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你的酒讲故事

第47章 暗恋

你的酒讲故事 黎小七小魔王 6946 2024-11-14 00:13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可以是复杂的,

  也可以是纯粹的。

  当双方面对面站立在彼此眼前时,

  有的人会滔滔不绝聊起彼此间的感动,

  也有的人会无声的把话氤氲在胸腔里。

  不管是哪一种相处模式,

  有些东西都是会隔着距离的,

  即使是血肉至亲,

  也无法跨越其中的鸿沟。

  一如今天的故事,无奈,心酸。

  我出生于70年代,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生了姐姐、弟弟和我三个。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总是沉默寡言,万一开了金口,便厉声训斥人。

  妈妈脾气暴燥,整天骂不绝口。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重男轻女。

  作为他们的女儿,我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我是家里的老二,都说老二是最不受重视的,的确如此。

  姐姐是大家庭里的第一小孩,而且是妈妈结婚两年之后才怀上的,全家人都很惊喜,奶奶尤其很疼爱她。

  据说姐姐一岁时生了病,瘦得皮包骨,赤脚医生问:“难道小孩没有奶奶吗,怎么带成这样了?”

  奶奶大概心存愧疚,于是将更多的爱给了姐姐。

  我出生之后,又是一个女孩,全家人都很失望。

  爱哭的孩子有奶吃,据说姐姐特别爱哭,奶奶只喜欢她。

  而我整天不哭也不闹,几乎没有人理睬。

  弟弟比我小四岁,听大人们说,在怀弟弟之前,家里特意请“法师”做法,希望妈妈生个男孩,结果如愿以偿,皆大欢喜。

  农村里都希望生个男孩延续香火,弟弟自然成了最受宠的孩子了。

  小时候我和爸爸睡,有一天晚上因为半夜吵闹(具体什么事我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爸爸一气之下将我丢到外面,然后返身将家里的门拴紧,自己进屋去睡了。

  我大哭起来,拼命地捶打自己家里的门,没有任何回应,我又拼命地捶打爷爷奶奶家的门,也没有人开门。

  我看到外面的树丛、草垛的黑影全部变成了一个个的魔鬼,它们张牙舞爪向我扑过来,要将我吞噬。

  我害怕极了,哭得撕心裂肺,可是整个世界一片死寂。

  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深深的恐惧和绝望,过早地根植于一个三四岁的孩童心里,这是不是太过残忍?

  不知哭了多久,爷爷才摸索着过来开了门,把我抱进去。

  一直到现在,我都很怕黑,晚上怕听鬼故事,怕看3D电影。

  哪怕家里人轻轻叫一声我的名字,我的心都会被吓得快要跳出来。

  爸爸经常在外面做事,就算在家里,他也从不和小孩交流,他宁愿跟一个外人聊一下午天,也不愿和自己的小孩说一句话。

  记得有一次爸爸有一张很重要的纸条不见了,他怀疑是我玩丢了,大声斥责我,说:“如果没找到,你不要读书了!”

  当时幼小的我听了万分惊恐,呆呆地想:难道我的学习永远停留在二年级吗?

  所幸的是,纸条找到了,我才没有辍学。

  因为爸爸长期在外,家里大小事务都由妈妈操劳。

  妈妈忙里忙外,脾气很大,天天骂人,出口成脏。

  小孩做错了事要骂,挡了她的路要骂,委屈得哭起来要骂,就连生病了也要骂。

  若干年后我回想起她说过什么话,竟然全部是骂人的话。

  妈妈特别重男轻女。

  小时候,我经常听到她和邻居聊天时说:“这养女儿有什么用啊,你看她从小到大,吃的穿的喝的用的,哪一样不要花钱,读书花的钱更多。”

  “她以后成家了,到底又能给我多少钱?你看我辛辛苦苦,到头来又能赚多少钱?”

