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修魏

第85章 陈公台献策

修魏 淮东乡民 2684 2025-07-10 14:19

  “明公,臣下日夜忧思,最近是实在忧愁,唉——”

  曹操闻听此言,手中的茶杯确实突然一顿,心中一紧,焦急的问道:“公台,你我是共生死,同患难的朋友,一起从贫贱之位爬上来的,你这有什么难处大可以跟我说说。”

  “明公~”陈宫不由得眼睛一红。是啊,自从他在县衙之中逮捕曹操,被其志向和豪情折服,于是放弃县令之职跟随曹孟德放马天下,从中原到河北,接着来到这东郡。这些时日的些许龃龉就算了吧。

  “明公,臣下忧虑的不是自己,而是明公的事业啊。”

  闻听此言,曹操颜色一肃,从懒散的姿势变得正经危坐,“公台,是我的施政策略有什么缺漏吗,请你为我说明。”

  “得明公此言,宫心中大慰。宫心里忧虑的不是其他,而是最近正在实行的屯田政策。”

  “这项政策不可否认的是极好的良策,但是如今屯田政策还有很大的危机。”

  陈宫言辞恳切地说到,并同时看着曹操。

  谁料到曹操闻听此言,不由得哈哈一笑:“公台多虑矣,这小小的东郡,就算有人想要抵抗,某两万兵马可不是吃素的。”

  曹孟德果然还是曹孟德,不惧险阻,豪放乐天。正是这样的枭雄才是真正的明主。

  “明公的刀剑自然是可以扫除不服,但是马上夺天下,难道可以马上治天下?如今的情形早已不是高帝或是光武时代了,大族豪强的实力即便是州郡长官也难以制衡,甚至有些绵软的长官会被下属,当地豪族架空。”

  曹操安静的听完陈宫此言,也是不由得抚须叹息说到:“公台所言不假,地方的豪强其家族内部有大量的人才,依附的子弟有着寒门庶族看不到的经典书籍,更不论荫客,家仆,田产,家兵——”

  “正是这样,明公细细想来当知这其中的危险。”

  陈宫看到曹操已然认同,便继续说道:“明公当知对症下药,屯田之症在于以下几点:其一,这是地方政令,没有中央名分。其二,大族田产隐户颇多,必然担心这项政策危及自己。其三便是虽有佳政但是没有支持的物质。”

  “屯田令难以实施最根本的便是这三项,没有中央大义,地方豪强便是心中不服。侵犯利益便会使豪强心里的不服变为反抗,而缺少必要的物资,更是使得一纸政策变为空文。”

  “功败垂成,这是怎样的令人扼腕叹息?”

  曹操细细抚须,良久,喟然叹息:“公台所言甚是,那么你的意思呢?”

  “明公,此事不难,宫兖州世族出身可以为明公于此中穿针引线。一来说服豪强,为其晓明利害。二是劝其出资,允诺数年之后给予其回报,甚至保举其家中子弟从官。如若以后明公大业可成,这些人便是自然成为拥护明公的人了,这样的付出,这样的回报可以说是互惠互利,双赢——真。”

  “公台为了某的事业如此二的奋斗,我实在是心中难安,惟愿你我二人永世不弃。”曹操从始至终都是欣赏陈宫的,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之后陈宫谋逆背叛曹操更是显示出曹操对陈宫的重视与欣赏。

  可惜最后仍旧与吕布之流共谋曹操的兖州,即便如此当吕布兵败,曹操依然努力想要陈宫重新加入自己的队伍,就连台阶曹操都给陈宫准备好了,只需要陈宫接受这个台阶说一句不能抛下家中老母或是不忍自己妻儿孤苦无依。可惜陈宫不愿,气节确实可嘉,不过曹操所谓实在是与陈宫道不同不相为谋吧,陈公台竟然宁死不屈。

  需知道战败被俘,只要有才干很多胜利者都会给予台阶,双方冰释前嫌,这种例子在几千年历史里比比皆是,不必嘲笑投降者的软弱,也不必歌颂胜利者的宽容。只不过是各取所需,各自都有着对方需要的价值罢了。

  当然正如某位云飞兄所言军人是要有骨气的,所以即便是投降也不可以毁伤民族大义,中华儿郎气节。否则就是真正的卖国之人永世不可原谅,就比如某位跪在岳王庙前的宋朝宰相,又或者要填海的兆铭。面对这种原则气节之事,虽九死而不悔,才是真正的选择。

  立场不同,自然选择不同。在曹操眼里陈宫是背叛,或许在陈宫眼里,曹操倒行逆施。就像吕布在众多后世人眼里就是个三姓家奴,但是在此时此刻他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了适当的团队,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站在了正确的一边。否则在汉献帝眼里吕布怎会是个忠臣?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不会有一点错误。此时此刻,陈宫的屁股一半在曹操这里,一半在兖州世族这边。不过以后怎么样,不好说。不过因为曹昂的小翅膀扑棱扑棱地闪着,陈宫本该与曹操渐行渐远的关系,得到了一点的修复。

  “公台,这计策是你提出来的,那么我就直接交由你负责实行,告诉东郡的大小士族,我曹操不是忘恩负义之辈,只要有恩于我,来日我必然加倍回报。”

  “诺”陈宫恭恭敬敬的施上一礼,就当陈宫准备退出的时候曹操突然说道:“公台,此事得罪人,你就此事有便宜行事之权,只要这些豪族不蓄意阻拦,恩惠自然可以多加一点。”

  “宫替这些世族感谢明公。”

  “明公,以某的建议,三年内不必让利,毕竟三年时间大致可以让屯田的土地变成熟地,可以稳定的产出粮食,三年之后咱们按照世族主动捐纳的粮食至少三成反馈给世族,除此以外鼓励屯田户多种桑麻,制成布匹。如此一来有了粮食,布匹,世族该会心满意足。”

  曹操哈哈一笑,“公台,你说的好,我就同意至少三成利润给予世族,而且如果世族给的更多,我们就还的更多,四成甚至六成都不是不可以。”

  “天下纷乱,能襄助我大业的都不可亏待。”

  打天下如果不是为了坐天下,有怎么会有人跟着他曹孟德刀光剑影,抛头颅洒热血?有了利益之后,才会提到君王的恩德,社稷百姓的疾苦。即便是乡野的田舍夫也是知道无利不起早的。

  陈宫见到曹操豪情万丈的样子,不由得想到当年在县衙里,曹孟德身披枷锁,衙役棍棒加身,也是那样的乐天豪气,一点没有从雒阳宫城仓皇逃离的狼狈。甚至还为了没有成功刺董,扬言回到陈留召集乡野豪强,发矫诏召集天下诸侯,共同起兵讨董,匡扶汉室。

  好一个曹孟德,好一个要做征西将军的曹侯!好一个要匡扶汉室,称霸天下的明公!

  陈宫峨冠博带,大步流星的走出东郡府衙,嘴上的笑容根本压不下去,当他迈出府衙的那一刻,转身看向奋武将军衙邸的牌匾,哈哈一笑,这块板子离换成征西将军字样不远了。

  他陈公自己,也必是中兴汉室,青史留名的豪杰。谁能想到几年前的刀笔小吏,将会是未来的朝廷重臣?他陈家以后会是这兖州说一不二的最大世族!呵呵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