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纪之西渝后主
在西渝边境的军营里,丞相华辰放下手中的书卷,轻轻揉了揉眉心,对一旁的费增笑言:“纵老夫有再为西渝效力二十年之心,但老天怕是连两年也不肯给了,这西渝,终究还是要交由你们手中,你们才是未来西渝安定的根基。”
费增看着丞相日渐消瘦的身体,颇为忧心,道:“丞相,您的期望末将明白。可是,我们离不开您,您当下最重要的是要保重好您自己的身体。出征前陛下可是万般嘱托末将要照顾好您的。”
“无妨。”华辰温言,“这副身体能撑多久,老夫心里有数。现在老夫只盼着能拖着这残体撑到大军平安归营;若实在等不到那一天,咳咳,老夫也会想办法让尔等安然归国。”
“丞相。”费增忙道,“您何必抱有如此、如此悲观的念头。您好好休息,定会随大军一同归国。陛下和百官还在西渝等着您回来呢。”
听着费增的话,华辰无奈地笑道:“子言,你、还有公容,你们二人的才华并不在我之下,不过是因为老夫在乱世之时,有幸得先帝赏识,随他参加了一些战役,且比你们年长一些,故而比你们多了一些见识罢了。老夫清楚你们的能力,等你们日后接下老夫肩上的担子,会将西渝治理的很好的。再说了,同是为陛下效力,只要陛下还在,西渝还在,再加上你们这些年轻的面孔,就够了。”
说到了这里,华辰停了一下,笑容中多了些无奈:“倒是那个逆子,虽说从小也没希望他能在朝堂上独当一面,毕竟还是知道那逆子的个性,平平凡凡足矣。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那逆子竟说出那般欺君的话语,是老夫的过错,愧对先帝的期许和陛下的恩泽。”
“丞相,您出征前,陛下召见末将,万般嘱托,其关怀之情,亦令末将为之而泣然。丞相之于陛下,非止于君臣之交,更是父女之情。此次华二公子之事,陛下不忍重罚,便可体现。”费增看着华辰,说:“丞相,西渝的百官和陛下,都离不开您的。”
听了费增略带激动的话语,华辰似是愣了一下,语气中有些许的动容:“辰本布衣,幸得先帝赏识,承恩受用,后又得陛下信任如此。纵观古今,有其者何其之少乎?辰又怎会不鞠躬尽瘁以报之乎?罢了,罢了。”华辰笑了笑,“子言,再过几年你就明白了,先下去休息吧。”
看着费增的离去,华辰缓缓合上了手中的书卷,闭上了眼睛,脑海中渐渐浮现出离开前和后主的一次密谈。
大殿里,被宫女递出的纸上那刺目的文字,还有,后主夏蝉起身走到他面前,双手把一份扣上章的圣旨递予他,以及他恭敬接过时,后主温和的话语。他看不清她说话时脸上的表情,但那句“相父”却永远无法在他的脑海里散去。
这个时代既成就了一些人,便会负了一些人。华辰想。
*
西渝皇宫中,后主神色漠然的看着华仲凡手持令牌冲入大殿,后面还跟着两排试图把他劝回去,但没有成功的的侍卫和宫女。
“阿莲没了腹中的孩儿,定是你所为。”华仲凡手持令牌,一脸悲愤,“没想到,堂堂一国君主,原来是如此心狠手辣之人,连尚在腹中的胎儿都不放过。你若这次不给我一个交代,我一定会昭告天下,让世人看到你的真面目!”
后主脸色如常,坐在那里淡定的看着华仲凡所谓的“控诉”,偶尔还低头看看手中的奏折。
华仲凡一看自己的满腔热血被后主置在一边,不由得更加愤恼:“夏蝉,我乃你未来夫婿,你却用这般态度对我。怎么,堂堂帝王,连礼数都不懂了吗?连三纲五常都不懂了吗?”
后主身边的和跟在华仲凡后脚进入的一众侍卫和宫女听了华仲凡的一番慷慨陈述,无不面面相觑,集体傻眼。
而后主则正襟危坐,一脸平静,漆黑的眼睛先从下面宫女和侍卫的表情上一一转过,然后再缓缓的、缓缓的向上飘移。
华仲凡继续在那里喋喋不休,说着女子该如何尊重丈夫,以及所谓的大宇朝崇明女帝有关的一些故事。
在华仲凡的陈述可以告一段落后,后主已挥手屏退了身边大部分的内侍和宫女,注视着站在那里一脸愤懑的华仲凡,开口道:“若真如华二公子所言,这是朕的手笔,那朕为何要做这件事?难道是认为你会因为这个孩子而违背父皇的赐婚圣旨,又或者是这个孩子会对朕未来的孩子造成威胁?荒谬!”
