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围城

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母亲翻烂了《填报志愿指南》,他们不会使用家里唯一的电脑,而我即便搜寻到他们推荐的院校也不会分析院校是否合适。

母亲在看专业时,脑门儿一拍:“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吧,当了多少年中国人,谁不会汉语!一看就很简单。”

父亲也附和着,觉得这是符合女孩子学的专业,于是在《填报志愿指南》中,随机指定了一个省内二本。

我像提线木偶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随便去哪念书都可以,离家远近无所谓。

大学的时光还算无忧无虑,团结的同学、友善的室友,我和来自地北天南的大家一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即将毕业的我们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我身边的同学都在备战考研,我也跟着随波逐流,没具体了解清楚就盲目跟着学习,结果可想而知——失败告终。

从朋友口中得知还可以考编时,已经是我毕业一年后的某天下午。那个时候的我正在四处投简历,屡屡失败,于是打道回府,在火车站遇到小学同学,她小学毕业跟着做生意的父母去南方念书了,这次过来是走亲戚。

寒暄几句后,我踏上回家的路。在火车上,夕阳西斜,让我想起了大二时我在操场上也看到过同样美丽的风景,只不过那时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

“婷婷,你父亲真是越来越老糊涂了!”母亲向我哭诉着,“夏至买了几个面包准备当早饭,你父亲刚好看见就要抢来当人情门户,送给别人。夏至不肯,抱着面包不松手,他就直接咬夏至的手!”

多么荒谬啊,父亲一向都是为外人考虑的!不管自己家人的死活,但必须要为外人鞠躬精粹!好面子的父亲总害怕被别人看扁,别人不论是什么事都急着帮办,比给自己办事都急!不论自己有没有钱,只要别人借,就有!

那天下午,我的心情很沉重,现在在火车上的我,心情依然沉重。因为只要是和前途相关,比如考研,我事先问过家里,父母都十分赞同,等我考研失败而周围学校不如我的人考编成功或者依靠家里的关系进入企业后,父母只会干着急:“不懂啊,早知道就……”

直到自己错过很多机会时,我才猛然发现,没有远见,只会闭门造车,永远都出不了头。一起的同学朋友,他们的父母早已帮衬着谋划好了未来,不依靠父母的同学都性格外向,广交朋友,路子多。

而我这样性格内向甚至带有自卑感的人,每天三点一线,看似规律作息,实则恰恰是毕业被筛掉的那部分。

为了所谓的考研,我没给自己留丝毫退路,错过了两次校园招聘,错过了好几次考编,结果没考上,找工作又花费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兜兜转转我还是回到了小县城,又过了一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终于考进了政府单位,有食堂,离家近,刚考进去的时候家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也高兴,这么多年,总算给自己一个交代了。

可是,我也快要走近人生的岔路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