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英雄大宴
峨眉山很有名。
自东汉末年之后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山中寺庙数座,道观也有不少。
那时还各有各的修行派别,对外并非称作峨嵋派。
直到昔年南宋的女侠郭襄在峨眉山上大彻大悟,才融僧道一体,双教合一,创立了如今的峨嵋派,成为了峨嵋派公认的开山祖师。
可其实要说峨眉山历史悠久,前辈高人众多,曾也有不少武林高手。
不过相比于集桃花岛、丐帮、全真教、南帝、铁掌帮、少林、金刚宗诸般武学于一体的郭襄就相形见绌了。
晚年的郭襄虽未必一定有天下绝顶高手的修为,但武学造诣却已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她以“九阳神功”之其博,创立了峨眉九阳功为镇派绝技;
又以桃花岛的奇门武学创立精伦绝妙的回风拂柳剑、金顶绵掌、四象绝技皆是上乘的一流武功。
常人以为峨嵋派武学是正宗佛门武功就有偏差了。
其实峨嵋派练的是正宗奇门。
所谓奇门,非各种奇异兵器,而是指上古时期以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为基础,后又衍生奇门遁甲,易经六十四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而奇门之学多是招数精妙至极的外门武功,为中原奥义之顶峰,又区别于道家以柔克刚的玄门内功。
其中之种种精妙,非一言以蔽之。
不过奇门武功向来博大精深,非悟性愚钝者可能领悟。
峨嵋派现如今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祖上传下来的功夫,莫说是峨嵋派的寻常弟子,就算是现如今的峨嵋掌门金光上人恐怕也未练的有多么高深。
听闻他时常闭关苦修。
往往一闭关就是一年半载,方才出山处理积攒的事物。
若非如此,当年也不会被金刚宗那些番僧潜入禁地盗走龙象般若功了。
可今日金光上人非但已出关,而且还特意穿上了当年他继任峨嵋掌门的那一身玄色云锦长袍,凤凰纹绣,金丝勾勒,头戴紫金冠,脚踏青云履,腰间系着的是当年威震天下的倚天剑。
整个人都庄严威仪又带了几分意气风发,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
他从小就是峨嵋派的天之骄子。
武学天分高,师父师伯掌门都对他另眼相看,一生顺风顺水,从未有过半点挫折。
这样的人,年少有为不自卑,又怎能不意气风发?
而他如今已是七八十岁的年纪,却依旧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在峨眉山上的金顶大殿笑吟吟的抚着胡须,看着不断赶来赴会的贵客。
今日山中来的来的贵客的确不少。
除去向来不理会外人的唐门以外,基本上蜀中名门都来了。
就连不是蜀中一带的人,听闻了此事也想来凑凑热闹,所谓闻名不如见面,想要多交几个朋友。
毕竟英雄大宴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
若非是武林之中极大的盛事,一般情况下谁敢号称召开英雄大宴?
一般人谁敢在自家召开的宴会上自称英雄?
岂不是被天下人笑掉大牙?
除却这些人以外,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青城派、华山派、嵩山派这三大门派。
江湖上谁不知道金光上人这一次召开英雄大宴,全是因为华山派和青城派的恩怨,以及嵩山派试图在其中调解?
所以这一次与其说是众人给峨嵋派面子,倒不如说是给四大门派面子。
金光上人只不过是趁这个机会沾沾光。
而华山、嵩山、青城山三大门派之中,最先来的是华山派的岳不群、宁中则夫妇。
金光上人犹记得上一次见他们还是数年前的事情了,连忙亲自上前迎接,招呼他们入座。
恢弘雄伟的大殿内,两排交椅本已坐了不少的人,皆是江湖上赫赫有名之辈。
当地的门阀世家;昔日的武林前辈;各类江湖名宿等等。
甚至能有资格坐在这里的人都是在江湖上排得上名号的人。
其他一些有头有脸却名气不够大的都只能坐在殿外的金顶广场上去。
但却绝没有一个比岳不群夫妇地位更高之人。
众人见其到来,纷纷起身谦让,让二人坐首席,彼此眼神之中也多是惊艳。
早就听闻华山派的君子剑威名远扬,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光是那面如冠玉、神仙画卷里走出来的气质就叫人心生钦佩。
而宁中则也是当世极品美熟妇,饶是在场之人见惯了如云美女,可还是不免失态多看几眼。
毕竟宁中则虽是诱人美妇,可更诱人的是她华山掌门夫人的身份。
天下美人多的是,可华山掌门夫人又有几个呢?
岳不群向来与人和善,宁中则夫唱妇随,二人几番推辞,最终还是拗不过众人的诚恳方才坐了首席。
金光上人坐于殿上,轻轻一笑:
“二人,久违。”
此刻,殿内寂静万分,众人都不敢妄言,只听着金光上人和岳不群夫妇的谈话。
“上人相比数年前更加精神奕奕,想来峨眉九阳功又精进不少,岳某先行祝贺了。”
岳不群也面露微笑,仿佛此次只是来赴会英雄大宴,全然不是为了给自己那“劣徒”擦屁股而来。
金光上人闻之,心中欢愉,脸上笑容更甚:
“岳掌门过奖了,华山派的紫霞神功之威名谁人不知?”
“瞧我虽功力日益有成,可年弱体衰,哪比得上岳掌门这般神仙一般的风姿?”
他的峨眉九阳功这些年本的的确确大有精进,功力之雄厚霸道,在江湖一流高手之中也屈指可数。
自认虽未必比得上方证、冲虚,但确实在岳不群之上。
众人也将岳不群的外貌气质看在眼里,知道金光上人所言非虚,绝非互相吹捧。
华山派的紫霞神功却也有非同寻常之处。
分明一个年近六十的老者,看着却是黑发黑须,没半点老态。
华山派的玄门正宗内功当真叫人钦佩。
氛围渐渐的热闹起来。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一时大殿内声音不绝,喧声大作。
不过谁也没把话题往薛无忌的身上引。
只因为青城派和嵩山派两大派的人还未到,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可众人聊了许久,直到快至晌午了。
这时峨嵋山上更多的客人流水般涌到。
峨嵋弟子更是早已经忙的热火朝天,在金顶广场上摆开大宴,设席上菜。
嵩山派和青城派的人还是未到!
大殿内众人说话的声音也渐渐止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到几分诧异。
这青城派和嵩山派怎地还未到?
莫非是故意迟来,要彰显自己的地位?
虽说这么做有点小孩子气,不过往往道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小孩子气。
明知道今日之事,事关重大。
可有的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偏偏就要最后一个到。
你若问他为何迟到。
他还能理直气壮地回道:“我有早到的习惯吗?”
以青城派余沧海那小肚鸡肠,和嵩山派以往的一贯霸道作风,只怕还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