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财情并茂

第53章 傻柱有约

四合院之财情并茂 正经不瘦 3295 2024-12-07 10:16

  所谓金屋藏娇。

  金屋不需要特别大。

  精致即可。

  如何精致呢?

  低调的外壳,精致的内里。

  而内里的奢华与否。

  不再有多少金银玉器点缀。

  而在于设计装潢的奇思妙想。

  金屋的金之一字,不一定要金银珠宝。

  重点就在一个“新”字上。

  新潮。

  创意。

  创新。

  总归是实用性和视觉冲击。

  说白了,就是要能够从各个角度孕育一种与众不同,高人一等的情绪价值。

  举个例子。

  一面滴尘不染的落地窗。

  几张敦厚的长绒毯。

  一块长方实木板搭的桌子。

  造型简洁独特的落地台灯。

  底座旋转的实木书架。

  一个白瓷小杯子,两包咖啡粉。

  再来一壶热水。

  仅仅这些东西,就能打造一间精致的读书角。

  午后。

  充足的阳光照耀下。

  落地窗前一个美人儿坐在桌旁。

  喝着香郁的咖啡,翻看着故事精彩的话本。

  怎一副小资可以概括?

  而且,这些物料里。

  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票才能买的到。

  譬如长绒毯。

  就不用买成品。

  因为有内部销售的残次货。

  许大茂现在脑子里就有购买渠道。

  桌子,书架这些,就更简单了。

  私人订制的木匠这年代可不老少。

  缺的不是手艺人,而是思维碰撞。

  许大茂是穿越而来的。

  他的时尚理念领先这个时代好几层楼。

  对于小资女孩子所追求的场景布置。

  他不说信手拈来吧。

  也得是能一口气装扮个千儿八百种不同风格场景都不会灵感匮乏。

  极简主义。

  从来都是花小钱办大事。

  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儿。

  电影剧组他也门清儿啊。

  熟悉着呢。

  他虽然是写军教题材的剧本,参与战争片剧组。

  可道具组那些大哥大姐大爷们。

  专业可宽泛着呢。

  便宜好货哪个时代都不缺。

  就是看你能不能找到购买渠道罢了。

  回过头来。

  再分析金屋的屋之一字。

  这属于硬件。

  客观需要。

  可以视为想要达到金屋藏娇的必须门槛。

  一个二进小院子,占地三五百平就足矣,不需要太大。

  除非藏一屋子的娇。

  区区一个。

  还只是向往小资,实际没啥见识的土腥味儿大美妞。

  屋子不需要大。

  只需要装潢精致即可。

  要知道不久的将来,更加需要低调奢华有内涵。

  不然就要被枪打出头鸟了。

  而这样一栋小房子。

  现在的市场价是多少呢?

  东四房地产办事大厅逛上一逛。

  想要什么价格,就能知道什么价格。

  看准了兴许还能打个折。

  为什么买房会拿到折扣?

  国家经租政策。

  手头房产超过人均2间的。

  只要不住人,就得拿出来出租。

  前阶段叫租金。

  租金的20%-40%给到房主。

  60%-80%收归房管局支配。

  但出租房的日常维护和修缮,跟房管局无关,得房主负责。

  四合院呀。

  千百年老宅啊。

  修修补补能少的了?

  门框不严实了。

  螺丝松动了。

  关门开门动静太大啦。

  住户上报给街道。

  街道就会通知房主。

  只是通知。

  房主不用过去。

  房管局有专业的古建修缮团队。

  他们会上门维修。

  费用从租金里扣。

  但是呢?

  你去了才发现更加悲催的事情。

  房管局买房的编号在1963年4月份,是411号。

  什么意思呢?

  从建国至今,一共有411户达成买卖交易。

  也就是只有411个人主动买房。

  而卖房排队的有多少?

  1955年6月22日,发布《关于建立经常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颁发后。

  截止到1955年8月22日。

  有37962户私房户主登记卖房。

  如果许大茂不是买房,而是登记卖房。

  拿到的排号应该是5开头。

  大多数人宁可挤在逼仄的小房子里,单位仓库里,十来平的排房里。

  就为了排队等单位分房呢。

  买房?

  谁会那么傻。

  咱是国家的主人,哪能自讨腰包买房住?

  必须紧跟国家政策和步伐,等分配房。

  而且随着一栋栋楼房的建立。

  无论是筒子楼、简易楼还是单位宿舍楼。

  不少单位的人都拿到分房指标。

  他们搬出四合院、大杂院。

  空出来的屋子,自然就属于没了萝卜的坑。

  大家伙可以排队往里面填。

  搬楼房是一个希望。

  顶替去住楼房的同事领导们又是一个希望。

  希望很多。

  大家购买私房的兴致就更萎靡了。

  许大茂想要找的,就是这一大堆私房里,夹杂的少量不涉及公租户的小院子。

  买下来。

  他了解现在的形势和未来几年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趋势。

  买小宅子很安全。

  因为以后大家盯着的方向不在此列。

  如果能私底下交易,只是去房管局做个登记变更,就更隐秘了。

  等77年到来,高考重新恢复。

  改开之后的政策更加宽松。

  个体饭店、商贩都合法了。

  再加上从港岛回来的富商云集。

  这种私宅小院甚至会被当做是一种潮流推向市场。

  许大茂现在入手小院儿。

  属于入手房事最低迷期,也是最安全期。

  何况还是养金丝雀。

  怎么算都很合理,很合适。

  许大茂回到四合院。

  李卫东和何雨柱正一前一后从金柱大门的门厅里出来。

  “你俩这是去干啥呀?”

  “嘿,蹲坑做点热乎的,你去不去?”

  甭问。

  能把拉屎说的这么恶心的,非厨师何雨柱莫属。

  “不去。等你俩出来,我保准问一声吃饱了嘛。”

  许大茂撇了撇嘴。

  “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忒恶心。”

  话随口抛出,但语气并不着恼。

  明显就是胡扯拉呱的意思。

  李卫东有点诧异,看了看傻柱,又扭头看向许大茂。

  这俩表情很自然,很从容。

  啥时候化化干戈为玉帛的?

  李卫东突然好奇了起来。

  “大后天晚上留个空,哥哥整俩小菜,咱喝一壶!”

  何雨柱突然说道。

  “吆喝,这是怎么个意思?有啥讲头?”

  许大茂挑了挑眉,笑的颇有点意味深长。

  “嘿嘿,就是你想的那样。卫东也一起,咱也好久没聚了。”

  “成,到时候我也拎一瓶老汾酒,给哥俩助助兴。”

  “就这么说定了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