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司马徽和曹操的刀!
司马徽的花生已经吃下去了大半,废话也说了不少。
但两人始终都没有将话扯上正题,好像真的仅仅只是为了闲聊而闲聊。
杨修似乎也不着急,话题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跑西。
不过,司马徽倒是在杨修的话中敏锐的察觉到了求死之意。
这大概就是他不着急脱身的原因所在。
都他娘的求死了,还着急脱什么身。
“无聊,没意思!”司马徽拍了怕粘在手上花生皮,甩手将剩下的半袋花生扔给了立在一旁的侍卫,“喂给里面那个孙子,给他两口水,别噎死了。”
“喏!”
地牢里,听到声音的杨修哈哈大笑了起来。
但许是用力过猛,只是笑了两声,就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那呼呼的咳嗽声,感觉都快要把肺给咳出来了。
“是真的无聊啊!”司马徽摇头晃脑的走了,有些意兴阑珊。
太尉府的后院,又别称松涛苑。
这名是颜颜、韩烟三女合谋出来的,前前后后浪费了大概数十张纸。
司马徽漫步而来的时候,恰听见院中传来俊俏的读书声,声音婉转犹如百灵。
是颜颜的声音。
这是一个典型的文艺少女,只是没有伤春悲秋到葬花的地步,还在正常的范围内。
司马徽驻足听了片刻,直到听清楚颜颜念得是他抄来的诗后,顿觉索然无味。
他都能背着抄下来的诗,必然是旷世巨作,但也就没有那么的新鲜了。
本来司马徽以为他文抄公附体,一通狂抄,总能刺激一下建安文豪们的创作热情。
结果,好像事与愿违,他好像把这群人给压迫到了。
穿宝瓶,过妙曲回廊,司马徽进了东院,声音就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松涛苑很大,东院三进,是颜颜三女独有的居所。
司马徽自己住北院,但那边他嫌冷清,往常的时候基本上都不去。
住的宅子还是热闹一些,才有点烟火气的感觉,冷冷清清的也就没啥意思了。
“老爷!”
见司马徽过来,颜颜放下手中的诗集,快步迎了上来。
米白色修身旗袍将颜颜的身体衬托的淋漓尽致,一跑起来更显直观。
司马徽嘴角含笑,静静的欣赏了片刻,说道:“你忙你的。”
“老爷,炕都弄好有些日子,您一直忙着大事没工夫看看,现在要不要看一下?”颜颜扶着司马徽的胳膊,柔声说着。
“奥,已经弄好了啊?”司马徽没来由的有点小激动。
这心情像极了曾经拆快递的心情,期待感十足。
“那就看看去!”司马徽笑着说道。
炕这种东西,在上一世大众的眼中,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偏见。
更像是偏远落后的象征,毕竟城市里面可没有这东西。
但司马徽出身西北农村,骨子里就带着农民的基因。
每到冬季,炕永远都是最温暖的地方,而且,足够的宽敞。
……
三天后。
管宁、华歆、贾诩三人大张旗鼓的离开了长安,踩着冰天雪地,分赴三辅。
与他们随行的除了必要的官吏之外,就是三千兵马,声势可谓极其浩大。
虽是朝廷钦使的名义,但他们从一开始,就带着打仗的姿态。
三千兵马,一点也不少了。
华歆和管宁所率兵马,皆是由五百忠勇军,率领两千五从并州等地收编的俘虏。
而贾诩比管宁和华歆还要夸张,直接是从曹洪麾下借调的骑兵。
在三支人马离开后的第二天,国渊与邴原、张范也出发了。
国渊仅带了三百护卫,但却带着乌泱泱足足六十名荆州精干能吏。
这些人在荆州,至少都是县令一级的官。
邴原和张范就相对寒酸了许多,带的是曹操的屯田军。
但曹操大力施行屯田制,这些专司屯田数年的将校,水平其实也并不差。
他们军屯、民屯双管齐下,在这些年基本上满足了曹操大军的耗费。
好的年月,甚至还能有一些盈余。
在这两拨人马出发之后,朝堂之上好像瞬间进入了雷雨天气,阴风呼啸、乌云盖顶。
士族官吏们义愤填膺的呼朋引伴,摩拳擦掌。
可曹操和司马徽,都不上朝了。
两个人都住在太尉府,各忙各的闲事,忙得不亦乐乎。
只是苦了必须撑在朝堂上的荀彧、法正和张昭、诸葛瑾这四位尚书省大佬。
不管是大朝会还是小朝会,都是避免不了的唇枪舌战。
但从曹魏、江东、荆州三方集合起来的四位大佬,可没有一个善茬。
即便是好像最好欺负的诸葛瑾,最近也开始频频笑面相迎,背后暗搓搓递刀子。
在华歆等人走后仅仅五天的时间里,直接经由诸葛瑾亲手送进刑部大牢的下层官吏,足足十三人,捎带的把刘修这个刑部侍郎也搞得脑袋无比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