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数学
打断而来徐庶的说话之后,葛亮便是拱手朝着对面的司马蔚问道:“蔚兄,以为如何?”
葛亮这是在找人为自己开脱,留下一个找借口的影响。
司马蔚见葛亮问道自己,也是正声说道:“蔚小时便是三年才能读完一本书,当时可不敢有什么志向,不然非被打死不可。”
说完之后,上座的师母韩氏不由轻咳出声,示意不要老实过头儿啦!
接着葛亮又示意二儿子司马辑,司马辑到是很有读书的天赋,也是水镜先生三个儿子中为出彩的,但是有个缺点那就是有些书呆子。
读书多,要是讲出来那就是为难他了,反正葛亮也没有和这位辑兄说过多少的话,但是写文章,甚至在自己研究书法,葛亮也是看过啊!怎么说呢?感觉像是在复原甲骨文啊!
可能也是没有什么醒目的成就,后面便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毕竟葛亮也不是研究上古文字的人,帮不了啊!
反正水镜先生没有阻止他,看来方向是没有错的,但由于历史或者说是文献的匮乏,没有结果。老师水镜先生用来卜算的龟甲上边,应该就是甲骨文。
司马辑只是拱手表示赞成葛亮,毕竟古代可是没有看到没有就走不动的人,大家都还是正直的孩子。
但是意外来了,就在葛亮准备简单示意一下司马琪就过了的时候,司马琪说道:“我支持喻姐姐的看法,大丈夫就应该有所作为。”
葛亮仔细看去,司马琪在对着旁边的邓喻表现自己呢?
葛亮不由暗想,十岁的娃,还在换牙的年纪便是喊出“大丈夫应该有所作为”,反正让葛亮稍稍挣了一下,若不是看到这小子耍宝表现的样子,说不定葛亮还要脸红一下。
看来邓喻的是一个孩子王,小孩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邓喻则是在心里不知道给小琪点了多少的赞,感觉那是心花怒放啊!
瞬间便是让葛亮编制的语言的暗网破碎了,当然,葛亮的目的也是达到了,也没有说不中用。
这不,现在邓喻看葛亮的眼神稍稍变化了一些,不再是开始看历史名人的感觉了,至少把葛亮当成了真实的葛亮来看,而不是符号。
当然葛亮的目的不是让穿越女正视自己啊,目的是让穿越女觉得这个诸葛亮也不过如此而已,平平无奇才是关键啊!
只有平平无奇才是杜绝好奇崇拜之类的东西的最好的办法,虽然说葛亮在现代没有学到泡妞的技能,但是如何让一个现代女讨厌一个人,对他没有兴趣还是知道的。
第一点就是展现自己的缺点,而且是大男子主义的缺点,越是明显那就越是没有女朋友。
还有就是展现自己的张乱差,这一点是葛亮所厌恶的,所以只能放弃了。
这就是主要的。像唠叨。太喜欢说话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女生会觉得这个人管的太多了,一点都不成熟,所以如果你在恋爱或者是在结婚之后变得越来越唠叨,什么家长里短都要说个半天,女人就会越来越讨厌你。
这一类也是大男子主义里边的一种变化。另一种变化则是催促女人。
总之,葛亮的目的就是拒绝,虽然对方也不一定看得上自己,如果这女人知道自己也是穿越的话。
当然,这个世界上除非葛亮自己裸线了,自己给自己爆了,不然不会有人知道自己是穿越者的。葛亮除了消除自己穿越的证据,还有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死去的兄弟,也就是在逃难过程中帮助自己的人,给他安排了一个穿越者的身份,要是自己哪儿有了问题,推出去便是了。
邓喻眉梢带喜,说道:“小孩都说,大丈夫应该有大志向,孔明先生是自己不敢说呢?还是说没有呢?”
葛亮干脆答道:“亮早年在途中受了一些伤,到现在还没有好利索呢?所谓修齐治平,总不能让亮这病人有什么想法,那岂不是。”
葛亮说完之后,邓喻也是仔细看了看葛亮现在的仪容,确实有病态显现,刚才只关注这人的名头了,没有仔细看,邓喻不由瞬间想到这人历史上是累死的,难道也是假的,而是病死的才应该。
既然你这么较真,那就给你一个面子,继续下一道题,一般人直接在这儿就被刷下去了了,毕竟你是羽扇诸葛嘛!
