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儿两人走后不久,庙外又来了一人。
这人身长九尺,苍髯如戟,满脸麻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此人正是洗心革面的李麻子。
他这次前来,是王灶安排的。
先前王灶托梦给王船山,令其介绍失业的李麻子到灶王庙里来担任庙祝。
条件是带他踏上修仙之路,并在之后如能助其斩杀一头妖魔,便授予他一门本事或者宝物。
李麻子回想起过去金盆变泥盆的经历,幡然醒悟,意识到冥冥之中灶王庙的神仙曾试图引导他走上正道,可惜他未能把握机会。
如今仙人不计前嫌,再次向他抛出橄榄枝,正好他也为下一步迷茫,突然出现一盏明灯指路,于是欣然接受,扛着三包行囊便上山了。
李麻子手持三炷香,虔诚叩拜:“多谢仙公指点迷津,今后我必潜心经营好这座庙宇……”
王灶直接施展勾魂法术,将李麻子的魂魄拖入自己体内的神庙中。
两人在此相会。
李麻子眨眼间看到神龛中的泥塑像化为一位年轻的道人站在面前,顿时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连忙要磕头拜仙。
王灶淡然道:“起来吧,不必多礼。贫道既然选中你来当这里的庙祝,自然得与你开诚布公,故请你到此间天地来相见。”
李麻子急忙起身,一脸敬畏地看着王灶:“多谢仙……仙长提携!”
王灶引他到殿中饮茶,边饮边聊。
眨眼到了日暮时分,李麻子悠悠脱离神庙,返回灶王庙正殿内。
低头一看,发现手中的三炷香已燃烧殆尽。
眼前的神案上赫然出现一本血色剑谱和一柄刻有血纹的三尺长剑。
这是王灶交付他的饮血剑与饮血剑谱,令他观摩其中奥义,并于今夜随他下山“觅长生”。
说是觅长生,实为觅妖踪,仗剑斩妖除魔,以解锁广法殿内的神通。
对王灶而言,那些五花八门的神通法术才是最宝贵的,饮血剑终究只是身外之物。
既然邀请李麻子与他出生入死,自然得拿出点诚意来,总不能让人提着凡刀俗剑就去斩妖,那既不现实也不靠谱。
李麻子盘坐在殿里初步翻阅饮血剑谱后,被其中提及的内容惊得合不拢嘴。这一书一剑若放在外头,足以引发大规模厮杀争抢!
想不到庙里供奉的玄阳真人竟如此慷慨,轻易将它们赋予自己!当即更加笃信,认为跟随王灶丝毫不亚于拜入名门正派!
……
入夜,李麻子腰挎着饮血剑下山了,这回往距离曹家庄更远的地方走去。
在曹家庄触发蛇道士害人的走马灯后,解锁了导引术。而现在王灶想要解锁“仗解术”或“通幽术”,因此需扩大范围搜寻,务必刨出目标妖物。
跋山涉水,经过几个村庄后,未有任何发现。王灶察觉今晚是个月圆之夜,故而传音给李麻子,令他找个地方歇息。
长途跋涉后,李麻子确实累得脱力,便就近寻了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下坐下。
此时,一轮满月挂在中天,月光清亮如镜,整体看起来似乎比平时要大一些。
王灶见状,便离剑而出,盘坐一旁行使导引术汲取月华。
倏忽间,天上那轮圆月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变大,不一会儿占据了天空四分之一。
这月亮大得出奇!
且月光不像平常那样一点点播撒下来,而是如同一座清澈的瀑布缓缓流淌直下,体积由大到小,流经王灶头顶时,已变得如同浅溪般。
他轻轻深呼吸,盈盈月色便顺着口鼻钻入体内。经过喉头往下,能感受到一股清凉拂过四肢百骸,又折返回来,聚于胸膛间。
王灶俨然体会到了那种“心静自然凉”的滋味。
而汲取了第一轮月华之后,王灶便感觉到体内的法力微微增长了几分,并且就连自己那无形无色的魂体也开始渐渐凝实。
树下歇息的李麻子离得近,也目睹了这一奇观,见那天上巨大的奇月月光如水般潺潺流向空地,隐约可见玄阳真人盘坐练气吐纳的轮廓,随着后者不断汲取,月亮也一点点缩小……
起初李麻子还怀疑王灶是鬼,但此刻彻底笃定:“真的是神仙呀。”
事出有因,这一夜王灶没再急着赶路,而是驻足原地修行。
直到月褪时分,月亮渐渐隐入云层,东边的天色开始蒙蒙发亮,方才结束了修行,令李麻子继续赶路。
须在天亮前寻处屋舍落脚。
别人不知道,但王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终归只是一介幽魂,见不得光。
白天里,除了日出日落的朝霞时刻,以及物极必反的正午时分,能够跑出来游荡吞噬日精以外,其余时间皆只能躲在阴暗处栖息。
李麻子仗剑前行了约莫半炷香,便看到了一座村庄的景象。
靠近村口处时发现,这村子里死了很多人。
从尸体满面流脓的死相来看,显然是感染了某种瘟疫。
正常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马上躲远点,所以才有“躲瘟神”一说。
刚开始李麻子也打算换个地方歇脚,谁料王灶忽然传音给他:“这村子里有妖气,进去看看。”
听闻此言,李麻子只得扯下一块衣布缠在脸上遮住口鼻,硬着头皮进村。
进村后发现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路上一个行人都不见。有几具尸体直接曝晒在一片空地上,苍蝇围绕着满天飞……
这般惨象让李麻子头皮发麻,不禁想到这个村庄并不归榆林县管理,那负责它的蒲松县现在在做什么?发生如此严重的瘟疫,也不派人来调查驱疫?真是个昏官!
正思绪万千时,忽然正前方传来了妇人的哀泣声。
“呜呜呜……”
李麻子立即循声而去,只见一户人家大门敞开,一名妇人坐在门槛上掩面痛哭。
当他靠近打算询问发生了何事时,王灶体庙显异,广法殿中一幅落款为“通幽”的画卷从墙上脱落,缓缓飘到殿中央,玄光阵阵。
与此同时,王灶眼前跑起了关于一只“拜月蟾”的走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