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装傻呢

第79章 汝南王:家中小妾突然生病,告辞!

  次日,太极殿没有早朝。

  司马衷端坐于书房内。

  晨曦洒在纸窗上,透出一股温和的明亮。

  房间内,还有嵇绍和文鸯二臣。

  “前几日朝会频繁。今日难得放松一天,却还要唤爱卿们来议事,幸苦爱卿们了。”

  司马衷坐于主座,面带微笑,举止从容。

  “陛下言笑了,这是微臣的本分。”

  嵇绍俯首,用他一贯稳重可靠的语调说道。

  文鸯也一拱手,说道:

  “臣不觉得幸苦!”

  “假若有一天,陛下不再需要臣了,那臣才会感到无比落寞呢!”

  文鸯脸上的笑容质朴,身上却是干劲十足。

  以前的文鸯,一把年纪,身无官职,常感迷茫。

  自从追随陛下,文鸯腰不酸腿不疼了,干活也有劲了,整个人精神充沛,像年轻了二十岁。

  再一想到,自己那犹如“通天大道”般宽阔的前程,文鸯就更加充满斗志了。

  司马衷此刻也是心情大好,笑意盈盈。

  不由得在心中感慨。

  前世,他只是单位的一个小喽啰。

  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坐在这大堂的正中间,听取下属的汇报。

  此刻,司马衷已经非常习惯这种“发号施令、搅动风云”的感觉了。

  虽然暂时还做不到“手握大权”“生杀取予”的程度,但是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这一天也不会太远了……

  “好,那咱们就来谈正事吧。”

  司马衷笑着说道。

  “今日,汝南王府可有什么消息传出?”

  司马衷开门见山。

  毫无疑问,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汝南王的反应,直接决定了,下一步他该如何行动。

  另外,司马衷也急切地想知道,昨日的表演究竟成效如何?

  “陛下,臣的下属来报,说汝南王之子,屯骑校尉司马矩,已经因病辞官还乡了。”

  文鸯往前一步,语气中有几分急迫。

  “汝南王之子,突然辞官回乡?”

  听闻文鸯此言。

  司马衷原本靠坐着的身姿,不由得前探了一点。

  汝南王之子,屯骑校尉司马矩……怎么会在这么恰好的时间点,突然之间生病?

  生病也就罢了。

  ……还严重到,必须辞官回乡?

  要说这全是巧合,司马衷是不相信的。

  难道说。

  这老头是怂得,将儿子也叫回去了……?

  司马衷心中如此猜想。

  眼底,也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

  司马衷继续听着文鸯的汇报。

  “臣认为此事蹊跷,便仔细打探了一番。”

  “竟是发现,汝南王府从昨夜开始,便不见家丁进出,仿佛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文鸯语气神秘,低声说道。

  文鸯能探得这些消息,其实还多亏了他的职务之便。

  “左卫将军”和“屯骑校尉”,同属禁军体系。

  虽然不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但是隔壁队伍之间,多少都有一些相熟的同撩。

  禁军这支队伍,平时不发生事情倒还好。

  一旦要是发生什么变故,往往都是了不得的大事,牵扯到整个京都甚至国家的安危。

  因此,与禁军相关的消息,总是特别敏感、灵通异常。

  除非消息被刻意封锁,否则禁军中,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总是会比一般的消息,传得快上许多。

  因此,文鸯一大早,便急急进宫来,想要第一时间将这个发现汇报给陛下。

  “战机稍纵即逝!”

  “一个重要的讯息,哪怕只晚到了一刻钟,也有可能会导致满盘皆输……”

  这是父亲文钦从小教导他的道理。

  “汝南王府人去楼空?”

  司马衷不禁嗤笑一声。

  “朕昨日的表演,竟如此出彩?”

  司马衷的嘴角有些压不住了,笑出了声。

  文鸯见状,则是挠挠头,感到有些疑惑。

  他不懂陛下为何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反而是突然发笑。

  就好像……这个消息,早已被陛下所掌握了一般。

  “难道说……”

  “还有人比我的消息更快?”

  文鸯不由得在心中猜想。

  这时,只见嵇绍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奏书。

  “启禀陛下。”

  “汝南王司马亮今日一大早,便递上了奏疏,称家中室人得了重病,希望得到陛下的恩准,准其回汝南探望照料。”

  司马衷闻言,愣了一下,问道:

  “汝南王妃还在世否?”

  “多年前早已过世。”嵇绍说道。

  “后娶的妃妾呢?”

  “据臣所知,大多年轻,皆生龙活虎。”嵇绍说道,他的嘴角有一抹微笑,看得出来他竭力在忍。

  “哈哈!”

  司马衷轻锤桌面,抚掌笑骂道:

  “这汝南王,编的一手好理由!”

  这与后世因为孙子请假,而反复“去世”的奶奶,有何区别?

  “朕这叔祖的秉性,朕早已料到!一有风吹草动,他必望风而逃。”

  “不曾想,这次竟是带着儿子都逃回了封地……”

  “好!实在是好!”

  “朕成了!”

  随后,便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着步子。

  “接下来,朕的计策,便好开展了!”

  言语之中,尽是欣喜之色。

  司马衷这次计策的成功。

  直接让贾南风制衡汝南王、东安郡王二人的伎俩,宣告破产。

  一举改写了朝堂的局面!

  这一步尤为关键,是后续所有计策的前置。

  因此,这次能够成功,无疑给司马衷带来了信心,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嵇绍见状,则是站立一旁,对着司马衷微微鞠躬,拱手道:

  “微臣恭贺陛下。”

  “陛下当真是洞若观火,料事如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微臣……佩服。”

  此刻的嵇绍,之所以显得这么淡定,是因为已经过了那个惊讶的劲头。

  今天早些时候,他可不是现在这个反应。

  嵇绍是给事黄门侍郎,本身就负责公文的送达往来。

  因此理论上来说,大部分奏疏都要通过嵇绍,来传达给皇帝。

  但是此前,由于杨骏架空三省、独断权力,这一职责并没有怎么发挥作用。

  随着杨骏垮台,给事黄门侍郎也得以正常履职。

  今天一早,当他还在用膳时。

  下人便进来传话,说汝南王府来人了,送过来一封奏书。

  还说要嵇侍郎传话与陛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