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的传奇
2022年5月1日
党茹芸是已经毕业了6年了,她厌烦了母亲和父亲一直介绍的无趣的工作,希望在抖音直播上赚到稳定可观的收入。
她回看自己拍摄的抖音视频,看到的是秀气的脸,漂亮的眼睛,乌黑的长发,婀娜的身材。越看越感觉充满了活力,且抖音自带美颜的缘故,看起来应该是一个漂亮的女主播。
但是她的直播的确很不如意。
她的学历是大专,她高中的同学多半都上了本科,和那些人已经没有共同语言,因为在一次聚会中有个大嘴巴同学说上大专的人又懒又蠢。因为不努力所以考不上大学,就是懒,因为学习没有效率所以考不上,就是蠢,这种说法让她很是生气,且又无可奈何。
然而在初中的时候,党茹芸在学习上还是父母的骄傲,几年来她的奖状贴了书房的两圈。只是到了初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女生自律性偏差的缘故,她的学习成绩不知道怎么就下降了。当时她还是对自己智商很自信,总想着自己努力一段时间,可能是短短的半个月就追上同学们了。没想到自己一直没有努力。而学习上的差距拉到一定程度,她也就不想再去努力弥补了。
到高中就更不努力学习了,只是在课堂上默默地被动学习,因为大专分数的确很低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至少能考上了一个大专。
既然在学习上让父母有失望的感觉,所以选专业的时候父母就剥夺了她的选择权,在家乡的城市给自己选了一个专业——铸造技术专业。当时党茹芸就感觉女生学这个专业不会有好的出路,甚至觉得男生学这个专业都不是好出路。
然而父母选这个专业的原因居然是不想让她去远方学习,仅仅是这个专业学校在自己所在的城市的缘故。
党茹芸是一个自主性不强的人,顾忌父母的想法,幻想着自己能在不喜欢的专业或许学一段时间会改变原来的不喜欢,就在上了2年大专,——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结果生活狠狠地打了自己脸。学习出来以后,班里大多数男同学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纷纷转行,而她做为一个女生更没有专业对口工作。
家里给找了工作都不如意,感觉根本不需要大专生就能干得了,并且工资都很低。可能她心底也有一丝怪罪父母给找专业错误的理由,干干停停,现在还是无业。
以前学生时代幻想在毕业之后可以经济独立,有自己的事业,几年过去了,没有理想的工作。人也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迷茫,日子一天比一天乏味。心理有时还有些自责,感觉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负面情绪压抑着自己。
更难过的是父母整天叨叨,说养自己到28了,不能白养,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就在家里整天安排着干着一些没有意义的家务,看些没有意义的书。
但在内心深处,党茹芸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才女,以前学习不好是自己当初没有努力,以前班里的刘盈华学习不如自己,——感觉是很笨的一个人。现在她开着一家艾灸理疗店,当时她上的是本科,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毕业照样找不到工作,可是她筹资开了家艾灸店,生意好得很,几年时间已经发展成4家连锁店的老板了,听说好多成功人士都在她名下的店里办了会员卡。
党茹芸觉得自己也是天之骄子,所有的美好也应该同样围绕自己转,最不济自己也不应该比刘盈如过得差。可实际上不但工作上不如意,谈对象也不如意。
今天她窝在家里,感叹自己不为社会创造价值,人生没有意义,真是好糟心的现实!
