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隋朝去作死

第4章 金城鹰扬府越骑旅率薛举

回到隋朝去作死 三九二十八 4641 2024-11-15 07:22

  龙麟阁正在慷慨激昂扮豪迈,忽然听见远处有人大喊:“胡儿休得猖狂!金城薛举来也!”

  那些胡人自然也听见了,回头一看,一队人马正呼喝着向他们冲过来,前面几骑皆是身披铁甲,手执长槊。

  胡人知道是大隋骑兵来了,再也顾不得龙麟阁和白衣少年了,乱哄哄得沿着河向南逃遁。

  却哪里能逃得走?胡人的马本来已经奔行良久,又与龙麟阁二人缠斗了一番,此时已是人疲马乏,不一时便被新到的骑兵追上。

  那些胡人发现自己已经跑不了了,不得已回身与大隋骑兵接战。

  大隋骑兵中领头的是个使方天画戟的猛士,他一马当先,舞着大戟便冲入了胡人群中,倒与先前龙麟阁一般无二。

  胡人心知今日必是没了活路,也都发了狠,几个人不管不顾,策马冲向那个大汉。

  那汉子大吼一声,一把大戟如同出水蛟龙一般,连刺带砸,几个想要拼命的胡人根本没能冲到他的马前,便被他打下马下。

  后边的胡人只看见一阵血渍飞溅中自己同伴就丢了性命,方才激起的胆气瞬间被打散了。那持戟的汉子如同一个魔王,身后还带着一群小魔王……

  已经杀成“血葫芦”的龙麟阁与谢映登在河边喘息,看着大隋骑兵砍瓜切菜一般,不一时便将毫无斗志的胡人围歼。

  收兵的大隋骑兵在那持戟汉子的指挥下,一队车收拾战场,一队人随着他向龙麟阁二人围了过来。

  当先一人容貌魁伟,身形雄壮,他手执一杆方天画戟,跨骑一匹雄健黑马,威风凛凛。那柄大戟上带着血渍,它的主人身上的衣甲上倒是没有一丝血渍,显然方才冲杀之时,根本没人近得了那大汉的身。

  大汉控马缓行,垂着大戟来到龙麟阁三尺之处便勒马停住。画戟上的血渍流成血珠,缓缓落到地上。

  他上下打量了一会龙麟阁与谢映登,然后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地上,眼神里满是钦佩之意——那里零零散散有近百胡人的尸体。

  龙麟阁看他不像是个黑吃黑的,知道自己和新认的小兄弟算是死里逃生了,心中庆幸不已。他强撑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对那领头的壮汉说道:“我叫龙麟阁,多谢将军救命之恩!”又一指也在打量着那壮汉的少年,“这是我的结义兄弟谢映登。”

  说完这句话,他已经觉得脑袋昏昏沉沉,手中的刀也变沉重无比,眼前一黑,便坠下马来。

  谢映登一伸手想要拉住龙麟阁,却觉得自己身体像不受控制了一般,一下使不上力气,被龙麟阁带着,一同摔下马去。

  ……

  等龙麟阁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杆。

  他浑身上下裹着白布,身上一股药味,显然有人替他处理过伤口了。此时只觉得浑身酸痛,又饥又渴。

  龙麟阁起身四下打量,想找谢映登,却发现自己是在一座营帐中。帐中除了自己躺过的一堆干草和一“床”被褥之外,空空如也。

  帐外不时传来呼喝声,夹杂着马嘶声。

  龙麟阁正想出去看个究竟,帐外一阵错落的脚步声,走进来两个人。头前一人正是谢映登。

  与谢映登一同进来的那人,身高八尺,肩宽背厚;剑眉虎目,燕颔虎颈,正是那日救了他与谢映登的薛举。此刻薛举虽未着盔甲,一身锦服,却也是不怒自威,雄姿英发。

  谢映登与他一般无二,也是包得跟个粽子一样。只是他已经清洗过,脸上不像刚见面时那样灰头土脸。身上的白色衣袍已经换下,因为伤口太多,上身只披了一件宽大的长袍,露着透出血渍的绑带。

  当时只顾着冲杀,现在才发现这小子居然是个面冠如玉的小白脸,眉目清秀,像是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半点也看不出他便是昨日那个随在他身后几次冲杀胡人的义气少年。

  谢映登见龙麟阁已经醒了过来,面露喜色,随即又肃然一礼,折腰下拜:“小弟乌衣谢氏谢映登,拜谢龙大哥救命之恩!”

