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家父刘阿斗

第36章 会师张嶷

三国:家父刘阿斗 蜀道衫 2930 2024-11-15 08:02

  刘瑶的军队到达安上县时,太阳刚刚开始落山。

  夕阳映照在泸水之上,点点波光仿佛在为这次汉军的会师喝彩。

  “伯岐兄!”

  刘瑶大步走向张嶷,两只手紧紧握住对方的胳膊,就像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这种热情,倒是给张嶷弄得一愣。

  他今年四十多岁,比阿斗刘禅还要年长许多,被刘瑶以“兄”称之,难免有些尴尬。

  但张嶷转念一想,自己不过区区一太守,还是新提拔起来的,能与皇子藩王称兄道弟,那是脸上贴金的美事。

  更见刘瑶虽年纪轻轻,但身材高大,仪表堂堂,风度举止亦是超然脱俗,心里难免亲近许多。

  “愚兄期盼殿下许久,真是想煞我也。”

  张嶷也顺势握住刘瑶的双手。

  身后的杨都尉见状,撇了撇嘴,心底忽生悲凉。

  想不到率领他们屡屡打胜仗的张嶷将军,此刻也堕落了。

  堕落到当着众军士的面,曲意逢迎刘瑶这个小藩王。

  要知道在汉代,人们最尊敬的乃是名士。

  尤其是那种桀骜不驯、隐世不出的名士。

  譬如仗义直言的边让、击鼓骂曹的祢衡、刚直不阿的孔融,包括当今被数任伪魏皇帝征辟而不仕的管宁。

  谁要是为五斗米折腰,那可是会被天下儒生耻笑的。

  杨都尉本是犍为郡大族子弟出身,尤为爱惜羽毛,此刻难免对这位上级产生了一丝轻蔑。

  身后不少将士见张嶷如此不矜,也都有些心里不得劲。

  他们可是曾跟随诸葛亮南征的旧部。

  想当年,跟随诸葛丞相,就算见到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这两位刘阿斗的亲弟弟,也没有这般自轻自贱。

  “伯岐兄,这是君肃兄托我带的书信。”刘瑶从怀中取出何祗的信,交给张嶷。

  张嶷一听是恩公所寄,连忙双手接过。

  展信一看,里面除了寒暄之语外,尽是对刘瑶的赞美之词。

  什么雅量仁厚,什么聪颖过人,什么爱民如子……

  仿佛这位安定王,就是另一位诸葛丞相。

  张嶷本还悬着的心,这次彻底放下了。

  他看人没有看错,刘瑶这少年果然不简单。

  张嶷除了是一名悍将外,还拥有“看人真准”的特技。

  他曾见费祎有博爱的特质,便嘱咐对方远离新投降的敌人。

  费祎不听,后来果然被魏国降人郭脩刺死。

  他还曾借诸葛瞻之口,规劝其堂兄诸葛恪别太放肆,没什么用。

  最后,这位诸葛神童嘚瑟大了,惨遭灭门之祸。

  就连他对老上司何祗,也是看得十分精准。

  否则谁敢拖着病体,来求一个没什么交情的人帮忙救治?

  张嶷第一眼看刘瑶,就看出其人不凡。

  再加上何祗的信,愈加证明了自己的眼光。

  张嶷随手将信交给众将士观看。

  杨都尉见刘瑶竟能得到何祗的背书,不由惊讶,心中暗疑:“莫非这小藩王果真有些本领?”

  其余军官看罢,也多少对刘瑶有些改观。

  这时,刘瑶脸色一正,迈进张嶷的营帐:“伯岐兄,咱们闲言少叙,谈谈平叛之事如何?”

  见刘瑶刚到安上县,连休息都没休息,直接就进入主题,张嶷心头一喜,连忙让杨都尉再度取来舆图。

  他们这些人费时费力集结到这里,为的就是平叛。

  没想到这少年藩王并未养尊处优,反倒如此辛勤能干。

  杨都尉把羊皮做的舆图拿出,刚准备展开,却被一只手给生生按住。

  他抬头一看,竟是刘瑶。

  “殿、殿下,这是何故?”

  杨都尉大惑不解。

  既然参研平叛之事,为何不让自己打开舆图?

  正在他犯嘀咕之际,刘瑶喊来侍从,拿出了一块面积更大的羊皮。

  “本王也有一副舆图,请诸位上眼。”

  刘瑶迅速展开羊皮,铺放在桌案之上。

  只见图中密密麻麻,画着无数个圈圈。

  大圈还套着小圈,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众将官全都懵了,完全不知道刘瑶这图中画着何物。

  “抱歉,拿错了,这幅乃是本王专用的。”刘瑶察觉到异常,连忙让侍从换了一张羊皮。

  后面拿出的这幅舆图看起来就简明多了。

  越巂郡的山川形胜、城池森林、地名部落,无一不详细显示其中。

  众人看得津津有味,仿佛整个越巂尽数展现在眼前一般。

  唯有张嶷暗生疑窦:安定王久在成都,何来如此详尽的舆图?

  他哪里知道,自从刘瑶打起南中的主意,就秘密派遣十二名府中精细之人,利用成都往返南中的大小商队,暗中观察记录越巂郡的地形地貌。

  更通过熟悉南中的老者,详细了解具体情况。

  用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才绘制出全部的详细郡图。

  而且刘瑶这舆图运用了先进的比例尺、地面坡度、相对高程等概念。

  相比魏国裴秀二十多年后才总结出来以上概念的制图六体,刘瑶这幅舆图显然是当时吊打一切的存在。

  张嶷轻抚羊皮舆图,沿着安上县往西、经过潜街县、卑水县,一直摸到郡中央的邛都。

  他随庲降都督马忠在南中经营多年,对此处地形甚是了解,但刘瑶这幅舆图仿佛比他所掌握的还要详尽数倍。

  何处有山,何处是河,哪里伫立着高城,哪里又有蛮夷的部落,上面记载得一清二楚。

  “有了这幅图,越巂郡可定矣!”张嶷禁不住感慨。

  论战力装备,汉军一人就能对付五六个蛮兵。

  张嶷并不担心正面交锋自己会落败。

  他唯一发愁的是,一旦这些蛮族部落躲在深山茂林之中,再利用地势不讲武德搞偷袭,那他就疲于应付了。

  如今有了这份详尽的舆图,他就像长了一双能望千里的眼睛,胸中也更多了几分胜券。

  想到此处,张嶷忽然将目光投向刘瑶。

  他本以为朝廷委派这位挂着征南大将军头衔的藩王是来监督自己,或者说是为了体现朝廷对此次南征的重视。

  也就是说,皇子挂帅的政治意义要远大于军事意义。

  哪怕何祗在信中百般夸奖刘瑶,张嶷也从未认为刘瑶在平叛之战中能起什么太大的作用。

  可万没想到,对方一见面就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惊喜。

  能绘制出如此精细、对战争极有用处的舆图,这位安定王果然是个天才。

  等等!

  张嶷忽然想起什么。

  之前刘瑶拿出来那张图似乎更为复杂,难不成,他绘图的手段远不仅如此,还藏着更好的东西?

  看人真准的张嶷断定刘瑶海水不可斗量,对这位小藩王也愈发感兴趣起来。

  “伯岐兄,吾听说整个越巂郡,当属北徼捉马部落的魏狼最强大,咱们该如何对付此贼?”

  刘瑶的问话,让张嶷回过神来,他心思一转,反问道:“关于平叛之事,殿下有何指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