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愿首当其冲,捐出一百万两白银,以资军用,望陛下恩准。”
大殿之内,严嵩的话语如同石破天惊,不仅让清流派官员面露惊异,也让严党成员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要是有这种事情,以前阁老都会提前说一声,让他们做好准备。
但是这次是怎么回事?他们完全就不知道啊。
看向小阁老,他倒是老神自在,显然也知道这事。
再看看严党的另外两个得力大将罗文龙与鄢懋卿,他们两个都知道这事,这是什么情况?
他们都知道,怎么就不知会一声?
清流的官员们见着严党的人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心中暗暗发笑。
这群人显然已经被他们的头给卖了,严嵩终究是靠不住的,像他们的徐阶徐阁老就不一样。
忠君爱国,两袖清风,而且绝不会出卖他们,是一个值得托付的领袖。
清流官员们心中暗自比较,对徐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交换着微妙的眼神,嘲弄着严党内部的分裂。
“启禀皇上,臣虽不富,但亦愿捐出七十万两白银,以助军需,臣相信,只要君臣一心,定能共克时艰。”
徐阶的声音如天雷滚滚一般,响彻在清流官员们的耳边,可还没反应过来,又是一道的声音传来。
“臣高拱亦愿捐出家中积蓄,共计五十万两白银,国家兴亡,人人有责,臣虽不才,亦愿为陛下分忧。”
高拱的慨陈词如同有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张居正的一席话又如同将他们推入深渊。
“皇上,臣以为,捐款虽能解一时之急,但非长久之计,臣建议,应开源节流,整顿财政,同时加强军备,以防患于未然,至于捐款,臣愿捐出四十万两白银,以表臣心。”
疯了,简直是疯了!
这一个个的,当是捐几两白银吗?
那可是几十万两啊!就这么捐了?
“臣鄢懋卿亦深感国家危难之际,匹夫有责。臣虽不才,但家中尚有些许积蓄,愿捐出三十万两白银,以资军用,为陛下分忧,为国家尽忠。”
“臣罗文龙久受皇恩,虽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却也愿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臣愿捐出三十万两白银,以支持军需,望陛下恩准。”
又是两个重量级人物的捐款,震惊了殿内所有的官员。
从两方之间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两边都没有通过气。
嘉靖扫视了一圈,见着这些官员脸上惊愕的表情,心里头暗自好笑。
“好,好,好,危难当头,国家能有如此忠臣、良臣、贤臣,何愁国家不兴,社稷不安?朕也要将内帑给捐出去,以资国用!”
嘉靖的话语一出,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官员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皇上。
内帑,那可是皇帝个人的私库,里面存放着无数的珍宝与银两,是皇帝在自己想用钱时拿来花的,历来极少有皇帝会主动提出捐出内帑以资国用。
尤其是嘉靖,虽然这些年来,官员们都见不到他了。
可能够当上官的,都不是傻子。
整个朝廷里,花钱最多的就是嘉靖了。
这样一只只进不出的貔貅,会舍得拿出内帑的钱,用作国事?
他不拿国库的钱,用作私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皇上,万万不可啊!”
严嵩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惶恐,他迅速跪下,双手颤抖地向前一伸,仿佛要抓住什么来阻止嘉靖的决定。
“皇上,内帑乃皇家私产,非万不得已,不可轻动,臣等身为臣子,自当竭尽所能,为国分忧。
但皇上若将内帑捐出,恐会引起朝野震动,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猜疑与纷争。望皇上三思而后行,勿要因一时之念,而坏了祖宗之法,伤了皇家颜面。”
好一个祖宗之法,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嘉靖满意地点点头,这个老家伙的演技还真不错,看来还能再用几年。
只不过,戏还是得接着往下演的,不然岂不是浪费了严阁老的辛苦表演?
“严阁老言之有理,但朕意已决。国家危难之际,当以大局为重,个人私产又算得了什么?
朕捐出内帑,不仅是为了解军需之急,更是为了彰显我朝君臣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决心与意志,望卿等能理解朕之苦心,勿要再作阻拦。”
嘉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
大殿内的官员们傻愣愣地注视着嘉靖,完全不敢相信他们所听到的。
以往的君臣相宜的把戏中,完全没有这一出啊。
“皇上圣明,臣等皆感念皇恩浩荡,然则,皇上乃万乘之尊,内帑乃皇家之根本,非到万不得已,实不宜轻动。
臣斗胆进言,望皇上三思而后行,勿使圣名受累于一时之善举啊!”
徐阶一边劝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得嘉靖眉毛直跳。
这徐阁老的功力之深厚,丝毫不逊于严嵩。
“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卿等勿要再作阻拦,共赴国难,与朕一同共担此责。”
嘉靖一挥衣袖,看上去显得恼怒的样子,让想要继续劝阻的严嵩、徐阶张不开嘴来。
“臣等无能,以至于让君父受累,实乃庸臣,庸臣呐!”
严嵩背似乎比之前更加佝偻了几分,眼看着就要倒下一般。
一旁的徐阶眼眶通红,泪水不住在眼眶中打转,霎时间便泪流满面。
严世藩痛心地抱着自己的老爹,转头怒吼道:“值此国难之际,怎能不思报国?我严家要再捐五十万两!”
此言一出,徐阶、高拱、张居正、鄢懋卿、罗文龙等人纷纷开口再度加捐。
望着此番场景,殿内的官员们不论是严党还是清流,有一个是一个全体都愣在当场。
今天这场景可真让他们长足了见识,事到如今,除了乖乖捐钱之外,还能怎么办呢?
“臣等亦愿捐出家中薄财,以解家国君父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