  不等龙麟阁说话,那边的薛举反倒先开口了:“小兄弟可是江南‘谢千岁’谢安之后?”薛举是河东世家大族薛氏中人,虽然不好诗书,性喜骑射,但也知道“乌衣谢氏”的威名。

  谢映登自知自家先祖的名声,谢家虽然在经历了“候景之乱”以后,已经没落,不复当初那般将相辈出,但毕竟威名赫赫,天下皆知。所以对薛举的反应也不意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东晋时,琅琊王氏与南渡侨姓谢氏同为东晋王朝倚仗的世家豪族。王导及其子弟,曾为东晋立足江南,斡旋于江南本地世族与南渡侨姓之间,有不世之功。而南度的谢氏谢安在前秦符坚率大军南下时,运筹帷幄,谢氏英杰谢石、谢玄、谢万率刘牢之、刘裕等雄将,领兵北拒前秦。以八万北府兵击溃符坚八十万大军,为东晋力挽狂澜,名震天下。而北府兵,也是谢氏子弟谢玄一手所建。

  乌衣巷的王谢两家,在当时曾有过“王与谢共天下”之称,可谓声名显赫,权倾江南!

  薛举知道谢氏的威名,龙麟阁也知道!他虽然不是研究历史的行家,但谢安谢玄名头实在太大!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谢”说的便是谢安谢玄的“谢”。谢映登在后世的小说电视中也是屡屡出现,是瓦岗寨里的一员大将!眼下的谢映登,虽然还只是一个少年郎,却已经是枪法娴熟,胆气过人。

  谢映登,你可是我穿越之后,见到的第一个史上名人!

  龙麟阁心中感叹,想不到自己无意中救了一个汉家英雄后裔。如果说冉闵是个有争议的“民族英雄”,但谢安谢玄却是无人可以指摘。只是他却不知道,救了自己的薛举也是个历史名人——西秦霸王薛举。

  眼下他见史上有名的谢映登在看着自己,不禁莞尔:“谢兄弟难道忘了?你我已是结义兄弟,又何须言谢?莫非你当日所说的结义只是戏言?我可是已经当真了!依我之见,应该是你我兄弟二人拜谢薛将军的救命之恩才是!”说着,便要对薛举拜下。

  他是想起薛举救他的时候,所带的骑兵皆是顶盔带甲,此时又身处营帐,便称呼他为将军。

  薛举骁勇善射,喜欢结交豪杰。当日见他二人背水死战,杀敌近百,便已对他二人感佩不已。来之前又听了谢映登对他讲了当时的情形,知道了他二人素昧平生,一个是拔刀相助,一个是舍生取义,最后又临危结义,早已心存与他二人结交一番之意,这才与谢映登一起来探看龙麟阁。

  他一把托住龙麟阁,笑道:“薛某只是金城鹰扬府越骑营一个小小旅率,‘将军’二字却是不敢担。龙兄弟何必拘于虚礼?薛某倒是羡慕两位兄弟的生死情意!人生能得一生死之交,实乃幸事!至于救命之恩云云,却是我的份内之事。”

  龙麟阁见他相貌堂堂,言行磊落,当下也不再赘言,只是笑道:“薛大哥相貌不俗,身雄力猛,区区将军,对薛大哥来说定是易如反掌!”

  他是知道隋朝四边不靖,战乱频仍,因此才这么说。

  薛举听了他这番话,以为龙麟阁也有亲近之意,哈哈大笑,一时宾主尽欢。

  长宁谷。

  大隋皇帝杨广一身戎装,手执马槊,跨下是突厥启民可汗在大业三年朝觐时送的汗血宝马踏云骊。

  此时的杨广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弱冠之年。那年的他,还只是晋王,却率将九十员,麾下勇士五十一万,旌旗所指,南陈无人可挡!虽然是运筹帷幄的是长史高颖,冲锋陷阵的是卢州总管韩擒虎和行军总管贺若弼,但自己是行军元帅,三军之首!

  如今他已是大隋天子,想亲征一个小小的吐谷浑,却要被朝中一班老臣唠叨。什么“帝驾轻动,于国不稳”?真该让那些没胆识的人见识一下吐谷浑望风而逃的样子!朕的大志,岂是一个吐谷浑?

