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第483章 梦,好像又近了!

  司马徽一言既出,满堂寂静。

  但这寂静并非是震惊,而是怀疑。

  曾任河内太守,现为礼部郎中的刘勋出班说道:“司马太尉,此策做与不做又有和区别?兴建学堂,派兵驻守,这难道不是朝廷在供养地方土著吗?假以时日他们恐怕更加的骄横跋扈了。”

  “不然!”他的话刚说完,周瑜就出言反驳道,“兴建学堂,令地方土著弟子自小沐浴天恩,拜读经典,学习官话,刘郎中觉得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之后,会和从前一样吗?”

  “教书育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官倒是认为,司马太尉此策才是真正的灭其根本。去其野蛮根性,使其教化,知礼仪,懂家国。”

  刘勋摇头道:“这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哪有那么多的功夫慢慢去培养他们?”

  “踏服百越难道不是大事?”周瑜不咸不淡的反问。

  刘勋被噎了一下,“可是,此事分明有更加简洁的方式,毁灭之法难道不比这更可取?”

  “我在江东时,与百越诸族历经大大小小战争数十场,我深知对付这些人到底有多难。造反一处灭一处,确实是可行,可朝廷需要为此耗费的兵力、钱粮将更为恐怖。百越诸族所居住的地方,山高林密,他们又熟知当地地形,朝廷兵马一到,他们就钻进山里面去了,你连个影子都抓不到。”

  “可待朝廷兵马一走,曾经是什么样子,他们以后还会是什么样子!有一处霍乱,当地就会动荡,陷入不安。他们上山为贼,下山为民,风调雨顺时,一切安定,流年不利,他们就成了蝗虫。”

  刘勋默然,他曾出任庐江太守,对百越的情况多多少少也掌握一些。

  那踏马的还真是这么回事。

  一想到这些,他就觉得司马徽这上下两策,就都不太好了。

  “若是此事不那么棘手,肯定早就解决了。现在但凡存在的,就没有一个好解决。下官更赞同司马太尉的后一种办法,软刀子割肉可能达到的结果,应该会比直刀子一通戳更好一些。”荀彧开口说道。

  曹操环顾群臣,“诸位臣工难道就没有了更好的良策?两个办法皆是司马太尉想出来的,你们自己想想,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他这一开口,算是把司马徽和上下群臣全给招呼进去了。

  司马徽还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一怨念,也不知道曹操这个怨念到底是怎么来的。

  很莫名其妙!

  群臣缄默,在司马徽没说话之前,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但皆不成章法。

  在司马徽说了之后,他们连千奇百怪的想法都没了。

  稍微一想,思路就不由自主的奔着司马徽的这两个办法去了。

  好像这成了唯二之解。

  张昭闷声说道:“下官听闻丞相将匈奴族人悉数迁往了幽州,对待百越,此法也同样可行!百越难缠之处在于,所居之地地势复杂,耕地稀少。若朝廷肯给他们田地,我想愿意配合朝廷移民的的百姓,不在少数。”

  “将他们从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迁出来,换一个左右四顾皆是汉家百姓的地方,他们想闹,想造反,恐怕也没了那个胆子!”

  “对待百越族人,朝廷也大可不必用一成不变的法子一条道走到黑,不妨有用的,能用的,悉数用上。就譬如移民,以及开化,两者并行,下官觉得效果必然会不错。”

  司马徽面带微笑,说道:“张公说的没有错,但凡能用的,有用的,不妨都用上,不嫌多。我举这两个例子,也不过本着抛砖引玉的目的,诸位臣工当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朝廷可不是谁的一言堂,不管对与错,不妨先说出来,我等共同商议。”

  群臣默默点头。

  “我看要不然这样吧,百越之事非旬日可决,六部各梳理一份章程,下一次朝会再议。”曹操摸了摸已经喊叫了好几次的肚子,当众说道。

  这是实打实的大事,不经历个三五次的朝会,很难商议出一个确切可行的法子来。

  也没有必要急着这一时,中午的饭点这都过了多久了。

  “喏!”

  群臣弯腰,齐声应道。

  ……

  朝会之后。

  曹操和司马徽一道朝着太尉府走去。

  “我以为你早已成竹在胸,不料想,你竟来了个抛砖引玉。”曹操腆着肚子,走起路来却不但威风八面,而且还格外的快。

  司马徽这个年轻人也就勉勉强强才能跟上曹操的步伐,他闻言笑道:“主意还真是有,但,这朝堂上的事情,全部都让我一个人拿了主意,大家还忙活什么?”

  “既然有主意早点拿出来嘛!百越居南日久,他们说的都没有错,战争确实只会起到一时的作用,难以奠定万世之基。”曹操对这个问题,也考虑了不少。

  但如大部分的朝臣一样,他想来想去也都围绕着司马徽提出来的那两点。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需要细化到每一步,你这个决定不错。让六部根据自身,先各自定下一份章程,再做商议,查漏补缺。”司马徽颔首,说道,“我的主意,也只是我个人的意见。等大家的折子上来后,再做商议吧。这朝会都散了,这种伤脑筋的事情,还是先歇歇吧。”

  “眼下,刘备率军归降,更为着急一些,还是先把此事妥善处理了吧。”

  两人一起穿过守卫森严的长街,拐过街角,走进了华阳街。

  曹操点头,有些烦闷的说道:“关羽、张飞二人好歹也是名动天下的大将,可我竟有些不太敢用。”

  “你就不打算再稍微争取一下了?”司马徽有些诧异的问道。

  这世间竟然还有你曹操不敢用的武将?

  这可还真的是稀奇了。

  曹操哈哈笑了一嗓子,直爽说道:“我老曹也不怕你笑话,即便是你司马徽如今已坐拥整个南方,我也没有那么怕。可刘备,对这老小子,我看见他,我就不由自主的心生戒备。”

  “关羽这个猛将,我早在很久之前便动了爱才之心,可是,你应该清楚发生了什么。义薄云天呐,对你我这样的人而言,义薄云天可不是什么呢好事。”

  司马徽哈哈一笑,“尽说大实话。也正是因为此,我对刘备的态度一直有些犹豫不定。孙权,我敢肆无忌惮的答应他的条件,让他做这个镇西将军,还领兵。可刘备,我也当真不敢。”

  “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打乱刘备麾下的武将和幕僚,先看一看,观察一段时间。若值得重用,就再考虑重用。”

  曹操颔首,“善!”

  这也是他心中认为最为稳妥的办法。

  司马徽伸手拔了一把清新的空气,长吸一口气。

  春天,马上就要来了。

  天下一统,也终于近在眼前了。

  算算年头,他来到这个世界,都第七个年头了。

  这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一切总算是看见了希望。

  但,这也只是起步!

  一个很微小的开始。

  在原本的历史中,自汉末始到三国魏晋南北朝,这是一段漫长的动乱史。

  也是世家大族只手遮天,权利最为盛大的时代。

  遍数历朝历代,世家大族的权势能达到这个时间段的,几乎没有。

  与皇族共坐天下,坐着坐着就改朝换代。

  苦的却始终是天下百姓。

  司马徽的心胸并没有多么的广阔,甚至于他是一个很怕麻烦的人。

  可在亲眼目睹了天下百姓凄惨的生活之后,他的人生从此有了宏伟的目标。

  而为了这个目标,他已经坚持了六年。

  六年时间,天下一统!

  司马徽抬头看了看街旁正在酝酿着新芽的柳树,心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

  才六年时间啊。

  我这么牛比的吗?

  钱,真他娘是万能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