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3海洋猎场

1983年7月6日晴

回来已经一个礼拜了,我还是有点发懵。

1983年7月9日大雨

台风来了,闲着无事翻了下仓库,找到几年前在潜水队干活的装备若干。

1983年7月11日阴

得想办法赚钱了,小梅的肚子已经有点凸起了…

江城市平安县李家集镇潮头村,是一个坐落在南海海岸边的小渔村,这里有奇峻的山峰,碧澈的大海。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几只小渔船正在作业。

7月的天,天气十分炎热潮湿,身上像刚洗了澡一样黏糊糊的。谢海洋坐在岸边棕榈树下的阴影里写着日记,这是他这两天才养成的习惯。时不时掠过的海风带走身上丝丝暑气。

“我这样的人重生有什么意思呢”他低声嘀咕着

自己是最后一批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知青,被安排在这个小渔村。刚来的时候被本地村民排挤,饭都吃不饱,土地没包产到户,生产队大锅饭,商业行为被严厉禁止。父母没撑过,自己心灰意冷下娶了个喜欢的当地姑娘,日子才好过点。

改革开放以后和人家下海经商倒腾东西,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才在南方立足做起了海鲜生意。其中的心酸不足以外人道,重生前已经衣食无忧也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

本该享受悠闲退休生活的谢海洋一觉醒来发现回到了83年,今年才22岁,这叫他如何接受。便宜家里两个后来生的儿子了,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挑起家里的担子。自己不在了,家产会分一点给大女儿的吧,睡觉睡没了,意外险能赔吗?

83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到末期的时候,往前数几年,严厉打击一切投机倒把行为,大家都是集体生产劳作挣工分,种的粮食要先上交公粮和爱心粮以后才会按照工分分配到各自手里,一切物资优先供应城里人。村里最漂亮的姑娘想嫁到城里,就只能找些身体有缺陷、有毛病的人。不图别的,就为了能吃饱饭。

现在逐渐开放民间自由交易,有钱的挥舞着钞票买东西,没钱的什么都想尝试卖出去换钱,少数物资需要凭票卷购买,按需供应。市场衍生出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行业。比如说票贩子,只要有钱就可以换取他们手里的各种票卷,从而购买自己需要的物资。

脑海中关于这个年代的零散记忆一一浮现,这个时候各大工厂的工人和国营商店的员工是傲娇的,家里的门槛都被媒人踩烂了。这个时候的厨师是个吃香的职业,家里有个做厨子的,一家老小都不会挨饿。这个时候的小商小贩是被瞧不起的,邻里邻居都会对他们指指点点…

谢海洋正胡思乱想着,身后传来呼喊声。

“回来吃饭啦。”妻子王红梅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站在院门口喊他回家吃饭。

谢海洋家是个单独建在海边的小院子,2间茅草屋,墙体是石头建成的,还有半间木头搭的仓库。灰白的低矮院墙上还印刷着那个时代的标语: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曾经鲜亮的颜色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他合上日记本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快走两步。邹着眉头扶着妻子进门“怎么又出来了,在堂屋门口喊一声就行了。”

院子里见到主人回来的黑狗在谢海洋脚下绕来绕去。

“去,一边看门去,把人绊倒了就把你杀了吃肉”

黑狗脚步一顿,呜咽着躲回狗窝,只留个尾巴在外面,时不时的拍打着地面。

妻子小梅轻轻的打了一下谢海洋,脸上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不会的,小黑很乖啦,昨天还抓了一只耗子呢。“

看着这个小心翼翼扶着自己的男人,打心底感到幸福。结婚两年对自己都很好,不管遇到什么事,从来都没有对自己大声过。也不像村里婶子们说的那样“这些城里来抢食的学生都焉坏焉坏的”。

回到房间把日记本锁好,小梅虽然不识字,但是自己这日记本可是记录着好多秘密呢,可不能出现一点意外。

饭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两碗玉米渣子粥,一盘小鱼干,一盘蒸熟的各种蛤蜊和辣椒酱。

都说酸儿辣女,小梅这段时间总是喜欢搞一些辣椒回来配菜。可是谢海洋知道妻子肚子里的是个闺女,也不点破,他更喜欢女孩子,听话懂事又可爱,小子的话太皮了,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

“吃上了?紧赶慢赶的,可算赶上了”丈母娘陈氏端着一海碗的鸡汤推开院门走了进来。

“妈,又送鸡汤来了?你们留着吃就行了。”谢海洋看见丈母娘来了,赶紧站起来迎接。

陈氏看着自己这个不定性的女婿就有点生气,皱着眉头说道“起开,有点烫,你端不住,我手上都是死皮,不怕烫。”

谢海洋谄笑着收回手,立在一旁,他知道丈母娘对他有点意见。自己这两天刚穿过来,还有点不适应,没有帮忙跟着出海,也没个正式的活计。

“妈~”小梅也站起来讨好似的抱着陈氏的一只胳膊撒娇“我不爱吃鸡汤,别杀了,留着下蛋多好”

陈氏生气的用手指点了一下闺女的额头“小没良心的,你当我舍得啊,这老母鸡一天一个蛋呢,这不是想着杀了炖汤给你补身子吗,不然营养哪里跟的上。”说着撇了一眼女婿。

“我说姑爷啊,不是当妈的说你,咱们找个营生干着。回城的想法放一放,小梅还怀着身子,两张嘴等着吃呢…。”陈氏坐在板凳上表情不悦的看着谢海洋。

“妈~”小梅拉着陈氏的胳膊摇晃着继续撒娇“海洋这两天不舒服,他说了不想着回城了,你一起吃点呗。”

“对,妈,一起吃点吧,我不回城了,打算也靠海讨生活”谢海洋从灶台上拿出干净的碗准备乘点粥,顿了下,神情有点落寞的回头道“大哥也不知道在哪个部队,家里也没什么人了。”

“唉”

陈氏知道亲家的遭遇,不高兴的表情也收了起来,站起来摆摆手说道“别忙了,家里你爸他们还等着我回去呢”

走到门口回过头来对着送出来的两人说“也别怪妈话多,好生过日子,我和你爸还年轻,还能帮衬点。”看了看依偎在女婿身边的闺女“她大哥二哥也不会不管这个家”

小梅眼里蓄着泪水,捂着嘴吧不知道开心还是难过,把头埋在谢海洋肩膀上。

“妈,我知道了,留下一起吃点吧。”

“不留了,走了,家里老小还等着呢。”

“那您慢点”

陈氏关上院门,向后挥了挥手就离开了。

谢海洋歉意的捧着妻子的脸,帮她擦点眼泪,温柔道:“别哭了,情绪变化起伏对孩子不好,把饭先吃了吧。”

小梅抽咽着,刚哭完的眼睛有点红肿抬头看着他。自己就是因为他的温柔才着了他的道,这个男人轻声细语的,眼神深邃,身上好像有许多故事一样,无论何时自己都对他生不出气。

“海洋,妈刚才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吧,咱们好好过日子好不好”小梅带着有点期盼的语气,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

“放心吧,你男人幡然醒悟了,你就瞧好了吧”谢海洋扶着妻子重新坐在饭桌旁,迎着妻子注视的目光继续说道“我会好好养家的,不会让你和孩子跟着我吃苦受累的,你放心吧,老爷们说话,一口吐沫一个钉。”

这是一个自己喜欢的年代,喜欢的地方。自己两世为人对海洋的了解,远超现在绝大部分的人,一定能混的很好,他心里默默的给自己打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