  他听着身后轰隆隆的马蹄声,夹杂着悦耳的铿锵声,心里的豪气愈发高昂。杨广知道那是骑士的兵刃与铠甲撞击的声音。他不觉得那种金铁相击的声音刺耳,作为一个从少年时候便经历战阵的人,杨广喜欢这种令他振奋的声音。在他看来,这声音比之大兴宫中华殿里的雅乐也是不遑多让!这样的想法要是让朝中的大臣知道,怕是又要劝谏他勿要穷兵黩武了。

  杨广身后是内史令元寿与他麾下的将士。元寿乃皇帝近臣,追随杨广多年,自然知情识趣。他知道,此时皇帝陛下兴致高昂,所以控制着马速不去超过杨广。他麾下的将军见了,也都有样学样,不敢扫了皇帝陛下的威风!那吐谷浑被打得如惊弓之鸟,早已毫无士气。前方还有斥候,若是吐谷浑够胆回头来战,大伙也就顾不得陛下的“雅兴”了,毕竟陛下的安危要紧!最好是能活捉了那吐谷浑的步萨钵可汗伏允!当今皇帝陛下喜好武事,阵前活捉敌国可汗这样的功劳,足以封侯荫子!

  去年是吐谷浑的“灾”年,这个“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先是铁勒人在大隋黄门侍郎裴矩的“劝说”下,自西袭击了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毫无防备,被铁勒人打得一头雾水,两股战战,结果大败东逃,一直跑到了西平郡。伏允还不知道是大隋在算计他,还着急忙慌地派人向大隋皇帝陛下求救!英明神武的大隋皇帝自然不能看着伏允在青海瑟瑟发抖,于是让早已等候多时的安德王杨雄,许国公宇文述带了大隋府兵去给他“壮胆”。许国公宇文述日夜兼程,赶到临羌城,终于“接到”了伏允。伏允见了这阵势,总算开了窍,又慌不择路地逃往西边。宇文述大将军披星戴月“满怀热忱”地来“招待”伏允,伏允竟敢“不领情”!真是不识抬举!于是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旌旗一指,千军所向,硬是要把满腔的“热情”塞给伏允。伏允又累又怕又气,累的是这几个月一直在跑路,都没睡个囫囵觉!怕的是西边有人打,东边有人追!气的却是自己,像个傻狍子,别人要揍自己,自己还傻乎乎地把脸凑过去!结果被宇文述连取曼头、赤水二城,吐谷浑两百多贵族被抓了俘虏。伏允破国败家,一边哭一边向南逃到了雪山。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杨广不这么认为,起码在这件事上他不能这么办。

  皇帝有皇帝的难处,杨广得位不正!虽然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但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皇帝,他要证明自己是个英明神武,功盖秦皇汉武的不世明君——尤其是杨广将自己的太子大哥矫诏赐死后。虽然这些年来他将杨勇的亲旧或一一陷罪诛杀,或革出朝堂,但那些依附杨勇的世家大族他却不能全部诛杀。所以他要以赫赫武功震慑那些当初依附杨勇的五姓七宗、关中军武世家、江南吴姓、南渡侨姓以及其他的次等豪门,更要向身边的文武和天下的世家证明:自己是个不世明君!不世明君!

  为自己征南陈出谋划策的高熲被杀了,因为他是杨勇的岳丈!贺若弼也被杀了,不仅因为他与高熲交好,也不仅因为他一直侮辱帮助自己夺得皇位的杨素,更因为这个自大的家伙竟然声称平灭南陈时他的功劳最大!一个行军总管,竟敢声称平灭南陈他的功劳大过自己这个行军元帅!真正是岂有此理!云定兴,杨勇的另一个岳丈,本来也是要“以罪处死”的,但这人还算知情识趣,对自己的亲外孙也毫不庇护,又有宇文述帮他说话,那便不杀了。这样胆小之辈,能成什么事?就当卖宇文述一个面子了。毕竟宇文述是帮自己夺得皇位的第一大功臣!

  你贺若弼不是说平陈是你的功劳么?那朕就用另一个拓地千里,平灭敌国的武功来证明自己!朕不仅要灭吐谷浑,就连先帝没能打下的高句丽,朕也要灭之!

  朕还要平灭吐蕃!平灭党项!平灭突厥!

  朕要再打下一个大隋一样大的疆土!

  大隋皇帝陛下,麾下何止百万!

  杨广热血沸腾,一时心潮起伏,壮志万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