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亡商建国,三千年世家

第44章 周游列国

  自南虢之战后,天下纷争不断,大国争霸,小国依附或遭亡国。

  其中争霸的大国当属东南离国与东边齐国两个大国。

  其中离国自不必说,纪云在位期间,向北发展而去,钟离国与邗国这些个小国依附于离国。

  战线直推到西边的淮豫之地,北部直推到郯徐之地,楚国与吴国一样名义上属于离国。

  东边的齐国在新上任的国君,昔齐文公姜小白嫡三子姜隆基继任国君后,依旧遵从姜小白留下的政策治国。

  并姜小白薨逝前让姜隆基拜管仲为仲父,鲍叔牙为牙父,两人共同执行国事。

  在管仲两人的辅政下,姜隆基将战线朝着周边扩散。

  西至中原的东部河南大地,与东南的离国边境挨着,东边直至黄海,北部更是直达渤海之地。

  短短十年间,在姜隆基的带领下,与离国被不少世人称之为东方二邦。

  本来这件事不带齐国的,后来不知道在哪就传起了这个事来,其中在当时被传出来后,管仲是想让齐国发声辩解的。

  管仲想的是,这事对齐国可不是件好事,容易影响到齐国的声誉问题,但是当时姜隆基拒绝了。

  他君父当年就行称霸了,要不是想着当时不适合这么干早就干了,轮到他时他也想称霸,是想和离国那种的称霸。

  所以就拿这件事试试水,眼看着没有诸侯说事,于是齐国就默认了这件事。

  这日,姜隆基正在一处大殿中饮酒作乐,这是他的一些喜号了。

  刚开始时管仲还有些不悦,后来发现这并不会影响到姜隆基治国后,就没有再管他了。

  宴会上,姜隆基靠在上首的大椅上,一边饮酒一边对旁边下方盘坐着的青年聊着天。

  “平仲文华上佳,可惜仲父与牙父尚在,我无法提拔与你啊!”姜隆基饮着酒对青年颇为惋惜道。

  “国君此话不妥,我大齐的管子与牙子那可都是治国大才,还是文公称霸的重臣,晏平仲又如何能自诩比得上他们之才华!”青年闻言后告罪一声,对姜隆基诉说着自己的不足。

  他不知道这话是姜隆基饮多酒胡乱说的还是真真实实是他的想法,但他知道的是这话不能乱传乱说,不然他就真的在齐国待不下去了。

  虽然他自诩自己不下于管子与牙子,但他真让两人的对话传到了两人的耳前,不说别的他此生就真无缘高位了。

  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士大夫之子,有的不过是一身才华,但有才华可不代表了他就能位居高位。

  一旦让管仲和鲍叔牙知道了,就算他们不在意,跟他家有些矛盾的大臣一定会使绊子的,那他就基本无缘高位了。

  最起码在齐国是这样,不过他家祖上就是齐国的,让他去他国又不想离开。

  “我听说平仲你和那孔仲尼是好友,不知可是真的?”听着晏婴的话后,姜隆基也就没有再提这个话题,反而是换了个话题询问晏婴这段时间在齐国有着不小名气的孔丘。

  “孔仲尼的确与我是好友,不过此人与我理念不合,关系到是没有多深!”晏婴闻言后如实对姜隆基说道。

  “寡人听闻这孔仲尼名气倒是挺大的,却是不知如今他在何处?”姜隆基饮着酒继续与晏婴询问着这孔丘。

  他有着一番更大事业的心,自然是想多多争取一些人才来齐国,而这晏婴便是他发现的人才。

  不论是治国理念,还是文学才华这些均与他对胃口,所以才将他提拔为近臣。

  而最近他又听闻了有一个来自离国的孔丘,打着周游列国的名号,在他齐国好像还收了好些个学生。

  姜隆基觉得既然有名气传到他这里,就说明这个人应该是真的有才华,就想试试看能不能在晏婴这个相传与孔丘有关系之人入手。

  “上次与孔仲尼相见还是十天之前,这段时间想必已经离开了此处!”晏婴闻言后想了下,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既如此,那寡人也就不过问了!”听到可能已经离开了齐都后,姜隆基叹了声也就不再去想。

  转而继续饮酒和晏婴聊了起来,反正想来也不过是有些名气的之人罢了,没有遇到就没有遇到吧。

  ……

  与此同时!

  姜隆基与晏婴讨论的孔丘,此时已经离开了齐都,朝着西边诸国而去。

  在一架朴素战车上,一个高大壮硕的青年正坐在战车的靠凳上,前面驾驶战车的是一个不弱于孔丘多少的壮硕少年郎。

  战车的旁边还跟着三个少年一同随行,三个少年各行不一,有壮硕的也有瘦个的。

  “休息一下吧!”坐在战车上的孔丘觉得走了这么久,也该休息一下了,就喊停了驾车的少年。

  “老师,要不进了前面的村庄再休息吧!”驾车的少年听后看着前面有个村庄,逐开口询问着。

  “子仲!在这停又何妨呢!”孔丘闻言后看了眼前面的村庄后,不在意的对驾车少年说道。

  “是!”驾车少年闻言后觉得孔丘说的也没错,也就不再说话,将战车拉停了。

  随后师徒五人在这暂时休息了起来,顺便与弟子四人进行教育考较自己的理念。

  考较过一番后,孔丘在一旁活动了起来,一整天都坐在战车上,他也挺累的,要不是找不到能练手的家伙,他其实也不是很想出来周游列国的。

  当然,这只是其一,其二他的确是想周游列国,将自己的理念传播下去。

  因为这是他和国君讨论过的话题,纪云要他周游列国,将他的理念传播出去,顺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弟子,有就收为弟子到时候一并带回离国。

  孔丘早年是钟离国与离国边境之处生活,后来进入了离国长大的,长大后的他在三年前因为教化不听话的蛮夷而被当地官员发现传了上去。

  刚好被当时的大司马孙武知道,于是将这位尚未发迹的孔丘带走考究,觉得这是一个大才,于是推荐给了国君纪云。

  纪云在考究过孔丘的确不一般后,就让其先入军中待一段时间,然后再让他进入国堂之中。

  可孔丘拒绝了,言想对世人传达他的理念,纪云听后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年来经常与他讨论一些教育理念和治国理念。

  直到两年前与他做了个协议,支持他周游列国,并沿途对他提供帮助。

  其中纪云的一个庶子还愿意跟随在孔丘身边,听他的教导给他车前马后。

  于是就有了这两年来孔丘周游钟离国而上出发,沿途上隐藏在各国的暗线都放出了不少的消息,才让孔丘的名气都传到了齐国国君耳里。

  “走吧!”活动了下的孔丘觉得有些无聊,让纪绵继续驾车出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