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国医精诚

第21章 难道你也会看病?

国医精诚 苟在幼儿园 3063 2025-04-22 16:52

  “脉象采集仪,可以分辨脉位、脉势、脉形等变化,具体来说,把脉势,量化为频率,把脉形,量化为压力波动百分比……比如细脉,可以表述成频率<62赫兹,压力波动<10%……”

  什么?

  脉象变成了一串具体化数值?

  方涛心里吃惊不小。

  他学医十多载,今天“小刀划屁股”开眼了,第一次看到这种数字化“脉诊”。

  其实理解起来也不难,就像量血压,有多少高压,有多少低压,表现为一个可视化数字。

  现在这种“脉诊量化”,其实与量血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脉象能用数字表述,那么中医28种脉象,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是方涛心中最直接的感受,数字化脉象,只能借助于仪器,靠中医的手,绝对无法量化。

  “你看,这样你们医生以后把脉是不是更简单了?而且脉诊仪速度也快,大约20秒就能得出精准数据。”鲍安然道。

  原来是这么个脉诊法……

  这的确出乎方涛意料。

  而且借助仪器,颠覆了传统的人工把脉,千年脉象文化荡然无存,仅剩下冰冷的数值。

  方涛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接下来,我们模拟一个病症。点击辨证,你看出来一个,舌苔水滑、舌质薄白、舌色淡嫩,脉象为65-70赫兹,波动小于12%,结合发热头痛症状,身体虚浮,咳重喘轻等辨证……”

  “AI自动生成处方,推荐小青龙汤。”

  “药方为麻黄9g,芍药9g,细辛6g,干姜6g,炙甘草6g,桂枝9g,五味子6g,法半夏9g。”

  “你还可以旁边加减化裁,AI也给出了建议,如果寒证较轻,可去桂枝;若有鼻塞流涕多,可加辛夷、苍耳子;如有水肿,可加茯苓。”

  “还有调护建议,比如本方是温燥之品,阴虚干咳以及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从辩证到施治,再到推荐处方,以及加减建议,调护建议等等。

  鲍安然根据AI步骤和提示,将一个患者看病的全部流程,模拟走了一遍。

  整个过程不能说行云流水,但也是驾轻就熟……

  方涛听了之后,心中又泛起阵阵凉意。

  想不到中医已经如此“先进”,自己只知道闭门造车。

  “你也是学医的?”

  “呵呵,我不是学医的,我对学医一窍不通,我读的是经济管理。”鲍安然抿嘴道。

  “我觉得……你很有看病的天赋……”

  “哈哈,我只是根据AI辅助,我连药方药名都看不懂。在这方面,和你们学医的人,不能相提并论!”

  方涛心想,这套“AI中医辅助诊断系统”,简化了医生看病难度,借助影像和数据,用大数据调出海量治法,然后自动生成处方和用药建议。

  等于是,“AI中医”实质上成了“AI辩证”。

  先不论AI辩证的结果是否正确,据方涛推测,这套辅助系统一旦正式商用,对中医的日常诊断,的确有一定参考价值。

  “患者病状千差万别,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你们有没有准确率这方面的数据?”

  “AI中医辩证,侧重于数据表面和统计规律,目前来说,只能作为医生的辅助诊断。我们采集了近1万份临床数据,AI辩证准确率大于85%。”

  “当然,随着系统升级,投喂病例越来越精准,准确率会进一步提升……目前来说,这套辅助诊断,相当于一个主治医生的水平。”鲍安然解释道。

  什么?

  主治医生水平?

  AI中医要是到了主治医生水平,已经很了不起了,除了疑难杂症,基本上都能治。

  方涛想想自己,学医这么多年,学历是本科还没规培证,连初级住院医师都谈不上。

  数年寒窗苦读,翻阅浩瀚医书,到头来,还不及这套系统和价值数万的诊疗仪器。

  方涛瞬间觉得,中医这个“头衔”,不香了……

  鲍安然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年轻貌美,还有AI中医的颠覆性创新。

  虽然这套AI辅助,目前仅仅是中医“助手”,但是将来的话,会不会成为“对手”?

  中医和西医,孰强孰弱,已经“争得”不可开交,这下好了,又来了个AI中医,更为强大的搅局者!

  或许最后击败你的,并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不知哪里冒出来的跨界者。

  方涛感觉到,恐怕以后“中医这碗饭”,没那么好吃了……

  “你的这套系统,对我们中医看病,肯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我感觉,缺乏人情味,患者可能会紧张,会不适应。”

  “AI创新赋能,肯定对传统有一定颠覆,除了医生,患者也是要教育的。”鲍安然接道。

  这一点,方涛比较认同。

  这几年,医院不断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发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可以说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不断改造医院。

  10年、20年之后,对于一些普通门诊,患者还需亲自到医院看病吗?

  医生即使面对患者,还需要察言观色吗?

  AI中医,对于传统医生而言,到底是福是祸?

  或许在不久将来,就会有答案。

  “小医生,你感觉这个系统怎么样?”鲍安然问道。

  平心而论,方涛内心是抗拒的,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工作,未来会被AI取代。

  自己的专长,变得毫无价值可言。

  但是考虑到鲍安然的角度,对医疗科技公司来说,这是一个赛道,这是一个发展机遇,背后有着庞大的市场前景。

  一件事情,总会有正反两面。

  方涛不想说得太直白,以免浇灭鲍安然的积极性。

  “我觉得还行……AI或许在以后,对医生有很大帮助,不过现在的话,还不能完全替代医生。”

  虽然AI应用很广泛,但是医疗领域有独特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对大模型的要求,远远高于其它普通行业。

  “这一点我知道,目前还在测试阶段。我觉得AI中医是一个趋势,就像网购、外卖、无人驾驶等,以后看病,都不需要去医院!”鲍安然高兴道。

  她今天在医院碰了一鼻子灰,终于在方涛这里,找回一点自信。

  “这是第一代,公司在研发第二代AI医生机器人,以后它会像医生一样,和患者交流。”

  什么?

  还有AI医生机器人?

  看来医生这碗饭,以后要有危机感了。

  在鲍安然细心指导下,方涛又测试了系统其它功能。

  比如在“中药配伍”方面,会给出一些配药禁忌,以及毒性提示;而且还有“多方会诊”,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呼叫其他医生会诊。

  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

  尽管这个“AI中医”有些不伦不类,方涛觉得,既然是有关中医的新生事物,不妨都去了解一下。

  其实,相比这套AI中医辅助诊断系统,鲍安然爽朗性格,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鲍安然左一句“小医生”、右一句“小医生”,让方涛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他不过是在中医科规培,名不见经传,鲍安然一点也没有“看不起”他的样子,热心热肠,方涛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

  她仿佛具有一种天生与人的亲和力,让性格内向的方涛,心里有一种萌芽破土的冲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