邓喻心想,面上却是不显,眼眸微眨巴说:“孔明先生,就不纠结这个,下一道题吧?可好?”
葛亮:“下面的题亮可以集思广益吗?”
邓喻有些偏着头看葛亮,这货只能如此,集思广益还算是考题吗?而且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不知道的吗?无语是邓喻唯一的表情。
葛亮有接着说:“亮的意思是说,待亮回答之后,其他人也可回答,也可让亮见识一番。”
邓喻对着上座的韩氏和水镜先生拱手,说道:“姨夫姨母?”
对于这个提议,当然得通过了,毕竟也没有几个人见过邓喻说出几道题来,思考一番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水镜先生:“善。”
韩氏则是挥手表示同意了。
葛亮示意邓喻,嘴上说道:“请。”
邓喻的声音还是很好听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纯净清脆之感,似水如歌的特点,要是再加上高来高去的飞行,那就直接成仙了。
邓喻见葛亮已是准备好了,当即言道:“孔明先生听好了,这一道是算术的题目,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这道题让葛亮就是一愣,要说原因那就是答案葛亮还记得,绳长36尺,井深8尺。但是不能直接说出来啊!怎么办呢?
题目的意思是:用绳子测水井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井外余绳4尺;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井外余绳1尺。问绳长、井深各是多少尺?
整体在现代那就是一个方程便解决了,三分之一绳长+4尺=四分之一绳长+一尺,解出来便知道绳子为36尺,然后就知道井深8尺。
但是葛亮能说自己是方程做出来的吗?
显然不能。
怎么办?
看来只能是假装算一番,然后算不出来,再看看徐庶等人的结果,然后在难受至极、懊悔万分。这才是正规的操作。
打定主意后,葛亮当即没有紧锁、左支右绌、抓耳挠腮、冷汗直流,反正能有多糟糕就多糟糕,经过这些操作之后,葛亮又变得闲庭信步一般的从容,仿佛刚才的人不是自己一般。
其实在邓喻说出问题的时候,也就只有两个人没有想问题,一个是师母韩氏,她是不需要,一个便是邓喻自个啦!
邓喻一直在观察葛亮的反应,感觉那是大失所望,人称的“卧龙先生”竟然连小学生的作业都做的如此的艰难,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邓喻下意识忽略了葛亮还是上学不到半年的人,其中在意这一点怕是只有葛亮自己啦!
邓喻也是看到了葛亮变了样子,想来已经得到答案了,其实其他的人早就有了答案,甚至司马琪都是在葛亮的前面得出答案。
不过葛亮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颇有当然不让、吃定了这题的感觉。
邓喻对葛亮说:“孔明先生可有答案?”
葛亮从容答道:“亮已算出结果,绳长三十又五尺,井深七尺有余。”同时葛亮还适当表现出小小的得意出来,给人一种小人得志的感觉,特别这话还是对着邓喻这人来说。
邓喻连忙用袖子遮挡住自己的脸,默默忍了片刻,以袖掩额调整好了情绪才有微笑对着葛亮说:“孔明先生,可能错了一点?”
葛亮当即否认,道:“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自信才是表演的保命牌。
不过葛亮说完之后,还是小声的问旁边的徐庶:“喂,元直兄,你算的是多少来着,亮这个不对吗?”
徐庶很干脆地摇头表示,葛亮你确实错了,还是错得很自信,我看到有些为你丢脸,所以我把脸转到了另一边,看不见就不知道了。
其他的像是司马蔚、司马琪二人则是眉头紧锁,不说话的人。水镜先生也是不说话,也没有看不起的意思啊,毕竟水镜先生又不知道葛亮的算术能力怎么样?葛亮跟着水镜先生大多都是学习经典。
要说第一次葛亮到府上的时候,做过一道算术的题目,那不能代表水平啊!
后来司马琪就找过葛亮,然后葛亮便是以自己上学的时间还没有司马琪来得多,葛亮还准备向着司马琪请教呢?然后司马琪这小子到是被葛亮搞得不好意思起来。
当然现在的司马琪这娃只是小声悄悄的笑,眉头紧锁,似哭似笑很是奇怪。
韩氏也是发现了不对劲,小声问旁边的水镜先生,然后对着邓喻说:“喻儿,这题太难了,换一个儒家经典上的题目。”
邓喻见自己被点名,也是有些暗恼这孔明先生也太水了吧!已经很简单了,竟然这都算错,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不过邓喻还是答应道:“喻儿知道了。”
转而对葛亮说道:“孔明先生,这题太难,便是算了,进入下一题可好?”
