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国医精诚

第30章 本草之性陶冶情操

国医精诚 苟在幼儿园 3237 2025-05-18 08:45

  旁边这几株本草,长得也很有特色,像一把撑开的“绿伞”。

  方涛看到在其茎上,五叶轮生,每一叶再分出五朵花,每一朵花,又分出三朵小花。

  层层叠叠,整整齐齐,一株之上,仿佛是五个好姐妹。

  它叫泽漆,又名“猫眼草”,倒卵形圆叶上,开出黄绿色花朵,就像猫的眼睛一样。

  方涛对泽漆的花,很是喜欢,纤尘不染,碧绿如洗,不过折断枝株后,它会分泌白色液体,有一定毒性。

  泽漆味辛苦,方涛知道,一般“味辛苦”的本草,大多有消肿祛毒功效,在《金匾要略》中记载有一款泽漆汤,可治喘急咳嗽、身体浮肿。

  方涛走着走着,踩到一些野草,不过蹲下来一看,并非是野草,而是另一款中草药,名叫茵陈。

  茵陈是一年生本草,它在春天,从去年老茎上生根发芽,推陈出新,因此而得名。

  可谓”经冬不死,至春又生”。

  每年三月四月,是茵陈采摘时期,到五月以后,它就发枯了,只能当柴烧。

  方涛用手,直接拔了几株茵陈,回去给妈妈当菜烧,吃起来有一股香气。

  茵陈还可以泡茶,具有清利湿热,消退黄疸功效,还是春季养肝的好东西呢!

  这时,一阵清风吹来,空中有一些絮状物。

  方涛走过去一看,蹲下身,这是一株真正的小草,但是,却不甘于平凡。

  它有着蛇状金色花瓣,叶子贴地而伏,方涛经常在路边看到,它就是喜闻乐见的蒲公英。

  每当成熟后,蒲公英白色冠毛,会随风起舞,随风飘落。

  蒲公英全草可入药,味苦性寒,有清肝明目,利尿除湿功效,还能治疗扁桃体炎、中耳炎、腮腺炎等一些炎症。

  小时候,方涛放学后,经常追着蒲公英花絮而跑,有时风大一些,真的可以用漫天飞舞来形容。

  长大后,方涛知道蒲公英的爱情花语,象征着追求不切实际的爱情,而且至死不渝……

  方涛刚走没几步,又闻到一股独特香味,入鼻之后,清清凉凉。

  未见其形,先闻其味,毫无疑问,它就是鼎鼎大名的薄荷。

  谁都尝过薄荷的味道,口香糖、牙膏、茶,其实薄荷还有很多药性价值。

  它可以发汗解热,治疗感冒以及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还有清凉提神的特殊功效。

  方涛房间的窗台前,也种了薄荷盆景,有时看书写字劳累时,闻一闻薄荷,立即提神醒脑。

  而且晚上,也有助于睡眠。

  不过现在薄荷还没开花,一般要到6月夏初时,才会陆续开花。

  在花园周边,还有一种小腿高的草本,方涛一看便知,它就是苍耳,茎上的种子,就叫苍耳子。

  方涛记得上小学时候,经常有淘气男生,手上拿着一把苍耳子,女生见状,纷纷吓得四散奔逃。

  苍耳子有带钩倒刺,黏在女生长发上、棉毛衫上,很难取下,很多女生被“恶作剧”后,痛苦不堪,严重时,还会扯掉大把头发。

  长大后,方涛才知道,苍耳子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

  苍耳全株入药,可祛风散热,主治头晕目眩,还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园子里,还有叶子像猪耳朵的“车前草”,多年生本草“旋复花”,三出复叶“鬼针草”,四大仙草之一“何首乌”,以及人见人怕“荨麻”……

  这些草本植物,大多是方涛网上买的幼苗,有些是他照着书上嫁接而成的,还有些,纯粹是他无心插柳而成。

  方涛时常打理这些本草,花了不少心血,这些本草基本没有药性,与其当药材,还不如当食材。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可以相互作用的,种植本草,不仅陶冶他的性情,还可以明志。