她不是没有尝试努力,前段时间她凭着自己的常识,发现如今是一个直播的好时代,在抖音上看到不少网红,收入相当可观,尤其是那些头部网红,一个人的收入比一家普通的上市公司利润都高。
20多天前在抖音上注册账号,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真到了拍摄视频时,却发现既然想通过直播获得像工作一样的稳定的收入,那么拍摄的方式和内容就要精心选择,可自己不知道从何做起,于是又采用了最笨最省力的方式,就是拍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拍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配一些以自我为中心但不痛不痒的文字。
既然抖音拍摄的内容不会选择和加工,仅凭着自己毕竟是个女生——一个相对年轻的女生,总是能吸引男人关注的,粉丝慢慢的到了几千个。
在6天前她尝试着就做一场直播。然而,相似的主播太多,自己粉丝的数量本身就偏少,再加上不会宣传,第一场直播,房间最多时有30多个人,最少时2个人。关注自己的粉丝只是无意看自己的作品,可能不是特意关注的,并不在意在直播间和自己进行真人互动,一场近3小时间的直播,只收到6个抖币的礼物,也就是说粉丝打赏的毛收入是6毛钱。党茹芸感觉自己直播比工作还难,以前断断续续的工作一天平均的收入是稳定的,平均到每天80元左右,这三个小时直播6毛的收入太让人无语了。
残酷的现实让她意识到直播虽然是风口,但竞争十分激烈,自己费尽心思、已经很难为情地求礼物,这么委曲下来居然是个这个效果。
在直播前她曾在抖音上进别人的直播间看网红播出的内容。感觉别人也没有做什么,可是为什么特别红,为什么当粉丝的人那么多呢?她想不通!
想起有一个男主播,叫Z同学,拍视频的内容只是展示大龄男生在农村生活中将就的一面,可是粉丝居然涨到了1000多万,连人民日报都对它进行了专门播出,好多媒体给予Z同学极高的评价。她不能理解,这个网红为什么能红?人们为什么愿意喜欢看这种东西?
原以为直播可以避免妈妈的唠叨和爸爸哀怨的眼神。原本感觉网红是不要什么底蕴和积累,不需要什么努力,是时代赐予年轻人一步登天的礼物,只需要轻轻松松说一些互动性强的话,就可以得到数倍于常人的金钱,可是在自己身上直播才知道这只是极少数人的神话。
或许,世界中能成为网红的只有少数几个,这辈子是可能也轮不到自己了。她感觉到很懊恼,明明总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可上帝为什么不为自己开一扇多姿多彩的门呢?
陈立玺是一个建筑工人,当然不是那种大建筑公司的工人,而是一个小小的江湖班子,村里面七八个人聚在一起。有一个人揽活,干完一家活给大家足额按日计算发工钱的那种建筑工人。
陈立玺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他觉得成功应该是一件很确定的事,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成功。可是生活教会他越来越屈服于命运。
他也是在小学的时候学习很好,然而到了初二,他的心被武侠小说吸引了。那是在同学中广为流传的四本书,一套金庸写的《天龙八部》。
因为是借别人的书,一是因为要赶时间还,二是被小说精彩迭出的情节深深吸引,而白天要上学没时间看小说,那就在晚上就着蜡烛或煤油灯看小说。小说写得真精彩,所以白天心思都在小说的情节里,这样从别人那儿借来的金庸几部小说阅读完后,不但学习被落下了,连眼睛也近视了,再加上有的学生不地道,大班里偷书包的时候把他的书连课本一并偷走了,所以他的学习越来越差,最后没有参加中考,初中毕业就缀学了。
他的父亲是一个十分注重学习的人。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是通过学习改变了当农民的命运,为了陈立玺的前程,父亲可不愿意他的学历只是初中毕业,他要想办法让孩子继续上学。
父亲还是找到一条路子关系,国家有一批非统招的中专在招收为乡镇企业定向培训的学生。那是93年的时候,当时统招的中专生还是包分配工作的。非统招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可以取得中专学历,但是却不包分配工作。
陈立玺到了中专。大部分学生都不好好学习。把目标定为考及格就是万岁。而陈立玺,现在有了学习的觉悟,有了学习的条件。现在他努力自学,拉下来的进度被他一点点补上。
持续学习认真的他的学习能赶上同学们中的好学生。再持续下去,他慢慢的成了班里的好学生。
