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第47章 乡试二

  看着父亲和祖父两人惊讶的样子,王远也不感到意外,毕竟他们没见过。

  而王远虽然是第三次看见这样的场景,但仍感觉心潮澎湃。

  这就是古代的盛世,科举盛事。

  “我们这一届戊午科秋闱,报考考生中足有一万多人,加上他们的亲人、书童,再加上看热闹的人,远超十余万人。

  这是何等盛世?是何等士大夫的盛世啊!

  每三年一次的乡试,都会有这种规模,而我们江西省不是特例,这样的聚集整整有十三个。”

  王远说着自己也激动了起来,不由的声音大了些,不过听到了其余考生也都露出了笑容。

  虽然这些考生都已经年岁很大,但是不由自主的心潮澎湃,是啊,这是士大夫的盛世!是属于他们的盛世!

  “这位兄台,贤侄的话语可真是一针见血,我听了也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在王远一行人旁边,一个中年男子笑着对王父拱手说道,显然是将王父当成这次要参加乡试的人。

  至于说话的王远,那自然是陪父亲来的小孩。

  父亲听了,也只是笑着拱手,并没有什么解释,王远在来之前就和他说过,让他在前面吸引火力。

  万一有人下黑手,将小纸条藏他身上,他没发现就坏事了。

  乡试的检查更为严格,不过还好准备了一个屏风,稍微遮挡外面人群的目光。

  乡试总共考三场,每场持续三天两夜,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部都要在号房里解决。

  所以王远这次携带的东西比较多,炭、米、腊肉、笔墨砚……

  等王远折腾完一切,走到自己的号房,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

  夏天天色亮得很早,此时已经可以见到,天边隐隐传来的鱼肚白。

  借着昏暗的天色,王远看见了他号房对面的一间号房,里面已经有人坐着了。

  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看他那颤颤巍巍的样子,王远都怀疑他恐怕是要在考场上寿终正寝了。

  双方互相点头示意,然后王远就进入了自己的号房。

  看着大致还算完好的号房,王远十分满意,他可是听过以前参加过乡试的同学,抱怨号房有多处破烂。

  夏季又是雨水多发的时候,十分容易就打湿试卷,丧失考试资格。

  所以王远也已经做好最糟糕的打算,就连油纸布也带了好几张。

  拿起门口的一个扫帚,王远开始打扫起号房的蜘蛛网、灰尘,不由得在心中暗骂打扫卫生的衙役。

  感受坐下木板的弯曲,王远有些怀疑,这比他年岁都长的木板,能不能坚持到他第一场考完。

  环境是艰难的、梦想是远大的、在阿q精神的鼓励下,王远也重新恢复了平静,开始闭目养神。

  今早起得实在太早,距离放卷的时间还很长。

  迷迷糊糊间王远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了考中状元,徐阶十分高兴的将自己孙女许配给他。

  而就在他们洞房花烛的时候,突然一阵阵洪钟浩吕的声音响起,瞬间将王远惊出了梦乡。

  擦了擦额头上热出来的汗水,王远这才注意到此时已经日上三竿,而刚才梦中的声音就是龙门落锁时的钟声。

  最后就是官吏们发放考卷,乡试第一场总共考4道【四书】题、4道【经义】题、一首五言八韵诗。

  乡试的【四书】题和县试有了很大不同,不再是默写,而变成了文章。

  比如《大学》的题目就是: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徙之。

  看到这题目,王远就是心中狂喜不已,果然这一届考官团,多是信奉上古圣王之道。

  再稍微平复心绪,王远开始遣词造句,一定要符合考官的口味,这就是应试教育出来的本能。

  “大学引言以见志成于国之效因徽之二帝之治焉……故大学会越治必先正心是为知本。”

  两百余字的文章,洋洋洒洒便写了出来。

  科举考试就这点好,要写的字并不多,每一篇文章只需要写两百多字就够了,第一场八篇文章加在一块,也不到两千字,但时间却有三天。

  时间就这样快速的流失,王远感觉这样的考试十分对他胃口,真·天生考试圣体。

  前世就不该学那糟糕的理科,打死也写不出该死的数学。

  在王远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写完了四篇《四书》、两篇《经义》,任务完成了大半。

  不过王远的肚子,也已经开始咕咕乱叫。

  认真检查所有的纸张,吹干墨迹收好文具,用几张油纸布将所有的纸张包好,王远这才开始处理饭食。

  王远准备的饭食很简单,【腊肉粥】,米和腊肉是最好存放的,不会在这炎热环境下快速的腐烂,而且腊肉也有盐分,可以补充王远的消耗。

  ……

  因为王远写的很快,所以王远也没打算晚上点蜡烛。

  点蜡烛不仅看不清,而且十分危险。若是蜡烛倒下引发了火灾,考棚直接晋升为【烤棚】,跑都跑不出去,而且会连累一排的考棚全部点燃。

  看着周围摇曳的蜡烛和奋笔而书的身影,王远在担忧之余,也不免感到窃喜。

  有种别人补作业,我在安心睡觉的乐趣。

  在这种恶趣味之下,王远沉沉的睡了过去。

  虽然考房内十分闷热。

  虽然空气十分酸臭恶心。

  虽然周围的蚊虫很多。

  但王远还是睡得很香,今天超强度的写作,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不过在第二天早上,贡院再次响起钟声的时候,王远昏昏沉沉的醒来,看着考棚内昏暗的环境,不由得感到十分慌张。

  该不会是昨晚生病了?怎么看东西一片模糊?

  清醒了一会儿,王远才发现,并不是他看东西模糊,而是天色十分阴沉,导致没有什么光线。

  王远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猛然反应了过来,什么都顾不得,连忙开始准备答卷。

  虽然不是他自己的问题,但这天色很明显有很大问题,这是要下大暴雨的征兆。

  虽然他这号房还算可以,不会漏水,但是一旦下起大暴雨,不说溅进来的雨水,就说潮湿的水汽就足以让他的答卷湿透。

  这时王远也不提点蜡烛的危险,连续点燃了两根蜡烛,增加了光线。

  王远也不敢保证,这场暴雨要下多久,若是下几天该如何办?

  所以趁着还没有下,赶紧写才是要紧事。

  ……

  ps:感谢【不是仁】大佬送来的1张月票

  感谢【石楼小庄】大佬送来的2张月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