  在她的眼里,生养女儿,不过是一场买卖。

  我和姐姐六七岁开始就成了家里的劳动力,妈妈每天早上就安排好我们上午要做的事,中午安排好下午要做的事,日程排得满满的,没有一分钟的休息,更没有人身自由。

  在别人看来,我们姐妹俩勤快,懂事。

  但在妈妈眼里,我们身上有好多好多毛病。

  她经常骂我们做事磨蹭,动作太慢,或者骂我们愚蠢,没听懂她的指令。

  她特别擅长挑毛病,如果她让我们做1000件事,我们做好了999件,只有1件没做好,或者某一处细节不符合她的要求,她就要专门挑出来大肆责骂。

  从小就被当成了成年人,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我哪里还有幸福的童年?

  而弟弟则是父母特别关照的对象,当我们姐妹俩在田里累得汗得浃背时,弟弟正躺在家里的竹床上唱着歌儿玩耍呢。

  有什么好东西吃时,父母优先考虑的是弟弟。

  姐弟间发生争吵打闹,爸妈总是骂我和姐姐,说:“你弟弟最小!你们都得让着他!”

  关于教育小孩,在家乡流传一句方言是这么说的:“小孩千万不要看重了。”

  意思是说,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溺爱小孩。

  我妈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口头上,她每天对两个女儿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板着面孔教训人,凶巴巴地吼,还自以为这就是威信。

  我在她身边生活了20来年,没有从她那里得到半点温柔,慈爱和暖意。

  有一次我从外面干活回来,因为追赶姐姐,没留意脚下碰到了一块大石头,我栽了一个大跟头,其中有一个趾甲被活生生揭了下来,顿时鲜血淋漓,我痛得嚎啕大哭起来。

  当时我爸妈就在不远处的田里干活,他们听到我的哭声却无动于衷,继续干他们的活。

  姐姐过去把我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叔叔在一旁也劝了几句,他们还是没有理睬我,只顾埋头干活。

  后来,我只好自己一瘸一拐走回家,脚上的鲜血也跟着流了一路。

  收工回来,我妈看了一下我的脚,冷冷地说:“你叔叔真是好笑呐,他说要我去把你背回家哦,我说看重了吧,你以为她自己不会走回家啊?”

  第二天,我妈到外面摘苦瓜,回来对我说:“王爷爷也是好笑,他看了你摔跤的地方,说这是谁家的孩子摔成这样哪,真是可怜。我说这有什么可怜的,过几天它自己不会长好吗?”

  我在心里极度鄙视那个叫做“妈”的女人,只是她一点也不知道。

  因为家里实在贫穷,为了赚取姐弟三人的学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在每年农忙的时候,我和姐姐就跟随父母到别人家里去帮工。

  每天早出晚归,累得腰酸背痛,浑身都疼。

  我妈总是说:“小孩子累什么累,睡一觉就好了。”

  有一次我不小心踩到了玻璃,脚底被割开了一个大口子,顿时鲜血直涌。

  我妈问别人要了一块布,让我自己把脚包扎好,穿上雨鞋继续干活。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它们让我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冷酷绝情。

  我不娇气,可是我需要关怀。

  我从小体弱多病,哮喘折磨了我10多年。

  每次发病时,我都会咳得眼冒金星,喘气喘不过来,喉咙里会不自觉地发出奇怪的哮叫声,稍微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

  哪怕让我坐在那里不做一丁点儿事,我都会觉得相当难受。

  有一年发病时,正遇上“双抢”,正是农村里正繁忙的时候。

  我妈命令我必须下田干活,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我表示有点为难。

  我妈严肃地说:“我又没要求你做好快,你慢慢做不可以吗!”

  习惯了被奴役,除了逆来顺受还能怎样?

  我只好拿起镰刀,走到田里割稻子。

  每割一把稻子,我就要站起身来,大口大口地喘气,痛苦至极,豆大的汗珠直往外冒,衣服很快湿透了。

  我姐没得过哮喘,她以为我装病想偷懒,对我进行指责。

  同样在没有爱的家庭里长大,姐姐对我没有丝毫的同情心。

  妈有着很强的控制欲,我和姐姐都被牢牢掌控在她的手心。

  念书时,我没有假期,我所有的假期都要服从她的安排,农村里什么样的苦活累活脏活,我几乎都干过。

  有时我想搞学习,妈严厉地说:“晚上写作业不行吗!你放假不帮我做事,还有什么时候可以帮我做啊?”

