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古城第一日
出了雅韵轩,已是午后,阳光透过古街两侧的梧桐树叶,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
林薇伸了个懒腰,眯着眼睛看向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笑嘻嘻地说:“饿死啦!哥,咱们先找点吃的?”
林谦看了眼手机:“这才三点,你午饭没吃饱?”
“那当然!”林薇理直气壮,“刚才听评弹的时候,我就闻到外面飘来的香味了,好像是炸臭豆腐?”
林浩推了推眼镜,无奈道:“你鼻子倒是灵。”
三人沿着观前街漫步,街上游人如织,两旁店铺林立,既有百年老字号,也有新潮的文创小店。林薇像只欢快的小鸟,拉着林浩在各个摊位前蹿来蹿去,一会儿指着糖画摊子要买,一会儿又凑到卖桂花糕的铺子前探头探脑。
“老板,这个怎么卖?”林薇指着一块晶莹剔透的桂花水晶糕。
“五块钱一块,小姑娘。”老板笑眯眯地递给她,“尝尝看,咱们姑苏的老手艺了。”
林薇接过,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哇!好香!哥,你们快试试!”
林谦和林浩各自买了一块,入口软糯清甜,桂花的香气在舌尖化开,确实比港岛那些机器做的糕点多了几分手工的温润感。
“好吃吧?”林薇得意地晃了晃手里的糕点,“我就说跟着我准没错!”
林浩摇头:“你只是单纯馋而已。”
“哼!”林薇不服气,转头又盯上了街边一家卖糖炒栗子的小摊,拉着林浩冲了过去。
林谦笑着摇摇头,慢悠悠地跟在后面。街边有个卖竹编工艺品的老人,正低头编着一只精巧的蝈蝈笼,手法娴熟,竹篾在他指间翻飞,不一会儿就成型了。林谦看得入神,忍不住驻足。
“小伙子,喜欢?”老人抬头,笑眯眯地问。
“嗯,手真巧。”林谦点头。
“祖传的手艺啦,现在年轻人都不学这个咯。”老人叹了口气,又笑道,“要不要买一个?十块钱,可以装蛐蛐儿玩。”
林谦想了想,掏出手机扫码:“那来一个吧。”
老人乐呵呵地递给他,又送了他一只竹编的小蜻蜓:“送你的,看你面善。”
林谦道了谢,把蝈蝈笼揣进口袋,心想回头可以送给林薇玩。
——
三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逛到了平江路。比起观前街的热闹,平江路更显幽静,沿河而建的老宅子白墙黛瓦,河面上偶有摇橹船缓缓划过,船娘哼着吴侬软语的小调,岸边的柳枝随风轻摆,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里真美啊……”林薇趴在石桥栏杆上,望着河对岸的茶楼,忽然眼睛一亮,“哥!那边有家卖糖粥的!”
林谦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家小店,门口支着口大铜锅,锅里熬着浓稠的红糖粥,香气飘得老远。
“你还能吃?”林浩震惊。
“当然!”林薇理直气壮,“出来玩不就是吃吃喝喝吗?”
三人走过去,点了三碗糖粥。老板是个和蔼的中年阿姨,一边盛粥一边和他们闲聊:“你们是外地来的吧?”
“对,港岛来的。”林薇笑嘻嘻地回答。
“哦!港岛啊!”阿姨眼睛一亮,“我儿子在那边读书呢,说港岛的茶餐厅特别好吃。”
“是啊,菠萝包、丝袜奶茶,都超棒的!”林薇兴奋地比划着。
阿姨笑着把粥递给他们:“那你们尝尝我们姑苏的糖粥,看看合不合口味。”
粥熬得极细腻,红糖的甜香里带着淡淡的桂花味,入口绵软温热,林薇满足地眯起眼睛:“好吃!”
林浩慢条斯理地搅了搅粥,抬头问:“阿姨,这附近还有什么好吃的推荐吗?”
阿姨想了想,热情地说道:“你们要是吃晚饭,可以去‘得月楼’,就在前面拐角,他家的松鼠桂鱼、响油鳝糊都是一绝!要是想吃小吃呢,隔壁的‘黄天源’糕团也很有名。”
三人谢过阿姨,继续沿着平江路漫步。天色渐晚,街边的红灯笼一盏盏亮起,映得河水波光粼粼。林谦看了眼时间,已经快六点了,便提议:“要不直接去‘得月楼’吃晚饭?”