这个时候,同学们接触到外界的世界。纷纷在表现令陈眼花缭乱的努力,有的同学报了电脑培训班练习五笔打字、文档排版、制作表格。学校里虽然也开电脑课,但是在电脑课之外的额外学习是按小时收费的,陈立玺空闲时间大多在上电脑室内,一点点的学习,学习的反馈让他有一种充实的成就感。
在持续的努力下,他的电脑水平比班里大多数同学——大多数在培训班学电脑的同学还要强。最后到毕业的时候,他成了班里学习排名前三的好学生。
毕业以后。自己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岗位,爸爸给他安排了一个工厂,可惜干了几个月厂里发不了工资了,慢慢就倒闭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他不挑不捡,个人主动开始了漫长的当小工生涯。
他是一个勤劳的孩子,虽然一直在工地搬砖,但是内心深处,他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文人。在当小工回到家里空闲的晚上时间,他继续发扬父亲学习改变命运的想法,通过自考考出了一个大专文凭,学的是文秘专业。
因为自己自己选的专业,又热爱阅读,所以他喜欢自考要考的所有课程。哪怕考试已经通过拿到毕业证了,他还是会拿出书了复习,对知识的吸收学得很专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对所有的知识都如饥似渴。
拿到毕业证以后,别人问起自己的学历,他很有底气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大专生,虽然这个大专生的知识对建筑工人没什么帮助,但他仍然自豪于自己的学习能力。
再后来。他因为别人的影响,开始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之所以考的原因,这个考试的门槛就是大专起点。他对这个难度是低估的,通过学习才发现这是很难的一个考试,不只是零基础的考生,就是财管专业的学生,对这个考试也是极为推崇、很是头疼。
但是陈立玺又一次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他是一个遇到困难不会回头的人,开始了他就会不断的坚持下去。努力是有回报的,他利用5年的业余时间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阶段。这个时候,周围和他一同参加的考生,没有一个人和走到通过专业阶段的考试。第六年他取得了综合阶段的证书,他成了一名注册会计师。
这是一件成就极高的一件事,在他所接触的范围内,大家都听说过这个证书,知道这个证书很牛逼,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把这个牛逼的证书变成滚滚而来的金钱。他也试着问了,可大家都说在所在县城里没有会计师事务所,所以即便可以通过这个证书工作,至少马上进入相关岗位时工资不高,在以后的发展中可能会慢慢的高起来。
一个是工资不是立竿见影地提高,一个是去外地发展父母缺人照顾。另外,因为他只是一个善于考试的人,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也不是喜欢财会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个难度极高的考试,学了许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是死的。没有为他带来能力上的提高。
陈立玺也在观察,发现新媒体是一个新富豪的孵化风口,并且有的培训班宣传:零基础、短时间、费用付得起、有经验的老师等等。在幻想成功的激励下,他又报了一个培训班——新媒体培训班,从这儿新接触了一些专业的知识,知道了如何让一个网络主播设立自己的人设,利用自己人设为厂家物品的信用背书,通过带货赚钱的知识。这些东西老师讲起来听得是恍然大悟,但再进行实践时,还是不行。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只喜欢理论知识的人,但实践起来总是顾虑重重,头脑中的知识转化不成能力,更转化不成金钱。只是让自己在看别人的新媒体作品时对别人评价时说的头头是道。
可实际上,陈立玺仍然是一个可怜的苦逼,一个已经48岁不断努力却看不到希望的苦逼。
柳木栅在玻璃厂上班,干的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送货工,他今年已经51岁了。