后主不痛不痒的话不知为何激起了华仲凡心中的无名之火,他说话的声音又不自觉加大了几分:“自然是因为我与阿莲情投意合,你这个心胸狭隘的毒妇容不下阿莲,才对阿莲下狠手。若非有圣旨,我定要休了你这个狠毒之人。”
“自作多情。”后主冷笑,“朕每日操心国事,哪有那心思去管你和你的红颜知己。华仲凡,你之前一直跟朕强调三纲五常,妻为夫纲,那朕就告诉你,‘三纲’中,臣为君纲要先于妻为夫纲,朕为君,你为臣在先。你上一次的所作所言本就犯了欺君大罪,相父也曾请求朕赐你凌迟之刑以彰君主之威、严国家之法而以诫天下之百姓,莫因他一人情面而置国法于不顾。只是朕实在不忍,一来朕念在你是相父之子,不忍罚之,故从轻发落,望你能有几分悔过之心;二来也为你一腔热情所感动,想成全这一段良缘。不想你却毫无悔改之意,再闯大殿,说出此番言语。华仲凡,你可知,相父走之前曾给朕修书一封,告诉朕,若你再有像上次那样的行为,不必顾念相父情面,一定要加以严惩以彰皇室之威仪。书表在此,华二公子若是不信,大可打开看看。”
后主拿出一封信,面无表情地扔在了桌上,看着华仲凡写满自负的脸上浮现出的吃惊,继续说:“华仲凡,父皇在世时便赐了你我二人的婚约。上次你的举动,就是于寻常官宦人家、书香门第之中发生,也会遭到嘲笑,更何况你是女帝之夫,丢的是我西渝皇室的脸面,朕若想追究你,怕是诛九族也不为过。朕之所以愿将此事从轻处理,是因父皇在世时曾一心期望促成此次婚事以报相父多年生死相随、不离不弃之恩。朕虽为皇帝,但也应当崇人伦之妇顺、广邦媛之孝贤,为女子之榜样。所以,朕不想因你的一些不合礼数的言行而枉顾君父之愿,寒相父及朝野大臣之心。说起来,华二公子多次大闯皇宫,闹出诸多风波,不过是因华二公子怕朕凭帝王权利而泄一己私欲。这么一看,倒是这一纸婚约的缘故,让华二公子徒增烦恼、相父日渐忧虑,真真是与父皇的本意相违。既是如此,朕便拟圣旨一份,成全华二公子与阿莲姑娘的一世情缘,如何?”
后主扫了一眼一言不发、有些呆滞的华仲凡,又说:“相父那边,华二公子不必担心,朕早与相父提过,是朕的意思。此次的事就此结束,也算是卖了相父一个面子。”
次日,后主在朝廷上,颁布了与华仲凡解除婚约的圣旨。
在这之后的不久,西渝都城的一处房屋莫名起了大火,前来扑救的人们发现屋中有一具男尸。经旁人指证,这具男尸,很有可能就是华相次子华仲凡。
而之后,那位阿莲姑娘,也再也没有出现过。正史中对她结局的记载,是简单的“被山贼所害,抛尸荒野。”
关于这位华仲凡公子的死因,后世传言中,一种认为华二公子是被后主夏蝉派人所杀,后主觉得华仲凡的行为让她大失颜面,故而杀之泄愤,不过大多数的正史野史中,皆对这种传言持不相信的态度,认为此举与后主一贯的性格和理念明显不符;而另一种则认为华仲凡实为阿莲所杀,阿莲接近华仲凡本就居心不良,看中了华仲凡准皇夫的身份,希望能借华仲凡之手达到她的目的,所以在得知华仲凡失去成为皇夫的可能后,便露出了她的本来面目,对其痛下狠手,并放火烧尸灭迹,这种说法,虽有一些疑点,但还是得到了民间的普遍认同,也为后世大多数史学家所认可。
而华仲凡到底为谁所杀,阿莲最终的结局到底如何,就如同这三国时代的许多不知名或不再重要的人物一般,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流中,仅留一片空白来供后人揣测和杜撰。
*
密室中,一男子问堂下之人:“还没有消息吗?”
“大公子恕罪,阿莲自那以后,便断了与我们的联系。”
男子冷哼一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记住,找到她后,尽快动手,处理的干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