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李世民之大唐的荣耀

第9章 绝地反击 荣登大宝

李世民之大唐的荣耀 寒塘渡c 2007 2024-11-15 08:35

  玄武门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长孙与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利,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入朝。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策马奔向玄武门,经过临湖殿的时候,李建成突然从马上摔下,两人察觉到变化感觉此是不祥征兆,立马调转马头,准备返回东宫和齐王府。

  不料李世民已经出现在了他们后面。李世民对着他们喊话:“大哥四弟,别怪世民没有给你们机会,我让你先发一失。”(就是这么霸气,这么自信)说罢伸手摸向箭壶,李元吉心虚便要搭弓射箭,但由于心急紧张手不停地发抖,一连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还有一次箭都没有搭上,没有射中。李世民二话不说拉开两米长的通天神弓一箭射向李建成,嗖的一声正中面门,李建成应声倒地。尉迟恭带领着70骑兵赶到直奔李元吉和他身边的随从,干净利落的将随行人员全部斩杀,李元吉被射中大腿,掉落马下,就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直奔玄武门旁边的树林,自己也被树枝挂住掉下马来,一时爬不起来,李元吉拖着一条腿冲了过去,准备用弓勒死李世民,好在尉迟恭及时赶到,李元吉自知不是对手,放开李世民就往武德殿冲,想寻求父皇的庇护,尉迟恭快马追上,直接射杀。(尉迟恭可算出了一口恶气)

  正在此时,太子府中得到消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太子的死讯后说到:“难道生前蒙受太子的恩惠,太子一死我便要避祸吗?”于是他集结东宫精锐兵马两千人,疾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报仇。张公谨关闭大门,挡住冯立。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太子党交战,持续了很长时间,太子党人多,擂鼓呐喊着准备进攻秦王府,李世民身边的人虽少,但都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尉迟恭手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单枪匹马冲向城头给冯立等人看,太子军瞬间军心涣散,各自溃散,冯立等人也丢下兵器,落荒而逃,政变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登储

  此时的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与尉迟恭等人径直来到了李渊的船上。只见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李渊大惊,问到:“爱卿到此何事?”尉迟恭回答到:“太子与齐王作乱,已被秦王起兵诛杀,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到此来警卫。”李渊心想“你这到底是担心我,还是担心皇位”,便对裴寂等人说:“不料竟有这样的事情,那依你们的意见呢?”陈书达裴寂等人多机敏,一看便知道眼前的形势便说道:“建成和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隋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高、威望大便一起谋害他,现在秦王已经声讨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如果陛下能够坚决立他为太子,将国事托付于他,就不会发生事端了。”(你这个墙头草当初劝我立太子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李渊无奈的说到:“好,朕也正有此意。”

  武德九年,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颁布诏书:“从今日起,国家军队各项事务无论大小皆托于太子处理和决定,然后再报告朕。”

  政变后的一天,冯立等人出来谢罪,李世民感叹道:“这些都是义士啊。”便赦免了他们。唯独魏征被李世民单独审问,李世民则问他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魏征却举止如常的回答道:“若太子早听我的进言,哪有今天的祸事。”李世民一听脸色一沉,众人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李世民深知他的才能,过了许久,决定改变态度对其以礼相待,并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政变有功的大臣都得到了升迁。

  但对亲人李世民就没有那么大度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不论年幼全部斩首,并在宗室名册上将二人除名。

  行刑当天,天降大雨,所有人被押送到东宫后面的一个偏僻的小院,有的已经成年,有些还只是孩童,嗷嗷待哺,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或许有的以为是去哪里玩,有的以为是有糖吃,还面带笑容,天真无邪的笑容。有些年龄稍大一些的仿佛知道了什么,面露恐惧,泣不成声,有些妈子不忍心,便用手捂住孩子的眼睛说道:“没事的,没事的,一会就过去了,一会就……”说着说着自己也哭了起来。李世民一声令下,刽子手一齐行刑,瞬间院子被雨水冲刷,带着鲜血,整个院子满地血红,景象十分恐怖。(残杀手足,这也是李世民被后世一直诟病的地方,但秦皇汉武也有焚书坑儒、巫蛊之祸的黑点)

  据说此后李世民经常做梦兄弟鬼魂来索命,于是派秦叔宝和尉迟恭担任门前守卫,后因二人年迈,无法长期担任,只好绘制二人的画像挂在门口,便是门神的由来。

  登基

  两个月后,高祖亲笔诏书:“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李世民坚决推辞。又过了两个月,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为太上皇。

  李世民登基后,放掉了宫廷花园中所养的鹰犬,并停止收取各方所进贡的奇珍异宝,烧柴祭天,大赦天下,免除天下赋税徭役一年。天下大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