  当心情抑郁或是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方涛在“百草园”里待一会儿,就会感觉到神清气爽,一切不如意,仿佛都会烟消云散。

  “方涛,快来吃饭了!”妈妈姜宁喊道。

  不知不觉,已经快6点45分了,方涛离开百草园,往厨房走去。

  方涛家厨房有液化气液化灶,电磁锅电磁炉也是一应俱全,不过姜宁还是保持农村传统,喜欢烧大灶。

  一方面由于饮食习惯,另一方面,的确用大灶烧的饭菜,比液化气烧的,更有烟火气。

  灶台上,有三个白煮蛋、两块蒸糕、煮玉米、两碗白粥,五个馒头,还有一些糟卤、酱黄瓜之类的。

  “妈,我从园子里,采了些茵陈和荠菜,看能不能吃?”

  “茵陈还是腌了吧,荠菜的话,明天包馄饨给你吃!”姜宁道。

  方涛点点头,端着三个碗,往客厅走去。

  爸爸方彦正已经打完“八段锦”,在厅里一边磨豆浆,一边开着电视,听着收音机。

  “一早上,你就吵吵嚷嚷的,一心三用!”

  姜宁端着早饭进来,对着方彦正直接喝道。

  早上打拳倒也算了,既开电视又听收音机,有这功夫,不到厨房里,添点柴火?

  方涛知道,平日里,爸爸早上空一些,一旦去了药铺或是出诊,事情就多了,一天都忙不过来。

  姜宁嘴上虽然牢骚,但是也知道方彦正的辛苦,女人嘛总是爱唠叨几句。

  她最近体检,测出有些低血糖,虽然问题不大,她也开始注意饮食,不喝粥了,改吃一些无糖麦片。

  “快点吃,去医院别迟到了。”方彦正催促。

  “嗯,7点走来得及。”

  父子俩花了不到5分钟吃好早饭,方彦正穿上衣服,去车库发动车辆。

  “多穿点衣服,晚上回来冷。”

  “知道了,妈。”

  方涛穿上一件夹克衫,拉链敞开,拎起一个背包,就出了门。

  爸爸方彦正把GL8开了出来,大铁门自动打开,方涛走了进去。

  “妈,我走了……”

  姜宁挥手送别,边上还有来福,摇着尾巴,也在看着。

  她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收拾碗筷、打扫房间、晾晒衣服等,还要给方涛爸爸准备中饭。

  有时家里菜多了,姜宁中午就带着饭菜去颐御堂,有时懒得在家里烧,就去镇上市集买些菜,在颐御堂里烧中饭。

  姜宁每天的生活,两点一线,很有规律。

  方彦正开着GL8,驶出大门。

  从方涛家到华阳镇上汽车站,步行的话,要20分钟左右,现在搭上爸爸的车,只要几分钟就行了。

  方彦正送完儿子方涛后,直接去颐御堂上班。

  “你在医院里面,多学习学习,虽然说,那里的中医科,水平也一般,但毕竟是大医院,等规培出来后,你就有资格进入公立医院体系了。”

  方彦正也是一名中医,既卖中药,也看诊出诊几十年了,论医术和临床经验,比一般中医院的主治医生,水平也不相上下。

  至于儿子方涛,从小在医学上天资聪颖,又勤于思考,还是医学院科班出身,在临床诊断方面,甚至比他更胜一筹。

  方涛去规培,某种程度上是去镀金的,只有获得规培证,他以后的行医之路,才会更加宽广。

  “医院里的医生,都是前辈,我会好好学的……”

  “对了,卫生中心黄院长那边,说你的劳动合同已经签好了,让你有空的时候,去拿一下。”

  方涛这次去银山区第三人民医院规培,属于委托培养性质,他的人事关系,其实是落在了华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

  相当于,公司让员工去脱产(脱离工作场所)培训,培训完毕,再返回原单位工作。

  方涛之前去过一次,签好了协议,经过社区医院人事行政流程后,盖完章,他算是正式入职社区医院。

  “那我请个假吧,今天陈主任应该在医院。”

  很快,车子停在一处公交站台,方涛径直下了车。

  他在这里,换乘去医院的公交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