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畏惧
看着朱允炆这副惊恐的样子,朱元璋确认自己孙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怕见到血了。
没有人管掉在地上的猪肉,朱元璋回头看了一眼武定侯郭英,让郭英扔了散碎银子给屠户。
这个屠户叫猪肉叫豚肉,不犯朱元璋的忌讳,这让老朱很满意。
春联他只要求了王公大臣贴,在小门小户都是跟风自发,朱元璋自然不会计较。
又看了一眼朱允炆,想着怎么让朱允炆勇敢起来,就问屠户,老朱的声音低沉,让人听不出喜乐。
“咱看别人家都贴了春联放了鞭炮,你们家为什么不贴啊?”
屠户听朱元璋说到这,哎呦一声,皱着面皮,猛一拍大腿。
“您是不知道,今年年景好,这豚肉生意卖到了今儿早上,春联这事是忘的一干二净,一干二净啊!。”
“您说我一个屠户,自己没不识字也不会写春联,为了这点生计买卖,没能及时请人为自己代写。这就给耽误了。”
说到这屠户摊开手,上下抖了抖,表情有些懊悔。
朱元璋看看四周,正好是血腥场面,只不过都是猪血,老朱看来一点感觉没有,他不理解朱允炆为什么害怕。
他觉得无论朱允炆为什么害怕见血,只要多见血就能治好,想到这里老朱就来了给屠户家提春联的兴致。
“郭四。”
武定侯郭英马上点点头,回头冲侍卫点了点远处卖红纸的摊贩。
身后的侍卫快速去买了红纸,好在现在街上还有,过年节这最后一批生意人就是买红纸的,这些人不到中午不收摊。
无他,就是中午过后没人会贴对联了,自然没人买红纸了。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拿起毛笔,用屠户职业的两把杀猪刀和骟猪的营生作底,给屠户写了幅对联,念出来给屠夫然后让人贴好。
“谢谢老爷子,小的一听就知道,老爷子您这写的真好!”
“您这字写的,比教书先生都好...”
哈着腰说着,进屋取了五斤肉就要再给朱元璋,他屠户精着呢,这年月会写字的没有简单人物,搞好关系总没错处。
这读书的老爷愿意给自己写对子,就是今年不吃肉了,能搭上关系也值。
朱元璋挥挥手,写完春联心情舒畅了些,想了想接着动笔,想写点东西给朱允炆。
朱允炆害怕见血的问题怎么解决,老朱现在就要开始铺垫,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必须快一点,要是朱允炆不能快速领会他的意思,他准备直接出手干预。
他重新写一遍这两句话。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到这微微停顿,续上两句凑成一则七言。
“膻根不净难为畜,刃不见血枉作兵。”
写下这四句口水诗,塞到朱允炆怀里。
“好了,你先回去吧,好好琢磨琢磨咱的话。瞧你手忙脚乱的样子,哪里像咱的孙子。”
老朱想起来自己儿子朱标,朱标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不知道咋了就有一段时间特别怕自己这个父亲,如今孙子也不知道害怕什么。
老朱无心探寻原因,只知道不能放任不管。
一个皇太孙,将来是天子的人怎么能害怕呢,即使有害怕的地方,不管害怕的是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更不能让人看出来,不然就会有弱点让群臣看到。
这是朱元璋心里皇太孙朱允炆必须做到的,当年他也是这样要求太子朱标的。
一个君主可以有喜欢不喜欢,但是不能有害怕的东西,朱标当年出现畏惧这种情况的时候,朱元璋双管齐下,一是让朱标多次见识血腥场面以毒攻毒。
二是让朱标的老师宋濂指导朱标,再加上马皇后的开导,后来朱标就不怕什么了,还主持了洪武四大案中的三个。
想到这朱元璋补上一句。
“要是不懂,就去找人问一问,你那些老师都是聪明人,你要多请教他们。”
可惜老朱没有看明白,儿子朱标和孙子朱允炆,畏惧的源头都是他,朱元璋倾向酷烈手段治国理政,而朱标则主张仁政。
这种理念上的冲突和父亲的强势,让朱标对朱元璋的恐惧也日益剧增。
朝野赞颂朱标仁德,也不是因为朱元璋帮朱标攒名声,而是实打实的太子朱标不认同父亲暴力残酷的手段。
所以朱标当时被朱元璋以毒攻毒之后,对朱元璋的畏惧由明转暗,使得朱标时时刻刻小心翼翼,生怕触怒父亲朱元璋,忧惧交加,心力憔悴,这才英年早逝。
如今,朱允炆开始直面朱元璋,恐惧的轮回开始了。
朱元璋背手,刚刚写完字的毛笔被他甩在朱允炆脚下,朱允炆这时候也看出来了朱元璋对他的不满,毛笔落地的声音让他微微颤抖了一下。
“是,孙儿回去以后,一定好好思考爷爷的教诲,定不辜负皇爷爷期望。”
朱允炆弯腰低头,他现在不敢害怕,直勾勾盯着脚下的生猪肉。
等朱元璋跟他分开继续去逛的时候,他才松了一口气,等朱元璋走远,朱允炆脚一软差点摔倒。
“皇太孙殿下,您没事吧?”
朱允炆的起居内侍秦昂赶忙上前扶住他的胳膊,让朱允炆好生调整一下。
同时秦昂心里也暗暗吃惊,原来天下不止自己这些阉人内侍和大臣害怕皇帝陛下,太孙殿下也害怕。
强忍着不适,朱允炆拿起地上还在渗血的生猪肉,他知道自己不能让皇爷爷朱元璋觉得自己烂泥扶不上墙。
抱着生猪肉一路回到东宫,朱允炆看着朱元璋写的四句话,百思不得其解。
他只能看出来这前两句是给屠夫的春联,后两句才是给自己的。
这紧张的感觉让朱允炆觉得有些饥饿,想起来母亲吕氏给自己做的鸡汤面。
“来人,去给本宫准备一碗鸡汤面。”
朱允炆吩咐内侍,因为自己的心事还是事关蓝玉案,所以朱允炆叫来当时劝慰自己的黄子澄。
黄子澄来时,朱允炆正在大口吃鸡汤面,他吃的很急,额头已经有些冒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