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闲人

第7章 我还有其他赚钱法子

大唐第一闲人 船头打鼓 3015 2024-11-15 08:34

  长孙无忌内心震撼无比,表面上确实装作犹豫不决。

  过了一会,他才慢慢道,“这笔买卖我不敢插手。”

  云逸不解,“为什么?”

  “先不说这枚一大笔投入,我可拿不出来。”

  “另外,虽然你是推理出来的,但是那里已经动工,那么显然该知道的人已经知道了。该动手的人也早就下手了。我现在贸然入场,说不定就动到了谁的利益。”

  “明白。”

  云逸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同时他也知道了长孙无忌背后没有什么大的能量。

  有能量的人早已入场,如果长孙无忌背后有大能人,那么长孙无忌肯定是最先入场的那一批人,不会等到自己告诉他这个消息。

  而背后没有能量的长孙无忌现在要是入场了,万一抢了某些大人物的“白手套”利益,那长孙无忌最终亏损的可能就不只是钱了。

  云逸也不再想囤积居奇的事,这种事确实敏感,轻则牢狱之灾,重则杀身之祸。

  孙老不参合,那他更不会掺和。

  “那咱就换一个赚钱的法子!”

  说着云逸转身去了厨房,不多久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块白色的晶体。

  “盐?”

  云逸将盐块丢在桌上道,“嗯,盐。”

  长孙无忌告诫,“云逸,你这是在挑衅大唐律法!”

  他以为云逸这是打算贩卖私盐。这事老程比较熟,改天让老程过来和小兄弟探讨探讨。

  “孙老想多了,我没打算贩卖私盐。”

  云逸说完,便从身上掏出一个小布兜,然后从里面到处一点点白色小晶体粉末。

  “尝尝。”

  云逸示意长孙无忌尝尝。

  长孙无忌疑惑的用筷子沾了一点放到了舌尖,有点咸。

  喝了一口酒,冲掉嘴里的咸味,长孙无忌兴奋的看向云逸,“这也是盐?”

  见到云逸点头,长孙无忌又占了一点点放到了嘴边,这才确定,这确实是盐。

  如此洁白无瑕的盐,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尝过的长孙无忌确定,眼前的盐,肯定不是磨成粉那么简单。自己家用的盐,也只是将盐块磨成粉而已。皇宫里也是如此。

  大唐的盐,均是矿盐。

  纵然是将盐块磨成粉,但里面的苦涩味道还在。而云逸拿出来的盐则是除了纯正的咸味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杂味。

  难怪酒馆的菜这么好吃!

  “不管你这盐是从哪里来的,他也是盐!”

  长孙无忌深知这里面的巨大商机,但是他也知道其中利害。

  不管这盐多好,只要没经过官府许可,那就是贩卖私盐。

  云逸指了指刚刚丢在桌子上的盐块道,“我要说这盐就是用它得来的呢?”

  这一下,长孙无忌的大脑宕机了,他就这样直勾勾的看着云逸,好似在看一个怪物。

  云逸着实没想到孙老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本来他还以为孙老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已经见过不少大世面了呢。

  自己还是低估了旧时代的想象力啊。

  只听得长孙无忌结结巴巴道,“你掌握了精炼盐巴的方法?”

  长孙无忌一眼就看到了事情的本质,这么好的盐虽然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但是制作这种盐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矿盐有毒,这个就算在唐朝也是常识。但人又不能不吃盐。

  在“化学”这门学科还没有得到认可的唐朝,他们自然想不到去除盐巴里毒素的方法。

  见到云逸再一次点头,长孙无忌继续道,“转换比例有多少?”

  “那得看盐块的质量,总的来说,一斤得十两。”

  唐朝一斤是十六两。

  “有点低,一般人可买不起。”

  唐朝粗盐的价格就不低,而这细盐十六得十,普通人更是买不起。

  云逸笑道,“咱不赚老百姓那三瓜两枣,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就像你这卖出天价的酒?”

  都给你打五折了,你还想怎样!

  云逸笑了笑,继续道“这生意可做?”

  云逸之所以把精盐的事情告诉长孙无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作为后现代的人,初来乍到,容易栽跟头。

  可老孙头是唐朝本地人,又经商这么多年,由他加入,自然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不会因为自己缺乏唐朝的知识做错事。

  “这生意……”

  长孙无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能做还是不能做。

  生意当然是能做的。

  就拿跟盐一样受到管制的铁举例。

  虽然民间不允许卖铁,更不允许贩卖兵器盔甲。但是锄头这样的农用工具和菜刀这样的厨房用具总不能禁止了。

  只要你的铁匠铺在官府那里报备,拿到正规的批条,就能售卖。

  换算的盐这里同样如此,官府禁止卖盐,但你不能禁止人家卖咸菜不是。

  只要你这盐是正规渠道得来的就行。当然,你加工之后卖的还是盐本身,而不是咸菜。

  但就是如此,最多也就是打了个擦边球,按照唐律来讲并没有违法。

  长孙无忌自然也就清楚了云逸的用心。他找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背后的“房大人”,甚至是这位“房大人”身后的房玄龄。

  有官家背书,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保障。

  至于要怎么说服房玄龄,这一点长孙无忌并不担心。

  自己都能看到细盐里面的巨大利益,房玄龄不可能看不清楚。

  就这样让云逸自己搞或者拉别人搞,长孙无忌有不甘心!但自己又不能亲自下场!

  “容我想想。”

  患得患失的长孙无忌走出了小酒馆。同时要走了云逸手中的那一小袋精盐。

  回家之后的长孙无忌,思索良久,最终还是舍不得这样的一件丰功伟绩。

  是的,云逸想的是赚钱,长孙无忌想的是功绩。

  这就是官人和商人的思维惯性。

  将来所有人吃着细盐的时候,都会想到他长孙无忌。想到这样“流传千古”的伟业,长孙无忌决定亲自下场了!

  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不过不能就这么干,得拐个弯。

  如果由民间自下而上推广出去,那自然没有人记得云逸这个发明人和长孙无忌这个推广人。

  不过要是由朝廷自上而下推广出去,那云逸这个发明人可能没人会记得,但这个政策的发起人和推动人,自然能够被记录在史书上。

  所以要想真的名垂青史,那就得借朝廷的手,而朝廷的手,自然是听皇上指挥。

  当天晚上,长孙无忌接着妹妹长孙皇后的手,让李世民尝到了精盐做出来的美食佳肴。

  李世民是吃的龙颜大悦,“观音婢的手艺时越发的精湛了。”

  “臣妾可没这本事。”

  长孙皇后一边伺候着皇上一边道,“陛下要夸就夸国舅吧。”

  “他跟朕一样,都是粗人,哪会这么精细的手艺!”

  “国舅他可是给臣妾送来了宝贝。”

  长孙皇后拿出小布袋,将一点点细盐倒在了一个干净的碗碟里。

  “陛下尝尝。”

  李世民:……

  (备注:唐朝初期,国家允许民间自发开采和经营盐业,改为官运官卖,只为剧情服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