  我只能乖乖就犯。在妈的眼里,我只是个劳动力。

  教科书上,作文选上,报刊杂志上,清一色都是歌颂父母感恩父母的文章,就算写到了父母无伤大雅的缺点,也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总体还是褒扬的。

  偶尔有对子女不好的,那也一定是与“后母”有关。

  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通常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没有父母是不爱孩子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人。

  小时侯不敢去怀疑这些话,不敢反抗,不敢恨父母,可是内心的伤痛那么真实地存在,它们永远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呻吟啜泣。

  姐姐和弟弟都是初中文化,没有考上高中,只有我读了大学。

  我妈总是说:“家里这么困难,我们还让你去读大学,要是换了别人,肯定不会给你读了!我有钱不会自己享受吗?”

  这样的话讲了10多年,听得我耳朵都要起茧了。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立了很大的功劳,作出了好大的牺牲,而我仿佛成了一个罪人,害苦了他们。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第一个月拿到工资,我的父母就迫不及待问我要钱。

  妈说:“我们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大学生,你赚的钱要上交给家里,你读书的学费全部要还给我。”

  爸说:“你读书的时候我投了资,现在要收回来。好比我种庄稼,我在这亩田里下了多少本,最后要把本钱全部收回来。”

  供我读大学,在父母眼里,只不过是一场交易。

  我平时按照他们的要求给他们寄钱,我觉得自己只是在完成任务。

  父母只关心我给了多少钱给他们,其余一概不关心。

  我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用什么,谈了朋友没有,工作累不累,父母从不过问。

  我在外地工作近20年,妈妈打给我的电话,加起来不超过5个。

  爸爸一直不用手机,从不跟我通话。

  我经常觉得自己像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他们不过是向我讨债的人。

  很多人都说,自己生了孩子之后,才会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而我有了孩子以后,我才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幸福与满足。

  对我而言,母爱一点都不伟大,我对孩子的爱完全是出于一种本能。

  看着那个小生命像天使一样美丽,她小小的,柔柔的,软软的,香香的,我怎么忍心不去爱她?

  我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带给我的是无穷的欢乐、惊喜与感动。

  我坚持给孩子写日记,日记本里记录的,满满的全部是美好回忆。

  我从不认为孩子欠我的,因为在我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太多精神上的愉悦。

  可以说,我在原生家庭20多年所有的快乐加起来,也比不上我和孩子相处一天的快乐多。

  妈妈是一个嗜钱如命、贪心不足的人。

  平时我回娘家,妈妈总是抱怨说:“你姐小气得很,她拿那么点钱给我,我做娘又有什么钱可赚啊?那次感冒了,她回来看了一下,居然没有拿钱给我呢!我辛辛苦苦养了她,我又图什么!”

  她又喜欢攀比,总是喋喋不休地说,张家的女儿多孝顺啊,父母生日送多少多少;

  李家的女儿出手好阔绰呀,过年给几千几千;

  赵家的几个女儿好齐心的,家里要建房子,每人拿几万现金摔到父母面前,等等等等。

  为了满足她的欲望,这些年,我给妈的钱越来越多。

  我原以为我妈会高兴,哪知她还是不高兴。

  因为我姐依然给得少,因为别人家女儿总有比我拿得多的。

  她总是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使我想到了“欲壑难填”这个成语,我直接看到了她丑陋的灵魂。

  我曾旁敲侧击地劝她,说两个女儿给的钱其实也不少了,应该懂得知足。

  谁知她勃然大怒,大声嚷嚷说:“那有的娘明目张胆地问女儿要钱,什么话都说得出口,我还不是那种人呢!村里彭某某60岁生日,规定5个女儿,每人要拿2万呢!那我还没有这样开过口吧!你说你们到底拿了多少万给我!啊?”

