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的传奇
柳叶青青公司现在名声大振,在网红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批量生产网红的公司。
公司现在的形象在培训界是垄断的形象。
公司的和自己合作的网红利益分配是统一的。
即便是极其优秀的人之间的分成仍然是一九分成,虽然把网红分成的比例压得这么低,可是有合作意向的趋之若鹜,还是纷纷而来。
因为有了公司这个平台,才能从零到一成为带货主播,虽然分成的比例比较苛刻,但合作的期限是以8个月为期,如果觉得自己可以单飞,在短时间的将来可以结束与柳叶青青的合作。
公司壮大和赚钱的速度让刘堃窑快要崩溃了。
刘堃窑的公司也是培训网红主播的。本来公司的发展让他感觉很满意。不幸的是柳叶青青公司的业务和自己的业务有重合。而在这个短视频的时代,是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
并且流量都是喜新厌旧的,所以潜在客户的焦点和平台的推送都集中柳叶青青公司身上。
刘堃窑觉得自己什么错都没犯,就快要被时代抛弃了。
这个失败是以公司生死存亡为代价的失败,这自己如何能忍,可悲的是柳叶青青的竞争对手眼中根本没有自己。
更可悲的是刘堃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在正面竞争中打败柳叶青青。
所以他现在魔怔了,不求自己的公司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只希望用任何方法打倒柳木栅的柳叶青青公司。
他让员工埋伏在柳叶青青公司的学员里,解剖他们的理论,分析一九分成的合同条款,把这一切断章取义地截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发给了许多自带流量的大佬,希望说服一些人付诸行动,从而打击柳叶青青公司。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总共有三个大佬如刘堃窑所愿,连续地攻击柳叶青青公司。
第一个是深研经济学的朱文锦教授。这个人讲课喜欢标新立异,他的知识很渊博,本身就是一个有名望的教授,在抖音上有数十万粉丝。
朱文锦说,主角的公司败坏了社会风气,引导年轻人不事生产。
第二个是直播学的元老刘云涛。他痛恨压榨合作方利润的资本家。听见一九分成不来气,曾经因为明星巨额逃税发表过阅读数十万的自媒体文章。
刘云涛说,主角就是赤裸裸的黄世仁,是直播界的柳扒皮,不但强制合作伙伴超强度直播,并且利润分成方面过分贪婪。
第三个是直播间的一哥林悦峰。林悦峰在直播界占据前排位置。中国每十个网民,可能至少有三个直接或间接看过他的作品。
林悦峰痛斥柳木栅的理论。他说,人的心理是一个很复杂系统,而柳叶青青公司纯属胡说八道,欺骗学员,糊弄直播间的观众,这个理论连起码的逻辑都没有。
这三个人本来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可偏偏要把自己有地位的身份往有争论的话题上引。他们根本就不明白,柳木栅在思维正如林悦峰说的那样,把是一个很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单化为这是对自己的一次攻击,虽然这次攻击对柳叶青青公司来说不是致命的,但是对待敌人就一定要反击。
如果这三人知道柳木栅的反击,或许他们会慎重考虑自己的立场。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针对朱文锦的话。柳木栅利用孔鸣鸟发表了四段视频来予以反击。
第一个视频,展现学员的培训前后的收益对比,用收益证明了公司培训的效果。
第二个视频,展现学员努力的场景,多个快节奏的场景剪辑在一起,用勤劳展现了学员的努力,最后孔鸣鸟说努力是社会风气向好的最好表现。
第三个视频,展现学员对带货商品的深度了解,对商品生产、定位、包装等做的互动,这些本就是生产的一部分。
第四个视频,展现朱文锦的短视。嘲笑朱文锦的思维停留在上个世纪。可能以为农业生产叫生产、工业生产也叫生产,但愚蠢地不知道服务业也叫生产。用数据说明服务业在GDP的比重超过一产和二产是大势所趋。结论是朱文锦既然不知道直播也是生产的一种,当然更不可能知道直播的作用不只是带货,更是让人们找到自己更需要的物品,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让主播更自信。
这样的人,这样短视无知的人,不知道能教会多少思维僵化的学生。
针对刘云涛。他引导陈立玺发表了3篇文章,陈立玺以前从未发表过文章,仅仅是因为占据话题和柳木栅指导的缘故,这三篇文章被大量转发,总阅读量也过了百万。
第一篇文章。陈立玺告诉人们,资本家是社会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资本家不只是投入资本收获巨额利益,他们往往是带着技术、项目,甚至市场而来。每个地方的招商引资就是想千方百计吸引资本家的目光。
第二篇文章。陈立玺公开公司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用数据证明,虽然现在分成是九一分成,但是公司仍然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分成等取得的利润也只够公司的发展。然后展现公司网红学员的前后收益对比,雄辩地证明了是学员收入有了几何倍地提高。
第三篇文章。陈立玺用经济思想说明公司是网红的合作是一个共赢的合作——双方都各取所需,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合作的周期只有几个月,学员感觉自己能独立后随时可以单干。是把学员培养为网红后,扶上马送一程的合作——学员要的不止是知识,更多地合作是基于网民对柳叶青青公司口碑的认可的一种合作。批判了刘云涛这种资本家与生产者天生对立的理论。
针对林悦峰对柳叶青青理论的攻击。柳木栅指导党茹芸拍了三期长视频。
第一个视频,党茹芸以自己为例,证明了柳叶青青公司理论的成功。
第二个视频,党茹芸以网红学员的访谈,证明了公司理论的正确。
第三个视频,党茹芸从逻辑上来证明,为什么这种理论可以成功。最后,党茹芸说一个理论的正确与否,最好的证明是实践,实践证明林悦峰没有培养一个网红,而柳叶青青的网红不胜枚举,言外之意,林悦峰根本没有资格来评论柳叶青青公司。
在对这3人专门抛出的作品发布以后,柳叶青青理所当然地更为大众所熟知。
并且引起各路头部网红的跟风评论,虽然正反两方面的评论都有。但相对来说大家对柳叶青青公司认可得更多一些。
主要是柳叶青青用来辩论的东西夹杂大量的实例和数据,看上去逻辑性极强。
公司名声大振,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
但是,党茹芸私下还是对柳木栅的做法表示了不同意见。
她认为柳木栅直接把这3个意见领袖置于对立面,虽然短时期内占据了绝对的上方,但是无谓地树立了不可缓和的敌人。
并且,从就事论事到攻击别人的见识,显得过于冷血。
如果对方认输的话,那么几乎无法再在自己原来的行业立足了。这不应该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