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行云之方

第20章 旨意

行云之方 胖胖和尚 3178 2024-11-15 06:58

  “陛下,下旨吧!”

  朱柞一步上前,面露凶色,左手拿住了梁帝的右手。

  “如今已经按照陛下的意思处死了萧正隆,陛下难道要言而无信?”

  朱柞右手一挥,左右端上纸笔。“如今还需要陛下亲自手书旨意!”

  梁帝被朱柞抓住,楞了一下,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梁帝自幼长在宫中,自三十岁时承继皇位已有十余载,朝中有成国公及百官操持政事,虽北境连年有战事,但依仗着王显念将军的守卫,梁朝的天下一直太平。

  祥和的氛围让梁帝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过得像个迟暮老人。

  除了政务外,梁帝日常其他活动大多是清修——梁朝崇尚佛学,上至皇帝,下至官宦,多是带发修行之人。

  仅近十年,建康城中增加大型寺庙十多座,小型寺庙更是不计其数。

  多年的修行,让梁帝处乱不惊,他虽是一时气愤说出的承诺,但既然朱柞确实杀了萧正阳,那自己便没有理由推托,皇帝一言九鼎,更何况他打心里不愿意打诳语。

  梁帝拿起笔,写下了诏书。

  朱柞取出天子玉玺,加盖了天子印信。

  派了一位内监并几人护卫,出城前往柳亚文帐中。

  柳亚文见宫中内监传旨,心中疑虑。又仔细端详内监,认得是梁帝身边的内监,便示意左右杀了随行的士兵,只留下内监一人。

  内监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吓了一跳,当即吓得腿软跪了下来。

  柳亚文示意左右将尸体抬出后,扶起这名内监,“公公,我认得是你是陛下身边亲随,陛下可好?”

  “陛…陛下尚好……”内监语不成句。

  柳亚文让内监坐下,左右端上一杯热酒。

  内监一饮而下,身体不再像那才那样颤抖。

  “柳大人,陛下命我传旨。请柳大人接旨。”

  “是陛下传旨还是乱臣贼子借陛下之名传旨?”

  “确是陛下手书的诏书。”

  柳亚文没有行礼,直接接过圣旨。他打开一下,确实是梁帝的笔迹。

  “公公,我知道你原在先帝时便进宫侍候,如今侍候陛下也算是历经两朝,你实话实说,陛下这道旨意是不是被乱臣贼子逼迫写下的?”柳亚文问道。

  “是陛下要求朱柞杀了萧正隆,朱柞做了,陛下自愿写下的。”

  “公公,此话当真?”

  “当真。”

  “公公传旨辛苦了,请先到帐内休息片刻。”柳亚文的手下听到后拥着这名内监去了其他帐中。

  柳亚文急忙通知其他各路勤王将军,来中帐议事,不多时,几位到齐。

  柳亚文命手下将圣旨给几位将军传阅,大家面面相觑。

  “诸位将军,此道圣旨真伪可辩?”柳亚文问道。

  周德清第一个开了口:“此道圣旨必为伪造,即使是陛下笔迹,也会是逼迫之下书写的。朱柞之辈狼子野心,陛下怎么会召他前来平叛?这必是朱柞拖延我等之计。”

  “周将军,这旨意可是陛下亲笔手书,又派身边内监亲来传旨,难道我们做将军的,还能违抗旨意吗?”李大力说道。

  “王新会将军,你认为呢?”柳亚文问道。

  王新会双手抱拳,答道:“末将以为,此道圣旨亦真亦假。”

  “此话怎讲?”袁定正问道。

  “所谓真者,此道圣旨确实是陛下所书,观陛下御笔,无慌张潦草之感,那说明陛下写这道旨意时并非受到胁迫。”

  “那这么说,我等是要遵从陛下的旨意了?”