葛亮赶紧对着邓喻拱手施礼,说:“还请告知正确答案?”
邓喻想着先告诉这人,等过一会儿自己便是去更衣,然后跟自己的姨母告罪一声,直接就走了,这孔明先生太菜了,简直就是弱鸡一只,还是让妹妹来搞定他吧?
邓喻说道:“绳长三十有六尺,井深八尺。”
葛亮低头,然后猛拍桌案,把案几上的菜碟拍得是震颤不止,只听葛亮说道:“原来如此,简直是叹为观止、匪夷所思。”
当然,其他的人也是被葛亮的动作吓了一跳,手痛的只有葛亮在默默忍受。
葛亮当即发觉不妥,连忙拱手连连施礼,说:“亮一时兴起,是亮孟浪了,这儿亮道歉。”
邓喻也是被吓了一跳的人,说:“既然孔明先生想通了,那就下一题吧?”
葛亮:“正理,请。”
袖子中葛亮暗暗握紧自己发麻的手,试图让其快些恢复过来。
邓喻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知孔明先生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葛亮也是眼眸微咪,直接放大招了,诗词歌赋啥的不出来试试水的吗?
这话让我怎么接呢?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算是糟粕之一,即使这句话的原来意思不是,但这句话就像是白铁浇筑的秦桧差不多,白铁并没有错,但是招骂不是吗?
这句话原来的意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里的“女子”也并非是我们现在所指代的女性,而是指的卑鄙、内心阴暗的人。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和那内心阴暗卑鄙的人在一起是很难相处的,与他们太过亲近的话,他们就会对你不尊重,对他们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
因此,这句话,然是不是用来骂女人的!
但人们总是用它来形容女人,觉得女人的性格多变,难伺候,当夫妻或是恋人吵架了,男方就常会说这话。
这个自己要怎么说呢?
而且在场的不只是男人,还有自己的师母韩氏。
葛亮打眼暗看邓喻的神色,颜如渥丹的脸上不显任何的神情,或许有,但葛亮看不出来。对着邓喻不经意间便是观察她的脸蛋去了,注意力很难集中,只能是匆匆看上几眼。
也不知道上天怎么想的,穿越女总是怎么漂亮的吗?
葛亮沉吟了一番,这才说:“《论语》中有言,‘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亮很是赞同,况且此乃圣人之言,岂能有错呢?”
葛亮一副老学究的样子,装模作样且严声说这话。当然没有毛病了,至少当时的儒士不会说葛亮有什么不对的!
同时葛亮将完整的一句话说出,然后在赞同,自己这儿是没有毛病的,但对方怎样理解便是对方的事了,最好是按照自己想的发展才好。
在看看其他的人的反应,徐庶没有觉得不妥的,圣人的话在当时的语境几乎没有错,至于后人断章取义这不是徐庶自己能够阻止的。
其他的人,如师母韩氏、司马三兄弟赞同。
邓喻也是将之观察在眼里,转而问道:“孔明先生的意思是圣人的话永远都是对的嘛?”
又将问题尖锐了几分。
葛亮正声以对,“有普世之用,便是真理。”
邓喻也没有对葛亮答案说什么,而是说道:“孔明先生,今天的考验已经完了。”
在葛亮被邓喻的话而愣神之际,邓喻对着韩氏施礼,然后说道:“禀姨母已经完了。。”
完了?
韩氏问道:“不是记得你有好些题目的吗?想来后面的孔明能够打得更好呢?”
邓喻微笑着说:“姨母~,今天就这三个,所以完了嘛········”
韩氏:“那你觉得孔明如何呢?虽然其中个别的题目有些······,但孔明为人还是很好的。”
邓喻说道:“很不错。”
当然邓喻说的并不是眼前的这家伙。
韩氏大喜,“怎么说来是成了?”
结果二人皆是说道:“不可,等一下。”
葛亮见邓喻要说话,便是拱手示意她先说。
邓喻直接说道:“孔明先生请先说。”
葛亮也是当然不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