烂也把你供出来。”
老子虽然说这话是有点恨铁不成钢,也足见他对秦佳仁的期望。
“爸,要不你和妈也到县城找个活干吧,现在在家种地,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在县城随便打工几个月就顶得上家里一年的收成了。”秦佳仁说出自己的心思。
“我们走了,家里地怎么办?我是个农民,就靠这地吃饭,打工虽然比种地强,可万一哪一天没活儿了咋办,想回家种地结果地荒了,一家人迟早饿死。你才吃了几袋盐,懂什么?”
“那就平时闲了在县城打工,到种地的时候再回来一种,等忙完了再去县城嘛,离得也不远,早上回来天黑前也能回县城。庄稼不打理也就是产量低一点,地也不会荒,而且我明年就上初中了,到时候上学也方便,平时吃住在一起能省不少钱呢。”秦佳仁在一旁继续鼓动父亲。
秦学文在听到儿子这样说心下也有点意动,心想:“自己这样低头在地里刨食儿可以,但儿子不能也这样下去吧?眼看着儿子要上初中,到时候要住校,一周回一次家也辛苦,不如也变通变通。”
放下想法之后看了眼李会美,她专心对付这碗里的饭,对父子两人的话根本就没在意。
秦学文觉得自己先合计合计,晚上再问问她的想法。
秦佳仁看老爸没有再往下说之后就知道他有听进去自己的建议,不着急,还有多半年时间的。
三两口把碗里的饭吃完,端过碗放到厨房就来到外面。
一出门冷风一吹清醒不少,农村没有城市的喧嚣,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或者小孩儿的笑闹,一切都很宁静。
宁静的让人心安,吾乡啊!
……
秦佳仁顺路往河边溜达着,忽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阵重重的跑步声,扭头就看见王文华往他冲过来。
“老秦,你大爷的!”王文华杀气腾腾地朝他吼道。
秦佳仁一看就知道他脑子转过弯儿来了,就笑着回道:“别别别,开个玩笑嘛!都跟你说了昨天下午是我家来亲戚了你不信呀,非要说我背着你修炼,就算真有武功秘籍我也肯定会和你一起练啦!”
王文华本来也不生气,听他解释了也就过去了,于是问他“昨天你家来谁了啊”?
秦佳仁就把大舅一家的事情告诉了他,也跟他说了自己家也准备以后在县城里做点什么的打算。
说了一会儿秦佳仁抽自己一巴掌:“我和这憨货说那么多干嘛!”
说半天还得到的回应就是吸两下鼻涕。
在河面上溜了会儿冰见天快黑了两人就各自告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