  “袁将军稍安勿躁,我话还未讲完。”王新会说道,“陛下书写旨意并未受到胁迫,但是不代表此道旨意明面的内容是陛下的意思。”

  王新会继续说道:“仔细看这道旨意内容,先说此次叛乱是由萧正隆所引起,且已被正法,这也许是真的。但陛下写的召朱柞入朝平叛,且让我等退军怕不是陛下本意。陛下或有可能召朱柞入朝,朱柞也或平定萧正阳叛乱,但叛乱已平,为何朱柞不离朝?怕是‘请来容易送走难’。”

  “王将军所言正是,传旨的公公也说朱柞确实按照陛下旨意将萧正隆正法。诸位将军以为如何?”柳亚文问道。

  “王将军所说在理。”众人答道。

  “那王将军,你看如今我等勤王之师该如何行动?”袁定正问道。

  “末将愚见,如今应依照原有安排围住建康,派人与朱柞联系,晓以利害,劝其打开城门,释放陛下。此人非梁朝人,以外族的身份霸占建康,必不得人心,不能持久。”

  “陛下的姓名可会有危险?”

  “应当不会,陛下是朱柞唯一的依仗。陛下若出事,大军铁骑,还不踏平他朱柞。”

  “那就请诸位将军按照之前的安排驻军防守。”柳亚文说道,“我自会派人前去劝朱柞。”

  诸位将军回应,起身退出中帐。袁定正等其他将军走后,迟迟不肯离开。

  “袁将军,你还有何事?”柳亚文问道。

  袁定正不语,以眼色示意柳亚文。

  柳亚文命其他人退出帐外,袁定正问道:“柳公,您认为王新会所言如何?”

  “在情在理,如今也只能如此。”柳亚文答道。

  “柳公谬矣。”袁定正叹着气。

  “此话怎讲?”

  “按照那王新会所说,我等只在此驻扎围城,如何有粮草?那建康城中粮草储备充足,朱柞既已得城,怕是坚持半年一年都是可以的。”

  袁定正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等二十多万大军,一日便是数万粮草,其他郡县转运若是不及时,必军心不稳。再者……”

  “有话但讲无妨。”

  “柳公,如今王显念困在青州,万一他平了战事,率军来此,我等又置于何地?如今之计,还应是速战速决,破建康,救陛下。”

  “定正,老夫也知围困不是长久之计,但是陛下攥在朱柞手里,我们投鼠忌器啊!”

  “柳公,您请放心,朱柞不敢将陛下如何。更何况陛下一旦出事,我等平叛首功之臣,扶立新君上位,岂不是有大功于朝。”

  “妄言!妄言!”

  “柳公!”

  柳亚文背过身去,“定正,我已跟各位将军商定了计策,不宜更改。”

  柳亚文顿了一下,小声说道:“不过老夫也不能节制所有驻军。”

  “柳公,我明白,告辞!”袁定正双手抱拳,准备退出帐外。

  “定正!”柳亚文叫住袁定正。

  “柳公还有何吩咐?”

  “不要调自己的兵,万一不利,免得引火烧身。”

  “谢柳公,我知道了。告辞。”

  袁正定退出营帐,直奔新昌军统帅李大力处。

  在旨意传达到柳亚文处的第二天夜里,建康城遭到了攻击。

  新昌军攻击建康城北门,战斗持续了一夜,直至天明以新昌军撤退告终。

  此战新昌军伤亡过半,朱柞守军也损失不少,但建康城池一刻都未攻破。

  又过了一日,李大力因私自出兵被柳亚文依军法处死,新昌军暂归袁正定统领。

  在建康城中。朱柞一方面紧急召命城中入伍的奴仆,补充守城力量,开出更诱人的条件,得到了城中大量奴仆的支持。

  另一方面,朱柞继续让梁帝手书诏书,发给城外诸军。

  梁帝初时不应,朱柞便断了梁帝三日饭食,梁帝耐不住腹中饥饿,只得听从朱柞。

  有了李大力这一前车之鉴,其余诸将心中清楚,柳袁二人在借此机会吞并其他援军。

  如此以往三个月,梁帝手书诏书已有数十道,令城外诸军退兵。

  城外诸军自李大力被斩以后也无人行动,按照之前的部署守住建康各处出路,双方形成了相持之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