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境小贤王

第330章 天子问政

北境小贤王 陆吾 3216 2024-11-15 07:36

  老皇帝不动声色的看着太子宋林,微微颔首,“朕听闻你最近和大将军走的很近,可有这回事?”

  太子的肩膀微微一抖,“父皇明鉴,儿臣一直觉得身为储君更应通晓君子六艺,故而近来多厚着脸皮向大将军讨教兵法。”

  “兵法啊?挺好。”老皇帝说道,“既然你多与大将军请教兵法,那你觉得若向益州动兵,朝廷该如何布置?”

  宋林诧异的抬头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帝,说道:“大将军前几日恰与儿臣说过此事。肃王在益州的战事,如今毫无进展,已陷入了胶着之态,且益州牧反攻之势凌厉,恐有……恐有反杀之嫌。”

  老皇帝淡然看着宋林,颔首说道:“说下去。”

  “故儿臣认为,朝廷眼下应观望局势,待肃王无力应对之时,迅速出兵,平叛!”太子说道。

  老皇帝笑了笑,“你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太子伏地,“父皇赎罪,儿臣以为此事可行,肃王如今的权势,有些过于大了……”

  “你能当着朕的面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朕很欣慰。老七的权势确实是有些大了,漠南、并州、肃州、如今还挂着一个京兆尹的名,嗯,坐拥小半个天下啊!”老皇帝笑道。

  这本来应该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看老皇帝的心态,好像好出奇的好。只是他这话,让太子听来听去,总觉得哪儿好像不太对味。

  他有些想不通,就没敢随便搭言。

  祸从口出的道理,他这辈子领悟的最是深刻。

  “林儿。”老皇帝忽然低唤一声,“你以为,对待朝廷的有功之臣,当如何封赏?”

  “回父皇的话,朝廷的封赏自然不能寒了有功之臣的心,当大封!”太子一板一眼的回道。

  老皇帝点头,“那你觉得肃王的功劳大不大?”

  太子愕然,愣了半晌说道:“自筹钱粮,出兵抵御匈奴,这份功劳确实是大!”

  谁也清楚,若没有肃王,大周已经危险了。

  可这一份战功,朝廷上没有人愿意提起。

  “而肃王如今是亲王,除了朕这个位置,已是封无可封,你以为又该如何?”老皇帝接着问道。

  太子有些发愣,他清楚皇帝的意思。

  肃王的功夫已经大到天边了,地位也顶天了。

  除了封地,剩下的就是皇位了。

  主动给地,或者肃王黄袍加身,这二者该怎么选,应该不需要过多的考虑。

  “可是父皇,赏赐肃王两州之地,会否过于大了些?”太子壮着胆子问道。

  他这些兄弟中,唯有肃王的封地是最大的。

  之前就是最大,现在则更大了。

  虽然肃州乃是苦寒之地,以前更是流放罪囚的场所,可是还是有些大了,如今又加个并州和漠南,这简直就大到离谱了。

  老皇帝轻笑一声,“林儿,身为天子,当高瞻远瞩,有识人之明,有统御未来的远见。朕这岌岌可危的天下,你以为有谁堪当朕纵横天下的刀?”

  太子因为这一句话,差点直接吓傻了。

  老父亲这话说的也太直白了吧……

  “要想马儿跑,必须给它草,而且这草还得是马儿自己喜欢嚼的!”老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太子,说道,“对于益州之战,你尽快出一个章程吧,兵马不够,就尽快招募。”

  太子豁然抬头,眼中满是疑惑。

  这是……答应了?

  “退下吧!”老皇帝有些疲倦的挥了挥手。

  太子这一刻的脑袋有些懵,但更多的是激动。

  他,终于要崛起了!

  “喏,儿臣告退!”太子狠狠攥了攥拳头,往外走去。

  “京城传的沸沸扬扬的事,你就不要理会了,你的名字,本来就是益州牧这个大老粗按着自己的名字取得。”老皇帝的声音幽幽从后面传了过来。

  太子脚步猛地一顿,转身行礼,“喏!”

