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宝妈

回到家,灶台和顶棚已经搭建好了,喜宴要用到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已经送到了。来帮忙的人也已经分工好了,有的摘菜洗菜,有的洗碗扫地。

李晶和小姑将爷爷扶下车,爷爷不肯进屋里躺着,他非要坐在前院晒太阳,跟人唠嗑,大家都随他了。

等到下午,云逸带着云朗回来了。云朗一回来,人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他从出月子就一直在这里长到四岁半,认得很多人。

爸爸让他这个姥爷,那个舅舅的一通叫,喊完人就躲在云逸背后,因为农村的大爷大妈们打趣人荤素不忌。

爷爷看到云朗回来了,也很高兴,让云朗自己去他屋里拿吃的。

爷爷年纪大了之后,就爱吃些小零嘴,爸妈经常买来放在家里,云朗小时候都是自己动手,看啥好吃拿啥。

他乐颠颠的跑去太姥爷屋里找吃的,程真也跑进爷爷的屋子里面,两个人在屋子找吃的,打打闹闹,好不开心。

云逸将行李放到二楼,就下来帮忙。妈妈笑着问:“吃晚饭还要一会儿,要不给你煮碗米酒先打个点。”

云逸摇摇头说:“妈,不用了,我们在车上吃过了,等晚上和大家一起吃吧。”

妈妈说:“那行,晚上有席面,到时候多吃点。”

明天中午是正席,但今天晚上的席面也不含糊,是八凉菜,四热菜,四汤碗。

李晶早早吃完,和几个堂弟堂妹,还有表弟表妹一起布置新房。

其实李晶爸爸几兄弟都不跟他家来往了,李晶出嫁时他们就没有送嫁。

主要是幺爹,当年他要盖四间房,爸爸就说他只有一个儿子,盖三间就行了。也不知道是谁在里面捣鬼,幺爹说爸爸看不起他只有一个儿子,不跟他来往了。结果大姑父也要断交,二爹也来凑热闹。

后来二爹儿子要结婚,又巴巴跑过来,要爸爸给他张罗。要不是爸爸当知客,家门没几个人来给他帮忙。

大姑在哥哥去年结婚的时候,上门送礼了,爸爸也不好赶人。

至于幺爹,每年只让他儿子给爷爷送个红包,还要美其名曰:“该吃吃,该喝喝。”

李晶家里兄妹三人,哥哥李亮在康城一家火锅店任总厨,弟弟李星和姑姑他们一起,在宁波打工。

二叔家里一子一女,女儿李哲大学毕业没几年就嫁到镇上,生有一个女儿。儿子李岩在开挖掘机,已经给爷爷添了两个孙子了。爷爷对这两个孙子并不感冒,一心想要看到哥哥的孩子。不过他最后还是没有看到,因为哥哥的女儿会在一年后出生。

大姑家是一对双胞胎女儿和一个儿子。大表妹马露嫁到外省了,二表妹马茜嫁到和小姑一个村子里,表弟马钰跟弟弟一般大,人家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了。

幺爹一儿一女,儿子李伟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女儿李雨还在上高中。

因为爷爷的三儿子未成年去世,二爷爷家的大儿子就补上排行。三爹家一子一女,女儿李欣大学毕业后,在职校当老师,生有一个女儿。儿子李畅在外打工,也有一个儿子。

二爷爷的小儿子行五,五爹有一子一女,儿子李森在李欣任教的职校上学,女儿李娅比云朗还小两岁,现在在上幼儿园。

李晶是这一群人里的大姐,给大家派活,有的吹气球,有的拉花,有的贴喜字,还有的贴门联。

忙忙碌碌到十一点多,才布置好了新房,等打扫完了,把地拖干净了,妈妈锁上门,说明天新娘进门之前,谁都不能再进去。

他们收拾完,云朗早就睡着了,云逸去看了儿子,就要过去跟李星睡一个屋。

李晶叫住他,问道:“西京那边都安排好了没有?”

云逸说:“货物已经全部入库,我回来之前又专门检查了一下,还提了东西去小杨妈妈家,让他们帮忙照看一下。”

李晶说:“那就好。”

云逸说:“说不定你是对的,这些天关于武城的新闻报道增多了,而且我同桌说,他们小区患流感的人特别多。所以我又借了十万,追加了订单,货也是昨天才到的,我们收拾好才回来。不然,昨天他们绘画班结束我们就回来了。”

李晶有些感慨,这次老公特别有魄力。他在不知道前景如何的情况下,只听了她的一面之词,加上新闻和一些小道消息,就破釜沉舟押上全部身家,还举债来做。这要是还不成功,是不是没有天理了。

她激动地伸手抱住云逸,哽咽着说:“我们一定会挣到钱的。”

云逸轻轻摸了摸李晶的头,笑着说道:“我们会的,你也早点睡吧。”然后亲了亲李晶的脸颊,开门离去。

李晶躺在床上睡不着,还有好多话都没有跟云逸说完。她娘家这边的规矩是女儿女婿回娘家,要是过夜,两人不能睡同一个房间,李晶妈妈严防死守,他们只能遵守。

她郁闷地躺在儿子身边,慢慢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