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女

元永国,德和八年,正午时分,秋日的太阳依然散发着刺眼的光芒,热的人喘不过气。

皇宫别苑的围猎场,穿梭着一个灵动的身影,一席金色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发出如同日月凌空般的耀眼光芒。

她一张白玉雕刻般的精致小脸,眉目如画,灵动美丽,更难的是如焰火一般活波性子,举手投足间又彰显出高贵气质。

马蹄声清脆,是急速奔跑在地面发生的声响,脆声里的喘息剧烈,然而那步子却一直不停,消失在林子更深处。

转个弯,骏马跨过一道浅浅的水沟,只听“咻”的一声,马上的少女射出利箭划破长空,中了一只疾驰的兔子。

“恭喜殿下射获猎物。”燕儿策马追来,看着倒地不起的兔子,高兴的拍手叫好。凌乱的双环髻飘散在秋风中,翻身下马抓起小兔子在公主面前宝贝一般的炫耀。

燕儿是凌月公主的贴身婢女,之前是别苑猎场的宫女。她头面干净,模样伶俐。

当初凌月第一次见她就被燕儿那双可爱的月牙眼吸引。

“一会给你猎一只更大更厉害的回来!”十三岁的凌月驰骋在马上,灵动的倩影在树林中若隐若现。

凌月远远看见一头在溪边喝水的麋鹿,便转身下了马,拿起身后的弓箭,脚步轻悄向那只麋鹿慢慢靠近。一张弓被拉满,正欲射击的时候,一声不合时宜的高喊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报!凌月公主速来领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让原本没有防备的麋鹿变成惊弓之鸟般,四处逃窜。

是宫中的内侍来传旨,凌月的猎物就这样泡汤了,只能悻悻的收起了弓箭。

“宫中难不成发生了大事?今日怎么会突然来旨。”凌月急忙跪下。

她乃是元永国的公主,皇帝麒毓的女儿。生母杨莞尔出身低微,生的又是个公主,便不被太后所喜。数年前,杨婕妤随行围猎,意外冲撞太后,便被太后下旨丢在别苑里,不许回宫。

杨氏永远不得回宫,郁郁寡欢在别苑去世后,太后在世,凌月仍旧无法回去,她只能长居京都城宫外的皇家别苑里面。别苑虽比不上皇宫富丽堂皇,却也乐得自在。

“陛下口谕,太后娘娘于昨日薨逝,举国悲痛,现召公主凌月速回皇宫,参加太后娘娘丧仪,即刻启程。”

“吾皇万岁。”凌月念完,起身。

“公主,老奴就先行回宫复命了,奴婢们在宫门口接应公主。”内侍说完,便策马离去。

原来那个食古不化,抱着陈规不撒手的太后死了,怪不得父皇会召她回宫,若是那位太后还活着,定是不会允许她回宫。

出宫这些年,凌月在宫婢和授业师父的陪伴下长大。如今,娘亲不在了,她对自己的父皇充满了向往。

凌月记得离宫时自己才七岁,母亲位分低,见到父皇的时候又很少,自己对于他的音容相貌都已经记不太清了。突然要回皇宫,凌月很是欣喜。

“燕儿,收拾行李,我们现在就回宫。”

行宫别苑在城外,回皇宫还需要几个时辰,凌月找了个舒服的姿势,打算先在马车歇息。

“公主,到宫门口了。”燕儿在马车外轻声提醒。

凌月睁开惺忪的睡眼,看了一眼周围,红色的宫墙很高,把天空都围成方的。

她朦胧里有些惶惑,自己真的要在这四四方方的宫里,当那一板一眼的人吗?

凌月匆匆整理好有些凌乱的衣物,端坐在马车里,安静的等待内侍接她去大殿面见父皇。

马车停在宫门口,可是半天也不见内侍来接。凌月忍不住疑惑,不是说急召自己回宫,怎么现在反而没人来迎接自己。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凌月掀开车帘,对燕儿说道:“燕儿,你去打探一下,为何现在还没有人来接我们进宫。”

燕儿领命,便去宫门口询问守门的侍卫。

侍卫告诉燕儿,“太后仙逝,阖宫上下忙做一团,一时顾应不上公主也是有的。”

正说着,只见从边上缓缓走来一个补服是内侍总管的人来。燕儿急忙走上前行礼,想必这便是来接公主进宫的大人了。

“大人,殿下已经等候多时了!”燕儿道。

“大人不敢当!宫中琐事繁多,让公主殿下久等。小人姓李,负责安排公主入宫之后的事宜。陛下今日事务繁忙,请公主入住未央宫歇息,待明日丧仪大典结束,再行安排觐见陛下和娘娘。”

“无妨,李公公辛苦了。”凌月的声音从马车中传来。

“那请大人开宫门迎公主进宫吧。”燕儿对着李公公说道。

“这……公主殿下走角门即可。”李公公面露难色,这凌月公主身边的人怎么如此不懂规矩。

角门也是偏门,皇宫门口有一个正宫和两个角门,正宫门紧闭,只有两侧角门开放。

“角门?公主进宫可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你就这么轻怠公主,刚刚还故意来迟,显然是不把我们公主放在眼里。”燕儿替公主抱不平,一回皇宫就不知被谁来个下马威,又吃个闭门羹,真是窝火。

凌月在马车里不满的“哼”了一声。

李公公听闻,对着马车里的公主点头哈腰,“奴婢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轻慢殿下。奴才是被二皇子临时安排了些差事才来晚。宫门开闭自有规矩,只有天子、皇子、朝臣参拜之时,才可以开放,这是祖宗的规矩啊……”

什么破规矩,凌月忍不住在心中腹诽,不就是只有男子才可走正宫门,女子都得走边门吗。

凌月感受到了男尊女卑的差异。别苑宽广,生机盎然,一群仆婢簇拥下的公主,何曾有过此种烦扰。

她只是不服,既生而为人,凭什么就要如此不同,日后她定要叫天下男儿因见她而俯首。

只是如今也计较不得。

“李公公莫怪,燕儿随我在别苑长大,不太懂宫中规矩,我以后会慢慢教导她。走角门,去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