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赤焰流云

第24章 国本之争

赤焰流云 小王子韦 2778 2024-11-15 07:44

  今日是大朝会,明宗比平时驾临地略早了一些。明宗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文武两班大臣分立左右。

  魏国公出列,禀奏道:“陛下!陛下近来身体有恙,众臣皆忧心不已,今国本未立,人心不稳,臣斗胆请陛下下令择选国本人选!”。

  谏议大夫魏玄成的例子犹历历在目,众臣仍心有余悸,怎敢附议,故而个个噤若寒蝉,不发一言。

  姚淙缓缓出列,奏道:“臣以为魏国公所奏乃忠君爱国之言,臣请陛下速立皇储,以安臣意民心!”。

  魏国公不曾料到姚淙会附议,略感诧异。众臣心中更使嘀咕道今日的风向是要变么?魏国公素来无状,胡言乱语也就罢了,怎得姚相也附和其议?众臣心中虽有动摇,但见明宗未曾表态,局势不明,故仍旧装聋作哑,充耳不闻。

  明宗端坐殿上,神色无异,未见怒容。

  薛绍接着附议道:“臣附议!请陛下早立国本!”。

  众臣更加疑惑了,怎得靖国公也掺和了进来?难道是有人授意,还是有所串通?这个事怎么看怎么不寻常,大臣纷纷交头接耳,相互讨教。

  这还没完,礼部正卿杜衍也上前禀道:“臣查阅史书,未有登基逾二十年还不立国本的先例,请陛下遵旧例,速立国本!”。彼时,明宗已登基二十七年。

  众臣在等待明宗的表态。

  明宗语气平和地说道:“四位卿家之意,朕明白了,其他爱卿以为如何?”。

  明宗虽未名言,但态度以然昭然若揭。

  一众大臣齐声呼道:“请陛下早立国本,以安民心!”。这些大臣各个是人精,最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明宗:“既如此,便以众卿所请,立即择选国储人选!”。就这样,悬置多年的国本问题,在君臣一致意见下开始择选。

  前文说道,八王之乱,宗室尽数被屠戮,除了明宗,世上已无任何有萧氏皇族血脉之人,当然薛昱珩身份未明,不在此列。既如此,皇储必得从他姓中择选。

  杜衍奏道:“择选国本,首要是血亲,其次是贤能,今我朝宗室凋零,无人可继,既如此薛皇后为陛下嫡妻,薛氏一族便是与陛下血统最近之族,臣议从薛氏族中择一贤良立为皇储,是为万全之策!”。

  撇开文官清流对薛氏一族的偏见不谈,杜衍所说却是最合伦理的选择,夫家无嗣,自然是妻家最亲。

  魏国公随即附议:“臣以为杜正卿所述极是!”。

  众臣纷纷附议,如此国本之人便限定在薛氏一族范围内,正中明宗下怀。

  杜衍继续奏道:“靖国公薛绍乃皇后亲弟,其子身份最尊贵,薛公膝下两子,嫡子薛昱琮,庶子薛昱珩,薛昱珩天子门生,探花之名,入朝为官以来,处事妥当,品性端正,有君子之范,臣请立薛昱珩为皇后养子,以观其是否可继大统!”。

  不等他人表态,魏国公即附议道:“中书侍郎薛昱珩人品贵重,宜立为国本人选!”。

  事关皇位,又牵涉自己的儿子,薛绍自然说不敢表态的,姚淙因薛昱珩是他女婿,恐落个徇私的口实,也不敢多言。

  正在此时,已经迁升秘书少监的许用晦出列驳斥道:“魏国公、杜正卿,此言差矣!杜正卿既说立储首论血亲,薛昱琮、薛昱珩虽皆为靖国公薛绍之子,陛下之外侄,但薛昱琮是嫡子,薛昱珩是庶子,嫡庶有别,论血亲,薛昱珩何能与薛昱琮想提并论?”。许用晦一向正直,恪守准则,从不因私废公,虽与薛昱珩有私交,此时反对立薛昱珩,纯粹是一片公心。

