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我被金钗包围了

第24章 贾赦生事

  荣庆堂,

  休沐之日,贾政自要往堂上问安。

  过了晚膳的时辰,当下正与王夫人左右陪同着贾母闲话。

  “娘亲将琮哥儿从东路院里接来,实是接对了,今日琮哥儿可给我贾家张了脸面,来客都称这便是我家的读书种子!”

  贾政兴致勃勃的将响午时,外间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止不住的夸赞。

  贾母也听得新鲜,连连颔首道:“好好,贾家多个有出息的哥儿是好事。当下不比旧时,两位老公爷乃大夏支柱,亦是两府门面。如今贾家门楣黯淡,后辈未见出类拔萃的哥儿,自然要同力协契的好。”

  “既然他喜好读书,为何不送去族学呢?他四叔公好歹是个秀才,夯实基础也算足够。”

  贾政轻抿茶水叹了口气,“他说他有自己的打算,贸然去了,又有诸多不适。”

  “倒是个有主意的哥儿。”贾母闻言未见不喜。

  毕竟贾琮自幼独自长大,比别个子弟多一份心思,更自主些实也应该。

  贾家又是将门传承,贾母反倒更喜独立些的哥儿,尤其是庶子。

  “我倒想将宝玉送去读书。”贾政转而言道,“他成日在府中玩耍,学业没有进益,如今已近束发之年,安有不求取功名的道理?”

  听说要将宝玉送出去读书,心疼孩子的王夫人急忙开口道:“可是宝玉身子娇贵,自小就有着病根,在外间磕了碰了可怎么办?而且在府上不也在看书,都请了几个先生在房里教了,比族学里又差多少?”

  贾政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指着王夫人便道:“如你这般宠溺,非是疼他,而是害他!你能护他一辈子,叫他再不出府不成?”

  “好了。”贾母皱眉,打断了二人的争执。

  “老爷说的不错,太太你也该听着,怎能当面驳斥了去?宝玉如今是大了,男儿该往外间闯荡闯荡,族学又不远,左右不过几里路。有他四叔公照看,也出不了什么差错。若是读不好,再叫他回来。”

  望向贾政,贾母敲定主意道:“明日与东府珍哥儿说一声,让宝玉往族学读书。”

  贾母虽是宠爱宝玉,但也是明事理的老太太,不然定不能在老公爷贾代善死后,独自坐镇荣国府几十载,府上依旧治理的井井有条。

  老太太都发话了,王夫人自然没有不从的道理,只好点头称是。

  不多时,外间就传来了掀帘小丫鬟的通报声,“大老爷来向老祖宗请安!”

  贾母才松开的眉头,又蹙紧了。

  要说她这小儿子多有孝心,那这大儿子才是个冥顽不灵,只知酒醉金迷的孽障,今日恐怕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如贾母所想,贾赦一进门掠过了起身行礼的贾政,王夫人,大咧咧的坐到位子最前方,拱手向上道:“儿今日来看看母亲,顺便问问琮哥儿的事。”

  “琮哥儿自幼在东路院长大,事事都由大太太体贴关照,怎得昨日就突然接来母亲这儿了。而且还没说个缘由,这不是寒人的心吗?要我说,他在这也是徒增了母亲的烦恼,并无长处。”

  邢夫人也随着贾赦的话,摆出难过伤心的姿态来,一唱一和配合精妙。

  贾母眼神微阖,似乎早就想到了有这一场闹剧,早做足了心理准备。

  “依理我这老婆子不该插手东路院的事务,你们都当我一个老厌物,我自得清净岂不更好?正少了操劳。”

  “但我听闻琮哥儿有科举之志,却仍不入蒙学之途,便起了怜爱后辈的心思,接来我这院里,优待些难道不该?”

  “是你的儿子,就不是我的孙儿了?”

  贾母说得头头是道,先示敌以弱,说自己不过一老婆子,最后又端出长辈的架子,让贾赦无言可辩,当即就哑了火。

  而邢夫人听到贾母说琮哥儿有科举之志时,不忍笑了出来,心道:“就他还科举之志,怎不说他要建功封侯,他可真是大言不惭。”

  捕捉到下方的异动,贾母扭头看向邢夫人,愠声问道:“怎么,难道府上有哥儿想从科举是很好笑的事吗?”

  呵斥声一响,邢夫人马上变了脸色,唯唯诺诺的道着恼,只托称自己并无此意。

  这话却给了贾赦灵感,他自己生的儿子还不知道有几斤几两?

  他们大房这一脉,他自身,大儿子贾琏,皆为不学无术之辈,根本就没长了读书的脑袋。

  “母亲,不知你听谁说的他有科举之才。我想多半也是那小子自己放出的风声,故意扰得府上不宁。”

  “且不说他有没有这个本事,只几句流言母亲就优待于他,让环哥儿,兰哥儿他们怎么想?”

  “不如定个期限,若是不中举就早日回东路院。我常常调教他,让他给琏哥儿做个左膀右臂,处理些府上杂事也是好的。”

  嘴上这么说,贾赦心里自然不是这样想。

  有贾琮这一遭事,贾赦的威严被狠狠的冒犯了,他心里正盘算着要不要学东府里的贾珍,以管教儿子的狠辣手段在族中立威扬名。

  贾珍管教贾蓉,那便是稍有不顺心就是一顿毒打,几日下不来榻都是常有的事,更过分的还有贾珍让小厮往贾蓉脸上吐口水,以此羞辱,贾蓉都只能默默忍受着。

  贾珍年纪不大,却坐稳着贾家族中之位,在外也是凭借这股狠劲。

  虎毒不食子,他连子都不放过,谁还不会忌惮一二?

  当下,与贾蓉相比,贾琮也才是个没娘庶子,对贾赦来说更没什么打不得的了。

  “这……”

  贾政又犹豫起来。

  科举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三十岁中举都算年轻,更何况如今贾琮只有十三岁。

  若是一次两次不中就给贾琮下了定论,岂不是太不近人情了些?

  如此念着,贾政亦不好提出个年限来,望向上方贾母只待这贾府的当家人能将水端平。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他自己的事,合该让他自己来拿个主意。”

  贾母突然开口道:“来人,去唤琮哥儿过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