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曹操招赘,我偏硬娶

第27章 第二十七 一份躯体,双重快乐

  周不疑跟随舅父刘先回去后,走进卧房,倒头便睡。

  这一睡,便是一整个白天。

  直到天过申时,日头渐沉。

  随着院外一阵阵的打更鼓声,周不疑渐渐醒来,朦胧之中,睁开了双眼。

  回想昨夜起兵之时,乍惊乍喜,大开大合,现在回味起来,的确犹如南柯一梦。

  而如今,自己真的将当初梦中的筹划变成了现实。

  周不疑从床上下来,凭几坐在榻上,拿起桌案上一耳杯,小啜杯中凉茶,缓一缓惺忪的睡眼。

  桌案临窗,窗口向南,窗外便是舅母种满花草的后庭花苑,如今正值八月初,绿葱葱的庭院中,星星点点的桂花绽放着初香,穿过窗棂飘到屋里,再小啜一口茶,似乎自己的舌尖也沾染了桂花淡淡的幽香。

  这种熟悉的香味,唤起了周不疑的记忆,那味道馥郁温润,便是自己尝到的第一位女孩的幽幽发香。

  念及此,周不疑扶几欠身,重新拾起摆在案头的玉璧。

  玉璧手掌大小,洁白无暇,宛若月光,璧上有浮雕纹刻,“鸾立竹稍”,即一只青鸾栖于竹尖之上。

  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女人“竹君”送给自己的,可以说是定情信物。而竹君手中的那一枚玉璧,上面的纹刻正好与这一枚相反,是“竹荫鸾栖”,一只青鸾栖息于竹林之中。

  周不疑想起这个对自己痴情如斯的女人,一阵憨笑后,坚定地说道。

  “竹君,你老爹的荆州被我截胡了,我迟早也会把你夺回来!”

  “竹君”是周不疑给自己的第一个女孩起的表字,这个女孩的名字叫曹节,虽然古代女孩鲜有表字,但周不疑特别喜欢这种给自己的女人重新命名的感觉,并非只是一种占有,这更是一种浪漫。

  更别说,当这个女人,是曹操的女儿,甚至是未来的皇后。

  当然,如今的处境并不完全安稳,老丈人时时刻刻都在虎视着自己。要想搞定老丈人,还要再费一番心思。

  曹操还在南阳屯有十五万大军,时刻都有可能奔袭荆襄。

  一旦曹操在几天后得知了襄阳已经发生政变,便会很有可能趁着刘备立足未稳之机,闪电攻袭襄阳。

  因此,事不宜迟,等刘琦回到襄阳,自己自爆身份并联合刘琦刘备上表之事,也要马上实施了。

  “咚咚咚~”

  门外急匆匆的脚步声打乱了周不疑的思绪。

  “鸾儿,我听下人来报,你房内有了动静,可是你醒了?”舅父刘先在门外问道,语气极其生冷。

  “既然醒了,就随我到书房来,我有话问你!”

  自己刚刚醒来,连啜完一杯茶的功夫都没过,舅舅却这么急要见我?

  能有什么火急之事?

  真是怪了!自己干成这么一件大事,不仅保全了家门,还保住了他刘先的仕途,但自从将军府回来后,还没有听见舅舅夸赞过自己一句,全然是一副铁石一般的脸色!

  当初自己向他暴出要造反的时候,也没见他如此急匆匆的找自己“喝茶”!

  周不疑收起玉璧,啜完最后一口茶,随意应了一声,便被刘先叫到了书房之中。

  只见刘先身穿一件宽松的深色襜褕,伫立在桌案前,一直等到周不疑走进来,也始终不愿坐下。

  “把门关好!”周不疑一进门,就被刘先冷峻的命令道。

  周不疑一脸纳闷,毕恭毕敬的关上门,心里自忖,自己这几日兢兢业业谋划造反,就没有干过别的逾矩之事,也不知哪里做的不对了,惹怒了舅舅。

  “我听人说,你这几日与刘备往来,可是与刘备叔侄相称了?”