林薇立刻举手赞成:“好!我要吃松鼠桂鱼!”
林浩无奈:“你刚才不是还吃了糖粥、桂花糕、糖炒栗子……”
“那都是零食!”林薇理直气壮,“正餐当然要另算!”
——
得月楼是家老字号苏帮菜馆,古色古香的三层木楼,门口挂着红灯笼,跑堂的伙计穿着对襟褂子,见他们进来,热情地迎上前:“三位?楼上还有雅座。”
二楼临窗的位置正好能看到平江河的夜景,林薇兴奋地趴在窗边:“这view也太棒了吧!”
跑堂的递上菜单,林谦让他们先点。林薇毫不客气地指着招牌菜:“松鼠桂鱼!响油鳝糊!蟹粉豆腐!还有……这个清炒虾仁!”
林浩补充:“再加个莼菜银鱼羹,清淡点的。”
跑堂的笑眯眯地记下:“三位要喝点什么?咱们自酿的桂花酒不错。”
林谦想了想:“我们是未成年人,不能喝酒,还是给我们来壶茶吧。”
林薇白了林谦一眼:“哥,你怎么好意思装未成年人的?不想喝酒不喝呗,我还想尝尝呢。”
“你就说人家信没信吧,信则有不信则无,”林谦又附在林薇耳边轻声说了句,“我是不能喝,你个未成年人还想当着监护人的面喝酒?”
不一会儿,菜陆续上桌。
松鼠桂鱼炸得金黄酥脆,浇上酸甜适口的酱汁,鱼身翘起如松鼠尾巴,栩栩如生;响油鳝糊油亮喷香,鳝段滑嫩,蒜末和胡椒粉的香气扑鼻;蟹粉豆腐嫩滑鲜美,虾仁晶莹剔透,莼菜羹清润爽口……
林薇夹了一块桂鱼,满足地眯起眼睛:“天啊,这个鱼肉也太嫩了吧!”
林谦倒了杯桂花酒,浅尝一口,甜香醇厚,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忍不住又喝了一口。
正吃着,隔壁桌的一对老夫妇笑眯眯地看过来:“年轻人,是来旅游的?”
林谦点头:“是啊,第一次来。”
老太太和蔼地说:“那你们可要好好玩玩,姑苏的园林、评弹,都值得一看。”
老爷子补充:“晚上要是没事,可以去山塘街转转,那边的夜景更美。”
三人谢过老人家,继续大快朵颐。
林薇吃得脸颊鼓鼓的,还不忘拍照发朋友圈:“我要让在家里复习的同学们馋死!”
林浩无奈:“你能不能好好吃饭?”
林谦笑着摇头,望向窗外——夜色渐深,河面上的游船点起了灯笼,远远望去,如星河倒映水中。姑苏的夜,温柔得让人沉醉。
——
酒足饭饱,三人沿着平江路慢慢往回走。
夜风微凉,林薇手里还捏着没吃完的桂花糕,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
林浩则拿着相机,时不时拍下街边的夜景。
林谦双手插兜,慢悠悠地跟在后面,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去见吴卿学琵琶的事。
正想着,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夏聪发来的消息:
“歌写得怎么样了?”
林谦笑了笑,回复:“我已经把Demo发给许若盈了啊,她那边没告诉你吗?”
夏聪的文字里全是他的怒火:“你搞咩飞机啊!!!你发歌给人家都不先通知我???”
“不是啊,我说了有事再让她找你啊,没找你说明没啥事呗,合同一早就签了,该少的钱又赖不掉,聪哥,你急什么?”
“我是说钱的事吗?”
夏聪彻底绷不住了,虽然知道林谦肯定没那种意思,但他就是有一种完全被忽略的感觉,好像林谦音乐上的事他自己一个人全解决了,在这上面似乎并不需要他作为经纪人的存在,反倒是各种接洽的行程才用得上他。
“你跳过双方经纪人直接去跟艺人聊合作,你把经纪人这种职业当什么的?也是我脾气好,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脾气好,要是严复是个小肚鸡肠的,你这种就属于挑拨离间人家的合作关系,懂不懂!”
林谦还真是没想到这一点上面,他想了想确实觉得不妥,便和夏聪说了声抱歉:“对不起,下次不会这么搞了,是我考虑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