  天知道他此刻的内心有多震撼。

  今天这一趟宫,进的太值了。

  最近在京城中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流言,让他真的有些慌。

  宋林,宋景林,这两个名字一听就有猫腻。

  而且,坊间还有他母后当年和益州牧的那些轶事,传的也跟真的一样,这让宋林不慌怎么可能。

  就因为这个事,他最近几乎一两天就去一趟后宫,想从他母后那儿套出点什么话来。

  结果没想到,皇帝陛下竟早已知道此事,还下了定论。

  一瞬间,宋林的心轻松的简直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般。

  舒畅!

  ……

  宋林出宫后,老皇帝的脸色却忽然沉了下来。

  “查清楚了吗?这消息从何而来?”老皇帝问道。

  乔忠心中一个小哆嗦,“陛下,贼人行事极其隐秘,奴婢……”

  老皇帝阴恻恻的目光像是一把杀猪刀,忽然锁定了乔忠,“什么线索都没有?”

  “线索是有,但……仅仅只是一个名字,是——天机楼!”乔忠弯着腰,小心翼翼的说道。

  “天机楼?”老皇帝的目光眯了下来。

  这个名号,他从未听闻过。

  “正是,只是这天机楼幕后到底是何人主使,查不到,他们做事手脚相当的干净。”乔忠面色微白,低头说道。

  老皇帝不悦的瞪了一眼乔忠,“尽快彻查,一应相关人等,杀无赦!”

  造谣竟造到他的头上了,统统都该死!

  若皇后和益州牧有关系,那他算什么了?

  “喏!”乔忠战战兢兢的应了一声。

  伺候皇帝这么多年,乔忠对皇帝的脾气比自己的清楚。

  在这件事上,皇帝是真的动了杀心了。

  ……

  “殿下!殿下!”

  “汉中城内有消息了!”

  深夜,郭二急匆匆冲进了大帐。

  宋民听到动静,已经从床上翻了起来,一边穿着衣服,一边问道:“看清楚了没有?到底是我们的信号,还是他们故意挖下来的坑。”

  “殿下,是咱们的,跟之前的几次乱晃火把不一样。”郭二兴奋的说道。

  自锦衣卫潜入汉中城后,他就安排人昼夜不停的盯着汉中城的动静。

  之前好几次半夜间汉中城的城门都开了一条缝,且城楼上有人晃动火把,搞得郭二瞎激动了好几次,但一看那火把的动静,根本就不是他们约定好的信号。

  察觉到事情不对劲的郭二,急忙汇报。

  只是这个事情被宋民暗中压了下来,并没有声张出去。

  “郭二,你说这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宋民狠狠搓了两把有些僵硬的脸,命人点上了灯。

  “殿下,您说的是,前几次开城门的事情?”郭二端着一盆清水,一边伺候着宋民洗漱,一边问道。

  宋民停下手中的动作,点了点头,“这事,我思来想去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他们故意开城门,诱使我们进城,好瓮中捉鳖。还有一个情况是,秦羽中计了。”

  “啊?!”郭二高呼一声,“那咋整?咱们现在进城,岂不是完美的进了人家的陷阱?”

  宋民擦干了脸,“陷阱是真的,而且肯定会不少。但也不是没有破敌之计,让你找的猪、牛找的怎么样了?”

  “找了两千多头,已经宰掉了几百头做了腌肉,咱们这段时间的粮草,应该绝对足够了。”郭二说道。

  心中却有些疑惑,殿下怎么忽然间问起粮草来了。

  其实就算不制作肉干,他们的粮草暂时也是充足的,支撑一个月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宋民愣住了,抬手就一巴掌抽在了郭二光秃秃的脑袋上。

  “谁让你把它们给宰了的?”宋民大吼。

  郭二怔住了,全军上下又是进山抓,又是上百姓家里购买牛、猪,难道不是为了吃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