  周不疑刚关好门,转过身,刘先就忍不住,立即劈头一问。

  舅舅这是何意,难道是嫌我与刘备走的太近,怕以后招来祸患?

  还是说,舅舅这般经书律令出身的文人士大夫,同其他士族大家一样,看不起武人出身的刘备,不愿与其过多交结,怕污了自家门庭?

  周不疑思来想去,大概也就只能如此揣测了,于是审慎的回答刘先。

  “孩儿交结刘备,自然是为荆州着想,若无刘备,则荆州难存。且刘备极重名声,以仁义为号,虽颠沛半生,但并未苛待士族文人,并不会像那曹操一般,动辄屠戮名士。舅舅无须担心会徒遭家门不幸。”

  何曾想,刘先听完周不疑所言,灰眉骤凝,胡须上翘,更生一番焦急之态,急促的言道。

  “哼!汝舅父仕宦半生,何人何事不曾领教过?我岂还会惧怕这些小风浪。若想偷生保住家门,我本可以弃官而去,不问政事。”

  “只是,今日之事,无关政事,亦无关家门安危,但却又不得不分说清楚!”

  刘先越说下去,心里越焦急,可当要说出关键时,却如何也说不出口,仿佛就像自己做了什么让人难以启齿之事。

  “舅舅心中有何耿耿,可对孩儿直言,孩儿一定谨奉教诲,不敢逾矩!“周不疑只能如此恭敬的回复刘先。

  刘先见周不疑一副恭敬样貌,心料这孩子毕竟少不经事,在人伦礼法上略显粗率,情有可原。

  是故,刘先收敛起忿忿之态,叹息的说道。

  “噫!罢了,我便直说与你吧!以后,你不要再与刘备叔侄相称了!”

  周不疑听完一愣,就这?

  “你可知,你与刘备是平辈!我乃是刘备之叔辈!”

  什么?我与刘备是兄弟辈?

  周不疑万万没有想到,当初周不疑还在犹疑,到底要称呼刘备“叔父”还是“舅父”,毕竟刘备与舅舅刘先同宗,称“舅父”似是更合适。

  但后来,周不疑选择称刘备“叔父”,纯粹就是叫着顺口,人情辈罢了!

  结果,经舅舅这么一说,自己涨了一辈,刘备竟成了自己的大表哥。

  刘先拿起桌案上自己抄写的宗室族谱,自顾自的说道。

  “今日在将军府,刘备迎上,称我为兄,我便顿觉似有纰漏。是故,我自将军府回来之后,不惜花一天时间,仔细翻阅宗室族谱,终于证实心中所虑!”

  “孝景帝共十四子,传位第十子孝武帝,其中第九子是中山靖王刘胜,而第六子,即是我之正祖,长沙定王刘发。”

  “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十七世玄孙,而我乃是长沙定王十六世玄孙!”

  刘先骂骂咧咧的一口气说完,直接将手中楮皮纸,狠狠拍在桌案上。

  周不疑当然知道,像刘先士族文人,平生最讲礼数,也正是因为礼数分明,他们这些宗室子弟才充足的晋升空间,因此维护礼制,便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前途。

  但刘备与刘先,一南一北,世系已经分疏将近三百年,两人之间最亲的也就是他们头上顶着那个“刘”字,其他一概挨不着边。相互见面自然也就是寒暄一下人情辈而已,谁还会论的这么细!

  谁曾想,刘先重新面对周不疑,话锋一转,道出了心中症结。

  “鸾儿你可知道,今日早上在将军府,我与刘备攀谈之时,听闻他话中之意,似有意将女儿许与你!

  嗯?竟然真有这等美事?

  “鸾儿,以后刘备若再提起许女之事,不论他如何威逼利诱,你要切记不能应下!”

  那这算是,我的外甥女,还是小表妹?

  还是说,一份躯体,双重身份……!

  麻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