  我顿时哑口无言,总是拿自己与更不要脸的人去比,她当然觉得自己很高尚了。

  当然,她拼命向女儿索要的钱,她自己一分也舍不得花,全部给了我弟弟。

  近几年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买了一些书,也学习了一些付费课程,目前还是初级班水平。

  我希望自己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我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把父母身上的疾病全部治愈好,并逐步进行全身的综合调理。

  虽然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我相信这是值得的。

  我还想着要把我所知道的所有养生方法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让他们健康无忧,活到天年。

  如果有一天他们当中的哪一个病倒了,我愿意亲自去照顾,因为我学了中医,我会比其他人照顾得更好,我有办法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可是,一想到小时候他们对我的虐待,以及他们的贪婪、自私、冷漠,我的意志就瞬间崩塌,想打退堂鼓了。

  有的人,心是冰冷的,怎么也捂不热。

  有的人,病根在心里,神仙也救不了。

  爸妈都出身于贫寒的农民家庭,在那个物质严重匮乏、缺衣少食的年代,他们都有严重缺爱的经历。

  我妈6岁丧父,10岁丧母,由大哥大嫂养大。

  大哥比她大20多岁,脾气暴躁,总对她发号施令,名义上是兄妹,实际是上父女。

  在妈19岁那年,由哥嫂作主,将她嫁给了我爸。

  结婚的第一年,按照当地的规矩,妈依然在哥嫂家帮工,在生产队赚足一年的工分,这是哥嫂最后一次榨取她的劳动力。

  我爸有兄弟姐妹共5个,他是家里的老大。

  据说他很会读书,成绩在班上总是第一。

  当初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可是家里因为紧缺劳动力,只好让他辍学。

  据说爷爷脾气相当古怪,责骂家人时冷酷无情,所有的人都怕他。

  或许因为在那样紧张的氛围中长大,爸10多岁就开始失眠,一直到现在。

  在我父母的人生字典里,是没有“爱”这个字的。

  很多做父母的,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并没有好好被爱过,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至真的亲情、和谐的亲子关系。

  因此,当他们为人父母之后,也并不疼爱自己的子女。

  他们以为,大声斥责,或者不闻不问,这就是正常的亲子关系;

  他们以为,养女儿牺牲太大,只有不断向女儿索取,心理才会得到平衡;

  他们在骨子里认为,女儿是别人家的,儿子才是自己的。

  如果再继续往上追溯,这种模式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悲剧代代相传。

  了解了这些,我们自己做父母时,才能呈现出新的画面,让爱在亲子间流淌,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让悲剧不再重演。

  有时,读书学习就是照镜子。

  我们有缺点,打开书一对照,听老师一讲,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

  可是父母几十年从来不需要看一个字,不需要学习,没有了镜子,他们自然看不到自己身上硕大的脏污,只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教训子女。

  没有文化的父母,至死也不会承认自己有错;

  受伤的小孩,永远也等不来父母的一声道歉,这就是残酷的事实。

  真的不是我记仇,我心里太苦,从小不知父爱母爱为何物。

  如果父母给的爱有9.9分,伤害是0.1分,那0.1分的苦涩很容易被9.9分的甜汁所稀释,冲淡,依然会觉得生活很甜美,依然可以笑得很灿烂。

  而如果父母给的爱只有0.1分,伤害是9.9分,请问,0.1克的微甜,又如何使一碗熬了很长时间的黑乎乎的汤药尝起来不苦呢?

  不能表达恨意,也永远等不来一声道歉,作为受害者,我们该怎么办?

  那一个个淌血的伤口,却是在真实地疼痛,它们不时地发出呐喊,呼唤快点救治。

  它们大声质问:为何不理不睬?为何迟迟没有行动?我们茫然无措,该如何疗愈?

  翻遍古往今来所有著作,也找不到一个答案!

  我们唯有穿越时空,回到当年的现场,双膝跪地,紧紧抱住那个受伤的小孩,替ta擦干眼泪,亲亲ta,柔声抚慰ta,告诉ta: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值得被善待的。你是那么的纯真可爱,乖巧懂事,我爱你!我想告诉你,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不要害怕,我永远都会和你在一起!”

  唯有爱,才能疗愈一切,做自己的父母,给自己足够多的爱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