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形势 夺权
“两位大人的意思是?”
朱平樻虽然心中已有决策,但他仍希望倾听这两位资深大佬的看法。
毕竟,他的策略多是基于前世网络上的政治讨论所形成,在这个真实世界中,可能存在不足或不切实际的地方。
“历来强国之道,无非是内修政理,外结强援罢了。“龙文光轻捋胡须,”李闯、西贼皆为贼寇,建奴更是异族,先帝崩殂他们谁都脱不了干系;德昌王又远在南京,亦非正统,虽兵强马壮,可与我等处境无益;而贵州布政司自奢安之乱爆发后,三司威信便一蹶不振,土司多有不臣,此刻怕是只有贵阳一座孤城,坐困愁城。”
“唯一可以引为援助的,就只有云南黔国公一脉。自沐英以来,其家世代忠良,深受朝廷倚重。如今国难当头,正是团结一切可团结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派遣使节前往云南,与黔国公府互通有无,共商抗敌之策,互相支援,以稳固西南边陲,共御外侮。”
嗯,和朱平樻想的一样:川东、川北各被大西军和摇黄十三家占据,别说朱平樻现在打不过他们,就是打得过也不可能去掺和那档子事。
打完还没接收胜利果实就得直面李自成的大顺和满清八旗的兵峰,这可不是啥好活。
贵州糜烂,投身进去一时半会儿怕是见不到回报;唯有云南沐家,世镇西南,实力不菲,可以为援。
据有川蜀,经略云贵,积蓄军力,以待时局。
这便是他为自己所做的规划,至于南明朝廷?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太祖爷复生,澄清寰宇,再立乾坤来得更稳妥点。
而且黔国公,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也就是这两年,末代国公沐天波就要被人赶出云南,落得个家破人亡,四处流亡的下场。
到时他再打着为沐家报仇的旗号,进军云南,一统西南......岂不美哉!
朱平樻起初满面钦佩之色,不久神情转为苦恼:“两位大人的议论确实深谋远虑,您们的存在对川蜀而言无疑是一份巨大的福祉。然而,沐国公长期驻守云南,对外界的了解可能有所局限,若仅凭使者传话,恐怕难以赢得他的信任......“
刘之勃和龙文光对视一眼:他们对之前的世子爷,也就是现在的卫明都督的意图心知肚明。
尽管卫明督府已经正式成立,但其实力和威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两人与蜀王的支持。
一位是四川巡抚,负责指挥川蜀的军事;另一位是四川巡按,肩负着监察地方的责任。如果他们继续留在成都,那么地方官员们将面临一个难题:究竟应该听从哪位上司的指令?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就应该坚持到底。否则这所谓督府,不过又是一个缩小版的大明朝廷,勾心斗角,党同伐异,为一己私欲,置江山社稷不顾。
刘之勃回忆起往昔,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缓缓开口:“昔日,我曾游历云南,有幸与沐国公的母亲,陈太夫人,有过一面之缘。若能作为使节,我愿亲自前往云南,与沐氏家族沟通,以期达成共识。”
而龙文光则目光坚定,他毅然表示:“剑门与随州乃是成都的屏障,战略地位不容小觑。我愿亲自率领部队,驻守随州,确保成都的安全无虞。”
朱平樻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向两位大人鞠了一躬,诚挚地说道:“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我今日不得不如此,能够得到两位大人的理解与支持,平樻感激不尽。”
龙文光和刘之勃见状,迅速侧身避开,他们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挥手示意,不敢承受朱平樻这般的礼遇。
一番推辞后他们二人则表示事急从权,既然已经定下来章程,那就该越快越好。
在简短的交流中,龙文光和刘之勃迅速地规划了他们的行程安排。
龙文光携刘佳引、随州卫二部前往随州,防卫西贼卷土重来;成都总兵刘镇藩率部驰援剑门关,以防闯贼抑或满清由汉中流窜入蜀。
刘之勃则携曹勋所部和一大帮商队,前往云南与黔国公一方互通有无,定下攻守同盟。
随着心中的重担卸下,朱平樻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由。他终于可以摆脱那个错综复杂、束缚手脚的明朝官僚体制,在一张全新的白纸上,肆意地挥洒泼墨。
明朝前期对于各省的管理都是以三司直辖,即承宣布政使司负责民政,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司法,都指挥使司负责军事。此外,还有巡抚负责特定事务,巡按纠察不法,巡视地方。
这套制度在和平时期自是十分完美,毕竟民政、司法和军事的三权分立,有效的防止了地方做大,威胁中央。
可在战时弊端就十分明显了,权力分散、协调困难和军事指挥体系僵化。
分散的权力结构导致了决策过程的缓慢,而协调上的难题进一步降低了行动的效率。
在这种环境下,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责任推诿成风,这不仅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还削弱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军事指挥体系的僵化进一步限制了战略上的灵活性,而卫所制度的衰败和士兵的大量逃亡,更是让明军本就不富裕的战力雪上加霜。
为了结束这一局面,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集中权力,统合一切。
而这又恰恰是龙文光和刘之勃所不具备的,他们一生所接受的都是忠君爱国的程朱理学,这样的做法虽无篡逆之名,可已有僭越之实。
对于恪守礼制的他们而言,这是万万所不能的。
目送两位年长者渐行渐远,他们略显消瘦的身影在朱平樻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这两位老臣无私的奉献和忠诚,朱平樻深感敬佩,并将这份感激铭记于心。
他暗下决心,一旦川蜀地区恢复平静,必将确保这两位为国家尽忠的老者得到他们应得的尊荣和回报。
什么?你说本地的乡绅大姓,胥吏流官不答应怎么办?
对此,朱平樻表示他们又不是这两位可敬的老者,一群在张献忠围城前就润出去的家伙,要是敢说半个不字,就让他们接受一番新时代的洗礼,知道一下什么叫作——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