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胡昭
水镜先生问道:
“酆老怪,觉得如何啊?”
酆玖那是不停的往自己的碗里夹菜,回答道:
“还行,也就是一般而已!”
年纪比较小的几人则是当做没有看到,自己夹了一些菜放到碗里,然后到院子里找个地方坐下慢慢吃,还别说啊!能够和司马懿在同一屋檐下吃饭,感觉到是别提多爽了,余光看到司马懿也是胃口大开,看来厨艺也是打开人与人之间的一把钥匙来着!
司马懿说道:
“喻儿,你竟然有如此的厨艺,到是要多教懿,这样回去了也是有的吃!”
邓喻儿将自己的碗筷放到了灶台的旁边,说:
“仲达哥哥不觉得有什么怪异的吗?”
“唉~,民以食为天,况且还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学一些到也是无妨,所谓智者务其实,愚者才顾这顾那的!”
“好啊,只要仲达哥哥愿意学,喻儿这儿没有问题的。”
葛亮听着某人的话,怎么感觉有淡淡的熟悉感了,哦,对了!原话是“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来着,但怎么感觉某人看着我在说呢?
这时从房间传来了胡昭的声音,说道:
“喂,酆玖!你这就过分了,你不是说了就一般的吗?干嘛跟抢似的~”
“唉!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因为一般,你们都少吃点,都是我的!”
“酆老怪,以前徽怎么就没有看出来你这般的脸厚呢!老不知羞~”
“呵呵呵~,你就说吧~说破天也是无用~”
外面的几人都是有些面面相觑的感觉,平日里看着自己的额老师都是一番儒者风度,看来还真是自己的活着的时间太短了,见识比较少!
司马懿问葛亮说道:
“葛亮,你的老家在哪儿?”
“在徐州的琅琊。”
“怎么又到了荆州呢?”
“曹操为父报仇,然后便是跟着叔父到了江南避祸,过了几年来到了荆州!”
“如此看来葛亮,汝不会投靠曹操了!?”
葛亮虽然知道司马懿在套问自己的信息,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自己确实不可能去投靠曹操,自己与别的穿越者不同,自己是没有选择的。
司马懿笑了笑,说:
“如此就好了,懿害怕自己以后没有对手来着呢?看来我们二人要多多亲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了,葛亮你想好了投靠谁了没有?”
“孙权吧!所谓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况且亮的大哥也在江东,去看看!”葛亮那是诚心诚意的说。
司马懿对葛亮的回答不置可否,转而问王大柱,“大柱你呢?”
“我?我要等老先生老去了才考虑,到是谁的地盘最大便是去投靠谁,兵多我在才有机会带兵!”
司马懿问葛亮:
“听到了没有?江东不是个好的去处,如是葛亮你去了江东,或许我们这辈子也是难以交手了。”
葛亮反而是笑着问司马懿,“哦,何以见得亮在江东便是没有交手的机会了呢?”
“一个小小的江东,文有二张,武有周公瑾,你看看周公瑾的年龄,要是这周公瑾活个七八十岁,汝岂不是永远没有领兵的机会了吗?”
葛亮听着司马懿的分析,还别说,十分的中肯的,如果周瑜活个七老八十的,孙权死了周瑜都没有死的话,去了江东的发展还真是有限的很。
葛亮知道周瑜多半是会英年早逝的,但不可能和司马懿说的,还是那句话,智者务其实而已。
葛亮反问:
“那仲达兄的意思是要投靠曹操了?”
司马懿笑了笑,说: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家族在河内,要想自己的家族有更好的发展,懿也是想好了,况且已经骗了曹操一次了,下次就难说了?”
“回去便是?”
司马懿“嗯”了一声,表示你说对了!
“仲达兄为何觉得自己就有领兵的机会呢?”
“这个懿也是不清楚,到是还要看别人的意思,或者是天意了!”
“嗯~,曹操的宗室八虎才是领兵的人选,向来都是首选,说来也是苦难重重!”
“哦,宗室八虎这个说法懿到是第一次听说,指的是曹仁、曹纯、曹洪、曹休、夏侯惇、夏侯渊,还有就是现在看着杰出的曹真、夏侯尚二人?”
葛亮意识了自己讲错话了,不过葛亮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道:
“嗯!”
“老将是会故去的,年轻的有不足够,定然会启用外人领兵的,到是机会不久来了吗?”
“确实如此a!”
这时邓喻儿从厨房走了出来,问道:
“刚才仲达哥哥在说什么呢?说与喻儿听听呗?”
“也没有什么,刚才就是问了一下葛亮日后准备到那儿任职?”
喻儿便是问道:
“那孔明哥哥准备到哪儿去呢?”
“江东孙权处!”
“啊~”,邓喻儿一声惊呼后,随即又转而说道:
“仲达哥哥可是别被骗了,孔明哥哥是不可能去江东的!”
葛亮听到邓喻儿拆台的话,内心是苦笑连连啊!邓喻儿自然是知道历史发展的,很是了解诸葛亮不可能去东吴的,但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呀!看着司马懿看着自己的表情,葛亮也是连忙大笑着说道:
“O(∩_∩)O哈哈~,试探而已!”
“葛亮且说说准备投靠何人那?”
葛亮当即便是准备说刘璋的,不觉被邓喻儿抢了先,说道:
“其实孔明哥哥看中的是刘备,不过现在看来有些困难了!”
“刘备处也不过一两个小吏罢了,如何不行呢?”
“额,不对。现在有一个叫陈煜的人给刘备献上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大概是这样的: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司马懿听了邓喻儿的轻言细语,并没有沉醉在其中,反而是眼眸微咪着,目有精光闪烁。葛亮在听邓喻儿说出自己的被盗的《隆中对》时便是在观察司马懿的表情反应,就在司马懿眯眼的瞬间,葛亮感到了危险的气息,只有微微的一瞬间。
好像就是错觉一般,要不是葛亮被时空之力处罚过,还感觉不出来。
葛亮不由暗暗皱了皱眉头,看来只有自己才是小角色,若是司马懿暴起将自己给宰了,自己也是白死了,看来找个像是赵子龙这样的保镖应该提上日程了。
某人不由暗暗的想象着,这是只听司马懿说道:
“嗯,从这策略能够看出来此人确实有大才略,可还有其他的什么?”
“到是有些诗作,说来听听也是无妨,不过都不是他自己的写的!”
“喻儿你是如何知道不是他自己的写的呢?难道他还能将抄袭这样的事告诉喻儿不成?”
葛亮并没有说话,自己也知道如此,自己当初也是想着抄袭一番,这穿越者根本就没有抄袭这么一个说法,诗作的作者都是后世的人,不存在的。然后葛亮自己便是得到了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