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69.黄泛无声密电惊
从那天起,陈莲香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她的护卫增加到了四人,出行路线变得难以预测。然而,敌人显然没有放弃。
第二次袭击来得更加凶猛。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陈莲香正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突然,一辆黑色轿车从侧面冲了出来,狠狠地撞向他们的车。
“抓紧!“李德明大喊一声,猛打方向盘。车子剧烈摇晃,还没等他们稳住车身,枪声再次响起。子弹击碎了后窗玻璃,碎片四溅。
“主任,趴下!“李德明解开安全带,转身护住陈莲香。就在这时,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衬衫,但他依然死死地护在陈莲香身前。
马虎章一边还击,一边对着对讲机大喊:“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救护车的警笛声划破长空。李德明被推进手术室时,已经失去了意识。
陈莲香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双手沾满鲜血,那是李德明的血。她低头看着胸前的勋章,觉得它是那么沉重。
马虎章的手臂缠着绷带,默默地站在一旁。他轻声说:“主任,德明会没事的。我们都会保护您,直到最后一刻。“
陈莲香抬起头,心情很沉重。她明白,这枚勋章不仅代表着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和牺牲。她挺直了脊背。无论前方有多少危险,她都必须坚持下去。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更是为了那些用生命守护她的人。
夜色渐深,医院的走廊里回荡着仪器的滴答声。
陈莲香知道,这场无声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她握紧胸前的勋章,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枚勋章真正闪耀出它应有的光芒。
对于妻子受到莫名的伏击,张明澈的心里很是气愤。
为了避免家人受到伤害,张明澈给父母和孩子佩戴了护身符,他将金镶玉的“长命锁“轻轻挂在孩子颈间,锁面刻着“出入平安“四个楷体小字。
父亲张青雨坐在藤椅上抽着旱烟,看他在门窗加装三层铁栅栏,忍不住冷哼:“你把家里弄得像监狱,那些倭寇还没打来,自家人先憋出病!“
“爹,您看那新造的宅子,再过月余便能修好。“张明澈推开雕花木窗,晨雾中若隐若现的长江蜿蜒流过,“背靠悬崖只有一条石阶通行,前院栽着七棵百年黄葛树,任谁从对岸看过来都像片普通林子。“他特意选址在鹅岭之上,该处有些许灵气,树木稠密,人烟稀少,法阵构成警戒线,延伸到一里开外
说实话,张明澈想劝父母去成都,那里比重庆更安全,但胡杏儿不肯去,说要每天看见孙子才开心。
为了更好的保证安全,张明澈连续三日,以不同身份游走市井。清晨走过千厮门粮行,听扛包的汉子抱怨“最近总有东洋客商包船却不运货“;晌午换上绸衫混进白象街茶馆,得知有批戴呢帽的生面孔常在西二巷18号进出;深夜披着巡警制服在储奇门巡逻,亲眼目睹两辆黑色道奇轿车趁着宵禁悄然驶入南纪门仓库。
他施展“天耳八宫”,在外面四处转悠了,找到倭国特务的窝点,写了封信寄到陈莲香的办公室。
陈莲香将其转交给军统,说收到匿名信,内容触目惊心。
于是,军统派出大队人马前去搜捕,一口气捉了五十多位倭国特务,还顺藤摸瓜找出许多汉奸。
当军统特工突袭南纪门仓库时,不仅起获三十箱炸药,更在暗格里找到标注着重庆防空火力点的绢制地图——这张战略图后来被证实与三个月前被击落的倭军侦察机残骸中缺失的航拍胶卷完全吻合。
这件事惊动了统帅部,委员长知道了,对戴笠好一番嘉奖。
戴笠回头问陈莲香:“你那封信是从哪里弄来的?若能找到提供消息的人,可以领取一笔奖金。”
陈莲香道:“我哪晓得。这是一封匿名信,直接寄到我的办公室。”
“人家为什么寄给你?”
“或许是因为,我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成了知名人士?”
“除了日方特务外,还有没有别的信息?”
陈莲香故作不懂,问道:“什么别的信息?”
戴笠道:“我是指赤党方面的消息。”
陈莲香摇头:“没有。”
戴笠凝视着她:“自从你来军统之后,破解了上千封倭国密电,大赤党的密电却很少。你能否在破解赤党密电方面多花点儿心思?”
陈莲香沉住气,说道:“局长,不是我不尽心,而是因为我研究的解密方式建立在密码机上,我发表的论文跟恩尼格密码机有关。不管是德国还是倭国,都采用密码机来构建密钥。而赤党的密电利用土法加密,底本或许是书,或许是一部字典,跟我的研究不在同一方向,要想破解它,全凭运气。”
戴笠不止一次催促陈莲香,让她尽快破解赤党密电,但陈莲香一再推脱,说自己尽力而为,可惜运气不好,收获不大。
而在私下里,陈莲香给地下党写过一本专著《动态密码学原理》,讲述了一种全新的加密方式,基于后世的区块链加密方式。这套系统要求收发双方严格同步更换密码底本,即便被截获也如同天书。
至于说,这套复杂的加密方式,有没有被采纳,她也不晓得。
1938年6月5日夜,重庆的夜色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重庆工委的电报室内,发报员的手指在电报机上快速敲击,发出清脆的“滴答“声。这封密电的内容极为重要,关系到无数人安危。随着最后一个字符发送完毕,发报员长舒一口气,但眉头依然紧锁。他知道,这封电报能否安全抵达延安,将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行动署。
与此同时,延安的夜空星光点点。电报接收员在窑洞中守候多时,迅速将电文译出,随即快步走向上级的办公室。
6月6日上午,延安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站在麦克风前,发布了一条令人气愤的消息,说青白党计划挖开黄河,阻挠倭军进攻,请黄河下游的百姓务必小心。消息发布后,紧接着是一篇评论,叱责青白党不负责任的计划,给广大人民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历史上的6月9日,蒋某人下令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黄河改道,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90万人。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
这件事被播报出来以后,引起全国人民的哗然,让青白党的计划胎死腹中。
蒋某人大怒,命令戴笠严查,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这个阻挠倭军进攻的计划,才制定出来不到一周,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延安方面披露出去,简直岂有此理!赤党的势力竟然渗透到我们的内部高层!给我查!一定要查出来,是谁泄露了机密。”
其实这件事查不到陈莲香头上,因为军统没有介入挖开黄河的行动,就连戴笠都不知道这个计划,按理陈莲香更不晓得。
统帅部将任务交给了二十集团军,司令程潜和参谋长魏汝霖商量之后,正准备照计划实施呢。
从重庆发出去的密电,内容是由张明澈提供的,他原本忘记了黄河决堤发生在哪一年,之所以能提前预警是因为超人的听力,他听见统帅部有人提起“挖开黄河”。
张明澈提前布局在重庆建造了数百间房屋,其中一座宅院距离统帅部不到一公里。
他现在的听力极为强悍,能听见周围2公里范围内的风吹草动。
他如果愿意多花心思,可以得到大量讯息。
他只挑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
张明澈没把心思放在获取请报上。
他毕竟是修士,每天要呼吸吐纳,吸收日月之精华,从周围稀薄的灵气中汲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