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从帮宋徽宗处理朝政开始

第37章 言简意赅

  童贯惊异于对方敏捷的反应,但此刻殿外的皇后才是真的大麻烦,稍有不慎便会被察觉出异样,他清空脑子里其他的想法,匆匆扫视了一圈桌面,见案卷被遮的严严实实后就欲出殿向皇后禀报。

  此时赵翊刚装好样子,余光却被御案右角的一团所吸引,待定睛细看后,竟发现是堆成一摞的案卷。

  还未等童贯有下一步动作,就听赵翊赶忙补了一句。

  “桌脚处尚且还有一些案卷。”

  童贯一惊,再去看时,却只见御案右角仍堆积着不少的案卷。

  慌忙将其搬运至书阁,待他气喘吁吁的将文书案卷藏起来后,这才有了片刻的功夫嘱咐一句。

  “切……切记少说话,免得让旁人察觉出什么端倪。”

  “小的明白。”赵翊应下。

  童贯反复又看了几遍,再三确定没有差错后,这才一步三回头出了大殿。

  …………………………

  “官家召皇后娘娘您进去呢。”童贯向皇后王妙歆俯身行礼。

  看着有些气喘的童贯,王妙歆虽觉得有些奇怪,但也并没有多问,只是微微点头,接过了身后宫女手中的楠木盘。

  ……………………

  童贯引着王妙歆进入殿内,待转过一角,只见皇帝就着烛光正在看着什么,神情认真。

  王妙歆仔细瞧了一眼,联想到刚刚童贯所说的,不由得心生感慨。

  官家与先前倒真是有些不同了。

  看来亲政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知道赵翊手里只是拿着普通纸张的童贯与皇后王妙歆的感想截然不同。

  看着赵翊这副样子,他只觉得心里发虚。

  “官家,皇后娘娘给您送来了药膳。”童贯出声提醒。

  话音刚落,却见王妙歆端着托盘向御案走去,似乎是准备将手中的药膳放在御案上。

  童贯一惊,心中暗叫不妙,慌忙想找理由阻拦之时,却突然见赵翊适时起身,在王妙歆走近御案之前便率先开口:“正巧朕也累了,便休息片刻。”

  等真正近距离瞧见了皇帝,王妙歆不由得一愣。

  官家的气色果然好了许多,看起来精神甚好。

  “去那边吧。”赵翊开口,王妙歆这才微微回神,俯身应下。

  赵翊有意将王妙歆带离御案的位置,瞄了一眼盖在案卷之上的纸张,确保没有一丝纰漏。

  待赵翊与王妙歆都坐定,却见童贯仍未有要退下的意思。

  “吾有要事与官家商议,退下吧。”

  “是…………………”

  童贯有些犹豫,他本该退下,但心中又实在放心不下赵翊。

  一条腿和身子都往殿门口挪了,但尚存的理智又告诉自己不能走。

  就这样,童贯以一种极其奇怪的姿势在独自“挣扎”。

  眼见事情已经没了回转的余地,赵翊摆手道:“退下吧。”

  童贯没了办法,也只得俯身一拜,退出了殿内。

  殿门关闭的声音回响在大殿之上,紧接着便传来起一道柔和的声音。

  “臣妾为官家熬了一碗药膳。”

  王妙韵将手中的木托盘放置于案上,语气恭敬而认真。

  “有心了。”为了避免说了太多话而暴露自己,赵翊惜字如金。

  王妙歆继续道:“臣妾听说官家近日食欲不振,就特意准备了黄耆汤,其内有黄耆、芍药、人参、甘草、茯苓等十几种药材,最是对症。”

  “不错。”赵翊话说的甚少,将“言简意赅”发挥到了极致。

  王妙歆明显察觉出官家兴致不高。

  “这是臣妾第一次熬制,难免有些生疏,但好在有御药院的官员从旁辅助,虽有磕绊,但倒也完成了。”

  说着,便轻轻掀起了玉碗的圆盖,一股甘甜的味道四散开来,只见那汤色微黄,但却是清亮不粘稠。

  倒还不错。

  赵翊心里做了一个评价。

  “药膳要趁热喝,也正好可以缓解身上疲乏。”

  赵翊其实对药膳什么的不甚在意,毕竟他又没病。

  不过眼见那皇后面上尽是一副期待的神色,赵翊深知自己不喝对方不会罢休。

  想着自己一会儿还要继续背记案卷,赵翊也不愿继续荒废时间,端起玉碗,饮了下去。

  入口一阵甘甜,而后便是一股豆腥味,最后都化为了苦意。

  好难喝。

  赵翊不由得皱眉。

  “臣妾听闻官家准备前往开宝寺,玉清昭应宫反省自身,以答天戒。”王妙歆开口。

  赵翊想了一瞬,还是道:“不错。”

  王妙韵柳眉微瞥,再三思索后还是开口劝说:“官家圣体初愈,应该好好静养。”

  “答天戒之事延后也不迟。”

  赵翊虽然不知道皇后为何如此,但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他虽是穿越而来的现代人,但并不代表熟知一切。

  他日后还要翻阅劄子,要记得东西太多了,去开宝寺,玉清昭应宫倒是能够静心背记几日。

  “大雪一连下了几日,百姓因此受苦,朕心实在难安。”

  “朕心意已决,无需多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