  杜衍被自己的话堵了嘴,一时无言以对。薛绍、姚淙皆作壁上观,不发一言。

  魏国公急了,便回怼道:“所说薛昱琮是嫡子,但此子生性顽劣,先前曾重伤他人,如此品行,如何堪当国本?”。魏国公拿此事说辞,便有几分不妥了,薛昱琮是曾有错,但已经受罚,再将过往之事翻出,恐落了一个苛责的口实。

  许用晦针锋相对辩驳道:“魏国公所说自是陈年旧事,凡人年少时难免举止轻浮,但只要品性不坏,稍加匡正,便可走上正途,臣听闻薛昱琮在朔方一向恭谨,恪尽职守,得各路上官交口称赞,已不可同日而语,魏国公眼光不妨放长远一些,假以时日,悉心教导,薛昱琮也可为圣主明君”。

  许用晦所说皆是事情,薛昱琮流放朔方锻炼后,痛定思痛,已然脱胎换骨,凭借着自己一刀一枪攒下的军功,已是从八品录事参军,薛昱琮时年不过十六岁耳。

  魏国公亦败下阵来。拥立薛昱琮的声音逐渐占了上风,明宗心中焦急,但未到绝境,尚不愿披露薛昱珩的身份。二十年前的旧事,牵涉众多,年岁久远,多有不可考之事,薛太后、薛皇后、薛绍一干薛氏人等仍然健在,贸然提起此事,自己剩余时间不多,未必护得了薛昱珩周全。

  正在明宗犯难之时,杜牧之出列,朗声禀道:“杜正卿所言极是,许少监所言亦极是,礼制有云:’嫡子不可过继’,薛昱琮虽贵为嫡子,反而不宜立为国本,堪立国本者非薛昱珩莫属!”。不啻于平地一声雷,杜牧之绕开众人争论薛昱琮、薛昱珩谁身份尊贵,谁品性贵重的争论,直接使出了杀手锏,直言薛昱琮乃薛氏嫡子,不能过继,一招致命。

  杜牧之所言既出,众臣再无多言者。

  明宗见众臣不再有异议,于是下令道:“封薛昱珩为鲁王,以备国储,命魏国公为正使,杜衍为副使,择良辰吉日,行册封之礼!”。

  群臣山呼:“陛下英明!”。

  如此,薛昱珩便成了皇储。

  七日后,魏国公、杜衍一身华服,手持圣旨,从宫廷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到薛府宣旨册封。

  薛府早已张灯结彩,整备一新,府中上下各个面露喜色,唯独薛绍、冯柳儿两人若有所虑,不甚开怀。

  薛昱珩跪席听宣,魏国公高声宣诏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本久悬,民心难安,薛氏乃皇后亲族,血统尊贵,薛氏昱珩,人品贵重,历练有成,百官拥戴,万民倾心,今册立为鲁亲王,过继皇后名下,赐名萧昱珩,是为国储人选,令即日迁入东宫。姚氏葳蕤,柔嘉淑顺,克娴内则,着册封为鲁王正妃。靖国公薛绍于国有功,特晋为靖平郡王,侧室薛冯氏抚育有功,特封为靖国夫人。薛昱琮沐恩晋为靖平郡王世子,并加封淅川郡公。薛昱柔晋为云和县主。薛昱琮、薛昱柔避讳改昱为玉。钦此!”。

  萧昱珩、姚葳蕤夫妇两人登上宫中来的御车,浩浩荡荡驶向宫城。

  明宗、薛皇后二人已在殿中正襟危坐。萧昱珩、姚葳蕤夫妇入殿,三百九叩,奏道:“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自此,萧昱珩便成了明宗与薛皇后宗法意义上的儿子了。

  薛太后一直在病中,萧昱珩、姚葳蕤依礼拜会了这位皇祖母。

  鲁王夫妇入住东宫,明宗、薛皇后、太后都赏赐无数,朝中大臣纷纷献礼庆贺。鲁王妃姚葳蕤花了好些时日,才同侍女念奴将这些礼物清点完毕,收入库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