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说书,洪武举家旁听

第5章 关于利弊

  “西班大臣大多汇聚在鸭绿江以及汉江一带,此地不仅跟蒙元交界,蒙元甚至在此地设置过双城总管府,以及合兰府。”

  “正是因为如此,西班大臣的天地财产多年以来,被那些鞑子侵占无数,因此积怨已久。”

  “如今高丽朝廷之间两派水火不容,而有着蒙元血统的东班大臣却又始终压着他们一头。如此一来,这西班大臣对蒙元鞑子,何来好感?”

  朱元璋仍旧有些不明,再次问到:“即便高丽西班大臣心向大明,但却人微言轻,又有何用?”

  周星灿笑道:“原本无用,但因为西班大臣一直镇守高丽边境,常年与女真作战,因此高丽的武将,基本全都出自西班大臣。但因为东班大臣的故意为之,西班大臣一直掌握不了高丽的全部兵权。”

  “可是一旦高丽与咱大明宣战,势必会举全国之力,殊死一搏。到了那个时候,东班大臣已无退路。”

  “他们自知不是咱大明的对手,若是再派只会纸上谈兵的东班大臣领兵,那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只能派作战经验丰富西班大臣领兵。”

  “一旦西班大臣拿到了兵权,稍微动点脑子也能想到,跟咱大明开战毫无胜算,可若是班师回朝,兵谏高丽王朝的话,后果可就全然不同了。”

  “到了那个时候,高丽大变天,朝廷都要改朝换代了,还拿什么与咱大明开战?”

  周星灿话音落地,朱元璋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

  “妙!”

  “妙!”

  “妙!”

  “妙极!”

  “朝廷那些官员,怕是也没有你这般独特的高见和眼光!”

  原本只是随口一说,想考较一下周星灿,岂料周星灿竟然说的如此条理清晰,面面俱到!

  而看着朱元璋的反应,余下众人不由齐齐震惊,赶紧跟着朱元璋一起站起身来鼓掌。

  陛下何曾如此称赞过谁?

  这小子简直就是天选之人啊!

  什么叫简在帝心?

  这便是了!

  到了此时,周星灿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徒然拔高了无数个层次!

  甚至已经完全不亚于刘伯温了!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的朱元璋,不由赶紧追问到:“对了,你先前说你有一计,可为万世开太平,是为何计?”

  周星灿闻言,却是举起惊堂木,“啪!”的一下,再次一拍桌子,朗声说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转身朝着后堂走去,全然不顾台下众人一脸目瞪口呆的神情。

  “陛下,要不要我去把这小子抓回来,让他继续说?”

  蓝玉震惊过后弯腰恭敬问到!

  “咱看你是脑子被驴踢了!刘备还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等大才,岂能鲁莽?传咱命令,让外面的锦衣卫十二时辰轮值,务必保证周星灿的安全!他要是掉了一根头发,你们就拿脑袋来见朕!”

  朱元璋袖子一甩,飘然离场。

  倒不是他不想知道周星灿那个可为万世开太平的计谋,而是周星灿刚刚的言论,他急着回去验证一下。

  离开茶馆后,刚才对周星灿一脸随和的朱元璋,瞬间变成了那个不怒自威的九五至尊。

  茶馆四周暗中守卫的兵将也瞬间跟了上去,小心翼翼的散布在朱元璋四周。

  “刚才那小子说高丽跟咱大明打不起来,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看着身边的蓝玉,朱元璋不由面无表情的问到。

  “回禀陛下,微臣觉得很有道理,那咱大明边军还要不要继续朝着边境调集?”

  蓝玉赶紧躬身询问。

  “治大国如烹小鲜,军国大事岂能一言概之,速速传令,通知辽东边军,继续监视高丽动向。”

  “一旦有事,立即传令与朕,不得有误!”

  “谁若敢坏事,朕便砍了他的脑袋!”

  朱元璋浑身杀气弥漫,与茶馆之中,瞬间判若两人。

  “是,陛下!”

  蓝玉浑身一颤,不由对周星灿更加敬佩了,那小子在朱元璋面前毫无正形,竟敢直呼陛下为老朱头,实乃胆大包天啊!

  回宫之后,朱元璋才得知,太子朱标一直侯在御书房,等了自己一天了。

  朱元璋便直奔御书房而去。

  “标儿,听说你等了咱一天了?”

  朱元璋一进御书房,果真看见朱标就在里面。

  “父皇!”

  见朱元璋走了进来,朱标当即起身行礼。

  “无需多礼,又没外人,咱父子之间就不用整这些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看向朱标,确实一脸苍白,不由想起周星灿的话来。

  朱标起身,当即掏出奏折来。

  “父皇,辽东前线的军报,高丽已出兵攻打铁岭了。领兵的是李成桂,麾下兵马共计五万余。”

  自从胡惟庸案之后,朝中政务大多都由朱标处理了,小事朱标可自行决断,但大事朱标仍要跟朱元璋商量。

  “什么?高丽出兵攻打铁岭了?”

  朱元璋接过军报,扫了两眼,不由大吃一惊,周星灿那小子果真没说错啊!

  高丽不仅出兵了,而且从上到下,所有将领皆为西班大臣出身,李成桂也不例外。

  仅有一个东班大臣作为监军随军出发,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如此,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朱元璋收起军报,缓缓问到。

  “回禀父皇,儿臣已命辽东十万边军鸭绿江集结,一旦高丽兵马现身,即可予以通杀!”

  “此外,儿臣还给二三四弟各自送去了手书,令他们率军北上,阻止北元与高丽会合。”

  朱标一脸恭敬的回到。

  朱元璋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问到:“可有困难?”

  “暂时倒是没有,只是军队如此大规模调集,辽东、陕西、山西以及北平的粮饷怕是短时间内难以跟上大部队,需从湖广征调。”

  朱标一五一十的回到。

  冷兵器时代,自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此次调集兵马超过三十余万,因此需要的粮草可谓是天文数字,仅靠太平仓的粮食储备,显然是杯水车薪。

  “传我命令,辽东边军鸭绿江集结,至于秦王、晋王、燕王则按兵不动,无需出兵。”

  朱元璋微微一笑,缓缓说道。

  朱标闻言却是一愣:“父皇,此举不妥,兵贵神速,若是三军不动,儿臣担心......”

  朱元璋却是信心满满到:“标儿,咱自有分寸,那高丽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自会不战而降......”

  于是乎,朱元璋把刚刚周星灿说的话,对着朱标重新说了一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