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家房子根本转悠不了几步,很快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唉,这是真的穷啊!”
陈长柯忍不住叹气起来。
整个家里除了桌子板凳,还有一张木床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家具了。
陈长柯日常读书的书桌,便是堂屋的这一张饭桌。
在东屋的箱子里,摆放着一些陈长柯的书本。
整整一箱子的书,除了几本《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剩下的全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科举书籍。
至于明代已经大为流行的小说话本,则是一本都没有。
陈长柯前世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对于儒家理学也是潜心研究了很长时间,特别是明清两朝科举巅峰的著作,更是自学了许久。
虽然,陈长柯对于儒家理学的实用性瞧不上,但对于里面精妙的释意和文章,还是很欣赏,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嘿嘿,原主的儒学造诣,还真是菜的不行啊!”
“怪不得考了好几次,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陈长柯翻阅了几本经书和手记稿子后,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
明代读书人想要考好成绩,既需要名师指点,也需要天赋卓然。
原来的陈长柯,既没有钱财和门路拜访名师,也没有天赋异禀,只会自己死读书和读死书。
陈长柯看了几篇题目后,便拿起笔凭着脑海中的印象,飞快的书写起来。
现代人学习到的明清科举知识,若是放在明代,简直就相当于大明版的‘黄冈秘籍’或‘金星教辅’,再配合上陈长柯原来的学霸思维,稍加精炼便可以乱杀。
不知不觉,陈长柯便写了好几篇仿文,相比于原主的水平,不知道高了多少个等次。
“龙飞凤舞挥毫日,天崇地衬高中时!”
陈长柯心中暗暗得意,忍不住写下了半篇歪诗。
不知不觉,云娘也已经做好饭,端着一个粗瓷大碗走了进来。
“相公,吃饭了。”
一碗香喷喷的稠粥放在了桌子上。
“怎么只有一碗?”陈长柯疑惑道。
云娘微微有些惊讶,甚至是有些慌乱,连忙小心问道:“相公,一碗不够,那我再去煮!”
陈长柯拉住云娘的小手,笑着说道:“这么大一碗,我肯定够了,我的意思是,怎么只有我的,你的呢?”
听到这话,云娘顿时笑了起来,“相公,我不饿的,你先吃就行。”
咕噜噜……
一阵肚子饥困声恰好传来,只不过这一次不是陈长柯,而是云娘。
“唉!你先坐好!”
陈长柯叹了一声,立刻明白了一切。
这个家之前被他拖累,竟然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
陈长柯命令云娘坐在饭桌前,自己来到了外面厨房。
果然,两个盛放米面的陶瓷缸,已经快要见底了。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陈长柯的眼泪差一点又不争气的冒出来。
他找了一副碗筷,来到桌子前,把一碗稠粥分成两碗。
“云娘,一起吃。”陈长柯故作严肃的说道。
“相公……”
云娘心中暖烘烘的,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讲。
这一顿缺油少盐的稠粥,云娘感觉吃起来格外的香甜。
陈长柯却是心中阵阵酸楚,不禁暗下决心。
“这破烂日子,实在忍不了。”
“必须要先想办法赚一笔钱,否则不仅没法置办笔墨纸砚,连肚子都要饿瘪了。”
经过一番考虑,陈长柯决定明天就去一趟县城,先看看真实的大明市井,然后再决定从哪一个方面入手赚钱。
当然,赚钱仅仅只是让生活好一些,不至于云娘再跟着自己受穷,真正想要在大明逆天改命,还是要科举当官。
陈长柯与云娘二人吃完饭后,天色便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家里穷得连蜡烛都没有,只有昏暗摇曳的油灯,陈长柯便放弃了继续翻阅四书五经的打算。
一番简单洗漱后,陈长柯便搂着云娘躺在床上,细细聊着这些日子的点点滴滴。
陈长柯虽然融合了原主记忆,但是许多记忆都是模糊或者错乱,云娘的话让他解开了不少对于‘新家’的疑惑。
“云娘,明天跟我去一趟县城吧,我们去拜见一些岳父。”陈长柯摩挲着云娘纤细的香肩说道。
“好啊,正好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回娘家了。”云娘高兴的说道。
不过,她很快又是犯愁了。
“相公,要不,我们改天再回娘家吧。”云娘忽然又说道。
“为什么又改天?”
陈长柯的便宜老岳父虽然是童生,但也是正经读书人,他想要去多套一些关于科举的事情。
“我,我们家没有钱啊。”云娘怯生生的说道。
陈长柯顿时笑了起来,回娘家空手上门,当然是丢面子的。
“没事,我有办法,保管让岳父大人在左邻右舍面前,狠狠赚足面子!”陈长柯说道。
“相公,你好像不一样了。”云娘趴在陈长柯肩膀上轻声说道。
自信与从容的强大气场,令云娘既踏实又陌生。
“嘿嘿,娘子,天黑了,我给你看点更不一样的!”陈长柯忽然贱兮兮笑着说道。
“哎呀!”
云娘一声惊呼,她没想到相公身子刚好,竟然就想……
今日满血复活后,陈长柯感觉身子充满了力气,根本不像是大病初愈的人,反而更像自己前世的996加班若等闲的强悍。
随着陈长柯的动作,云娘很快就变成了一只赤裸小羊羔。
夜幕之下,静谧的院子里,忽然传来云娘的一声惊呼。
“啊!相公,你干什么!”
“咦?没错啊?云娘,你该不会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