他是一个准文盲。在上幼儿班的时候,他曾告诉那些更小的朋友要好好学习,不能调皮捣蛋,然而他自己学习不行,明明在学校感觉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到家里就开始迷糊了,睡一觉起来更是什么都忘了。老师觉得主要是他回家没有复习和作作业的缘故。可实际上他学习很努力,可就是记不住,到后来他觉得自己脑袋天生就不会思考,条件反射到看见上学就头疼,等上到小学三年级实在就不想学习了,感觉去学校就是去接受折磨。最终在他的恳求下,在他父母觉得文盲也可以通过出卖体力维生的概念中,在义务教育立法还有二十几年的时候,他缀学了——连小学三年级的知识都没有掌握的基础上。
后来大家发现,他出卖体力也不是一个好劳动力,他个子矮,在干活时候不会观察不会预判,别人批评他时他居然会狡辩还会吹牛皮,所以经常被别人歧视。但是他的脑袋应该是缺根弦,自己好像感觉不到自己的缺陷。
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比父亲还早去世了8年。这以后,再没有人是天生有义务照料他了。他有两个哥哥,可他们都把柳木栅当作累赘,推来推去,都不肯主动收留他。最后村里专门叫人来判定,到底是哪个哥哥该收留自己一起生活。最后还是二哥柳土封面子上抹不开,让他跟着二哥一家生活。
他在二哥家里,就是一个长工,被嫂子找人安置在玻璃厂上班,每天凌晨5点要去厂里上班,到下午3点多下了班后,后嫂子就打发他去地里干活。
因为是农村,家里的地就有二十多亩,地本来就多,并且地里的活是干不完的。就拿锄草来说,你锄第一遍还没有完成,刚开始锄的地方小草又出来了。每天上班工作和田地及家里劳动的时间是每天的所有时间,所以他每天都在熬,但不知道自己熬什么。虽然他只知道自己发了工资全部交给嫂子,嫂子只给自己一点点,但他不知道自己的工资厂里出的也比同工种的其他人少。因为厂里也觉得收留他上班只是多了一个人,但这个人创建的价值比别人少得多,柳木栅只知道生活乏味,一天天、一年年很是无趣。
因为柳木栅没有什么能力,所以他经常在别人面前说一些夸大自己但不存在的事情,他那愚蠢的脑袋以为别人不会发现。其实别人经常把他吹牛当做是一个笑话说给嫂子听,在嫂子眼中,他是一个干活不行爱吹牛逼的人,嫂子收留他也是好心且无奈的。
嫂子曾经在村子里对陈立玺说。柳木栅说自己和陈立玺一起当小工的时候不从梯子下,而是从架子像孙悟空一样翻个跟斗就跳下来了。除了自己别人都是顺着梯子下来。
嫂子因而更加不喜欢他。
以前嫂子让自己住在西边的那间房间里,后来嫂子用彩钢瓦在后院搭了间房子。彩钢瓦不是以前的蓝色、灰色的看起来好像很结实很漂亮,然而改变只是颜色。
彩钢瓦材质搭出来的房子,房子比普通砖房低,虽然里面安了个空调,可是据说电费很贵,柳木栅就舍不得用,所以他住在一个冬天冷夏天热的住所中。
后院都是泥土地,没有硬化,以前的房子塌了以后,没有平整,高高低低的院子里很是杂乱。嫂子子还在后院的西南角种了些竹子,竹子长得挺好,也蔓延得很快,几年下来覆盖了西南角的一大片地。
既然柳木栅住的后院里有䓍、有竹子,所以经常会有小虫子跑过来飞过去,最让柳木栅害怕的是,他还在后院看见过蛇。他觉得自己很胆小,他爸爸见蛇就不会害怕,村里人都传言,当年平田整地时他爸爸是生产队长,发现一大窝蛇,生产队的人都不敢动,还是他爸爸打死了这些蛇,大家才敢继续平整田地。
柳木栅烦死这种生活了,然而他知道未来没有改变的可能。在未来,不会有人来解救自己,乏味的日子还是会这样一天天的持续。
每天晚上的时候他拿着自己的手机想玩。手机是侄儿淘汰下来的,侄儿刚给自己还是能看抖音快手的,可是现在一直出广告,一直出广告,看什么都很快被打断,什么看不了!他问侄儿,侄儿说手机时间长了这样是正常的。唉,有手机不能看的感觉让人更心焦了。
他有时候坐在院子里面,回忆自己以前的日子,回忆以前有爸爸妈妈的日子。印象中妈妈是一个好要面子的人。总是把自己表现的很坚强。听说妈妈后来的死好像是她在月子里不注意保养,为了逞强什么都不忌讳,什么活都敢干,后来落下了病根儿。村里边的长舌妇们说妈妈的死亡和这有关。
在回忆时就会感伤自己已经过50了,有的牙都掉了,头发也白了,活着什么希望都没有,好无趣啊。他想换一个好的手机,可是不敢给嫂子说,嫂子本来就嫌弃自己。换手机自己用也不太会使用,侄儿说手机用时间长了还是会卡的。
他本来觉得生活就这样过下去了,绝对没有想到,还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他,这双眼睛的主人希望他生活不幸,并且痛恨他有一种吃穿无忧、生命受保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