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项羽的人生模拟器

第4章 四,千古无二

  原本还有些欢喜的皇帝,在听到“分封”二字后,脸色变得无比难看,竟是直接喷出一口鲜血。

  他这个儿子天生神力,武艺高强,对兵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就连以足智多谋著称,人称“鬼狐”的王徽都赞不绝口。

  可为何,他对治国之道,政治方面的认知却如同孩童一般?

  分封,意味着强化臣子,削弱君主自身的权力。

  这个儿子又被他寄以厚望,一直想立为正统,也就是说,这是在变相削弱自己的未来。

  皇帝当即愤怒的质问道:“究竟是何人向你进此言?”

  相比起来,他更希望是儿子是受人蛊惑,虽然结果同样不美,至少心里能好受许多。

  项羽同样不理解,自己这位父亲为何对分封如此排斥,竟会愤怒至此!

  他认为只要君主贤明,诸侯自会安分守己。

  项羽本就是倔脾气,自然不愿低头,正色道:“无人进言,这是儿臣自己想出来的。”

  皇帝愈发愤怒:“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儿臣清楚。”

  “你...”

  皇帝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起身将案上奏折扫落在地,双手杵着龙案,额头青筋暴起。

  “王徽教了你这么多年,就教了这些东西!”

  “滚!”

  “滚去北地,朕没有你这个逆子。”

  项羽不觉得自己有错,一气之下头也不回的走出宫殿。

  当日,一道圣旨传出。

  六皇子自幼习武,弓马娴熟,饱读兵书,封征北大将军,节制幽州兵事。

  项羽本就厌倦了朝堂之争,对此乐见其成,还命人赏了传旨太监五百两黄金。

  校场内,他正磨炼武艺,重达三百斤的大枪在手中如臂挥使,力量与技巧完美结合,令人不敢直面其锋。

  这是他特意命人打造的趁手兵器,既有重武器的压制力,亦不失长枪之灵巧。

  “金吾卫中郎将凌云,参见殿下。”

  “参见殿下!”

  一位与项羽年岁相仿的少年将军来到校场,身后跟着一支披坚执锐的禁军,个个身披金甲,威风凛凛。

  项羽目光扫过,这支队伍阵型整齐,目光锐利,不弱于曾经交过手的秦兵,知道是精挑细选的精锐。

  “你等来此作甚?”

  凌云拱手道:“末将奉陛下旨意,率八百金吾卫随殿下北上。”

  尽管对儿子的进言无比愤怒,这位大周天子依旧给予厚爱。

  项羽挑起一旁架子上的长枪扫向少年将军,开口道:“让我看看你的武艺。”

  凌云接过长枪,迟疑片刻后,摇头道:“不敢冒犯殿下。”

  嘴上这么说,语气中却隐隐有些不服气,都是六皇子天生神力,却从未有过真实的战绩。

  而他凌云,则是京中将门年轻一辈武艺最强之人!

  项羽笑了笑,道:“若能伤我半分,算大功一件。”

  没有任何理由,不论前世今生,他从未怀疑过自身的武力,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在他手上撑过十招。

  凌云却不知这一点,只觉得这位六殿下实在狂妄,心想便是因此获罪,也定要灭一灭其气焰。

  一众金吾卫将士纷纷聚精会神,中郎将武艺高强,在他们心中是战神般的存在。

  几乎没有人认为,娇生惯养的皇子能胜过这位勇冠三军的少年猛将。

  凌云以长枪支撑,整个人跃至擂台,手持长枪抱拳道:“殿下,得罪了。”

  项羽巍然不动,以眼神示意对方率先出招。

  此举又是引得凌云愤怒不已,当即便挥舞长枪刺出,动若脱兔,势若雷霆。

  随后便有些后悔,这一招太狠,已经收不回来。若殿下武艺不济,只怕有可能因此丧命。

  然而项羽只是随手一挥,沉重的大枪扫过,枪尖狠狠撞击在一起,传出一声清脆刺耳的响声。

  凌云只觉得双臂一麻,整个人不受控制向后退了几步。

  原来天生神力是真的!

  众金吾卫俱是瞠目结舌,看这架势,似乎是中郎将落入下风!

  “不错。”项羽开口点评,这是由衷之言,此人的武艺或许不下于龙且。

  却不知凌云心中的反差,本以为胜券在握的比试,却像是稚童与壮汉。

  他心中憋闷无比,再次发起攻势,招式又快又准,凌厉无比。

  然而,却都被项羽轻松放下,反而是自己被对方强大的力量震得手臂发麻,长枪几乎握不住掉落在地。

  到了这一刻,凌云已经猜到这一战的结果,心情逐渐释然,那一丝不服气已荡然无存。

  “武者相争,双方应当全力以赴,殿下却只守不攻,可是看不起末将?”

  他想真正感受到殿下的强大,哪怕因此殒命也死而无憾。

  “好!”

  项羽一跃而起,手中大枪重重砸下。

  当!

  凌云抬枪格挡,手中长枪却被恐怖的力量震得弯曲,几乎压到肩头,整个人也不受控制的跪倒在地。

  项羽收回大枪,问:“如何,你可服气?”

  凌云汗流浃背,脸上露出笑意:“愿为殿下赴汤蹈火。”

  如此武力,千古无二,他败得心服口服。

  “威!”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八百人纷纷响应,齐声呐喊,声势直冲云霄。

  只通过一场比试,项羽便征服了这八百人,因为他轻而易举击败了他们心中的神。

  不远处,王贤妃与王徽俱是注视着这一幕。

  这位中年儒士手抚胡须,沉吟道:“此番外放虽远离朝堂,但以殿下武功,或可顺势执掌边军。”

  当然,他不知道自己的学生曾提出分封之言,否则即便打不过,也定要撸起袖子揍上一顿。

  王贤妃蹙眉道:“只是羽儿似乎不想争。”

  她从前也不想争,可后来渐渐明白了权力之争的残酷,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待到羽翼丰满,由不得他不争。”王徽一副尽在掌握之中的姿态。

  王贤妃点了点头:“兄长,羽儿便托付给你了。”

  “娘娘放心,便是为了老夫自己的名声,也绝不会让殿下输。”

  随后,王贤妃便命人唤来儿子,母子二人都知道此次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聊了许多事。

  翌日,项羽领兵北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