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离齐袭战
齐军营帐,姜隆基和晏婴以及三个上卿汇聚于此商讨攻破平宋的边军。
“国君,平宋连战场都没上过,何须要如此谨慎的防备他,按我的意思直接与其展开正面战场击败他就是!”齐国上卿甲开疆听完姜隆基对他们的询问讨议后,毫不在意的对姜隆基建言。
“国君,古冶子也赞成甲君之言!”
“公孙接也是此言!”
甲开疆说话后,其余的两个上卿随即跟着赞成对姜隆基进言。
“诸君,我倒是有一计!何不听听我之言再说?”晏婴看着三人同气连枝,有些忌惮两人,随即顶着压力对三人询问。
“平仲请说,我等听着就是!”甲开疆三人闻言相视一下后,对晏婴算为客气的回复。
“我有此一言,这平宋虽是没上过战场,但想来能做到离国的大司马,也是应该有些许的能力的!”
“我们如果正面与其展开战场,想来也会有所成果,但也定然会有所战损!”
“我言何不学一学那孙子之学,给他反其道而行之!”
晏婴看着三人愿意听自己所言后,随即撇了眼姜隆基后就开始缓缓说道。
“哦,平仲快快说来!”姜隆基听着晏婴的话后,随即看着晏婴询问着。
同样也是为了给晏婴站位支持,甲开疆三人这些年给齐国开疆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使得三人都有些自恃有功,骄横跋扈不把除了管仲与鲍叔牙外的任何人放在眼里。
姜隆基都有些忌惮这三人,要不是这些年有管仲与鲍叔牙在,这三人不敢乱动,不然姜隆基定然想除了这三人。
“撤军引诱!”晏婴闻言后神秘的笑了下,对姜隆基与三人缓缓说道:“就算他们不跟着出来,上我们的引诱之计,我们也可以让他们放松警惕,从而给他来一个袭击!”
听到晏婴说出的这些话后,四人都听出了晏婴的意思,仔细想了下后觉得不失为一个好的计划。
“好,就依晏平仲之计!”想了后决定用这个的姜隆基随即对晏婴与甲开疆三人决定道。
“唯!”四人见状应承下。
殊不知,平宋也是跟晏婴有着相同的差不多想法,只能说姜隆基这样做,天送给平宋大功。
想到就做,姜隆基的吩咐下达后,甲开疆三人开始调动军队,明面上将军队开始向后撤退。
虽明面上是撤退,暗则队列有序的进行后退,都在等平宋出兵袭击。
就在军队缓缓撤退时,平宋也带着军队隐藏在了战场的两边埋伏着,本来打算等到半夜时再袭击,没成想看到了撤退的一幕。
“大司马,他们撤退了,这是不是有阴谋在?”原谯徐府边境守将,如今平宋的副将,唐方看着撤退的一幕对旁边的平宋询问。
“不知道,但是看情况,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计谋在里面!”听到唐方的话,平宋摇摇头表示不清楚,但还是对唐方嘱咐着小心些。
“我明白了!”唐方闻言后点点头说道。
他能坐到这个位置,自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有此一问一是的确暂时不清楚什么情况,想问着平宋看看什么情况,二是想着在平宋眼里刷个存在感,好让自己以后能继续往上爬。
他祖上原本就是土著野人出身,还是他祖父在他父亲为离国战死后,接过其父亲的遗产发展起来,从而为了有出头之日,就攀上了原本出身蛮夷被授予姓氏的唐氏之人,从而有了属于自己的氏。
发展到他这一代,虽然没有做到更高的地位,但是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到了谯徐府边境的边军守将一职。
就在齐军继续撤退时,平宋心中做了一番决定,随即吩咐唐方道:“等我号令,待会看准齐军撤退之际,直接杀过去,趁乱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唯!”唐方闻言后觉得可以,随即应承着。
“嗯!”平宋闻言嗯了一声后,随即继续看着撤退的齐军,以待出现让军队来不及的时候追击。
平宋这边在等,姜隆基这边也在等,双方都在等着,不过是一方等着杀出来,趁他来不及撤退时追击,一方等待着撤退到一半拉开距离后,冲杀他一个来回。
“动手!”平宋一直盯着这一幕,眼看着拉开了些许距离后,抬起手中的旗杆摇了下喊道。
“杀!”
唐方看到平宋做出决定后,提起青铜刀站起身呐吼着,紧接着冲出去,让其后面的军队跟着冲出去。
“杀!”
“杀!”
……
平宋眼看着唐方这么懂事,心中有了提拔他的心思,但现在紧急状况也等不了那么多,背着雕弓提起青铜刀杀出去。
旗杆也被平宋旁边的一个壮汉扛着随平宋杀出去。
城墙这边的上卿仲由看到平宋动手后,随即拔出青铜剑站在城头大喊:“开城门,跟随大司马杀败齐军!”
“杀!”
“杀!”
……
伴随着待安排的军队呐喊下,城门直接打开,全军朝着外面杀了出去,配合着平宋杀向齐军。
仲由也在前面换了一根青铜棍带着城内守军杀出去。
仲由他本是仲相的后人,生来就有着力大无穷的能力,在如今的离国之中还没有第二个人能比的过他。
能打得过他,压着他打得嗷嗷叫的也就他的传业恩师孔丘孔仲尼,他同样也是孔丘的七十二门徒之一,还是老二,仅次于纪绵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