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剧透诸葛亮开始三兴炎汉

第25章 临危受命定荆襄

  刘备那句“逆天,改命!”的回响尚未完全散去。

  诸葛亮声音响起。

  “主公。”

  “方才田信所言,糜芳、傅士仁二人之变。”

  “并非空穴来风。”

  刘备猛地抬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期待田信所言,只是一个可怕的预警,而非已经板上钉钉的命运。

  “亮已于数月前,暗中安排心腹探查此事。”

  诸葛亮语气凝重。

  “近来回报,发现这二人不仅私下与江东使者频繁接触。”

  “更有确凿证据表明,他们竟暗中倒卖军械粮草与江东。”

  “其心叵测,绝非一日!”

  “还请主公定夺!”

  这话语,如同给刘备那刚刚燃起希望的心头,又浇上了一盆冰水。

  背叛。

  而且是早有预谋的背叛。

  刘备的脸色再次难看起来。

  他看向诸葛亮,又看向一旁的田信。

  法正亦上前一步。

  他神色严肃。

  “主公,军师!”

  “事不宜迟!”

  他的声音很急促。

  “必须立刻派遣心腹重将前往荆州!”

  “其一,务必将此惊天变故密告云长将军,令其早做提防,尤其是对江东异动和内部宵小!”

  “其二……”法正的眼神变得狠厉起来,

  “必须立刻剥夺糜、傅二人兵权,将其押解回成都!”

  他顿了顿,补充道:

  “若有反抗,可就地格杀,以绝后患!”

  快刀斩乱麻!这便是法正的风格!

  刘备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

  他自然明白法正的意思,也知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但糜芳毕竟是他的妻舅,多年来对他也是鼎力支持。

  傅士仁也追随他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要他立刻下令格杀,情感上实在难以接受。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糜夫人的身影和傅士仁早年追随的模样,心中刺痛。

  但旋即,关羽可能面临的绝境、汉室倾颓的未来,如同重锤敲打着他的心房。

  最终,理智与责任压倒了私情。

  他睁开眼,眼神中的犹豫已被决断取代。

  “孔明与孝直之言,备已知晓。”

  刘备缓缓开口。

  “备欲派一人,携雷霆之势,星夜赶赴南郡,接管防务。”

  “糜芳、傅士仁二人,暂且羁押,待事了后将此二人带回成都受审!”

  他看向赵云。

  “子龙,你可愿往?”

  赵云闻言,没有丝毫犹豫。

  他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主公但有所命,云敢不从命!”

  “南郡防务,云必竭尽全力,确保万无一失!”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

  诸葛亮和法正对视一眼。

  眼中都闪过一丝赞赏。

  “主公英明!”

  诸葛亮拱手说道。

  “子龙将军忠勇可靠,南郡交予他,亮与孝直皆可放心!”

  法正也点头附和。

  “不错,子龙将军威名在外。”

  “有他坐镇南郡,足可震慑宵小!”

  “荆州后方,当万无一失!”

  南郡之危似乎找到了解决之道。

  但刘备的心头,仍压着一块巨石。

  他忽然想起另一股被忽视的力量。

  “田先生。”

  刘备看向田信。

  “备在汉中之战结束时,已令孟达袭取房陵、上庸、西城三郡。”

  “更遣义子刘封,前往上庸,名为主将,实为节制孟达。”

  “正是为了东西呼应,互为犄角,以策万全。”

  “此二人手中兵马亦非小数……”

  “难道在襄樊战役中,他们这支重要的偏师……”

  他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与不解。

  “竟没有派上任何用场么?”

  田信听到这个问题,心中一沉。

  他知道,这又是历史上的一个痛点。

  一个遗憾。

  他回答道。

  “回禀主公。”

  “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

  “刘封和孟达。”

  “并没有派兵支援关将军。”

  这个回答,让刘备的心猛地一揪。

  没有支援?

  为何没有支援?

  那可是他义弟的生死存亡之际啊!

  田信继续说道。

  “这也导致了关将军在兵败退守时。”

  “没有选择往上庸方向撤离。”

  “失去了最后一条生路。”

  关羽的败亡,与上庸兵力的不作为,竟是如此直接相关!

  刘备无法想象,自己的儿子和部下,为何会如此冷血。

  田信的声音更低了。

  “并且后来。”

  “孟达心怀怨愤与恐惧,最终反叛,献上庸三郡,投降了曹魏。”

  “而刘封。”

  “因其见死不救,又失上庸之地,最终被主公您下令处死。”

  封儿竟是被我亲自下令处死?!

  刘备只觉得脑中嗡鸣作响。

  今天听到的消息,一个比一个残酷,一个比一个让他心碎!

  他看向法正。

  “孝直。”

  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上庸!上庸那边,现在可能补救?!”

  “可有良策,能确保上庸兵马,为云长所用?!”

  法正眉头紧锁。

  他迅速思考着对策。

  “回禀主公。”

  “上庸三郡新附,人心未稳。孟达此人,素有才干,却心术不正。”

  “刘封将军虽是主公义子,勇则勇矣,然性情刚猛骄矜,恐难与孟达和睦相处,更难有效整合上庸诸部。”

  “若要确保上庸兵力能在关键时刻,令行禁止,为关将军臂助……”

  法正语气肯定。

  “必须立刻派遣一位资历、威望、能力皆足以镇服孟达、刘封二人,且对主公忠心耿耿的宿将前往!”

  “总揽上庸军政大权,强力整合兵马,随时准备策应荆州!”

  刘备的目光,缓缓扫过密室中的诸位心腹重臣。

  赵云已领南郡之命。

  诸葛亮需坐镇成都,总揽全局。

  法正智谋虽高,却非统军宿将。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了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身上。

  感受到刘备的目光。

  黄忠立刻心领神会。

  他没有丝毫犹豫。

  向前一步,单膝跪倒在地!

  “主公!”

  黄忠声音洪亮,虽已年迈,却气势不减。

  “老臣黄忠,愿往上庸!”

  “为主公分忧!”

  “老臣定当竭尽全力,整合上庸兵马!”

  “誓死协助关将军!”

  田信欲言又止。

  他知道,接下来要说的,将再次打击刘备。

  诸葛亮看着田信那为难的神色。

  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有些话,终究还是要说。

  他上前一步。

  语气带着一丝无奈。

  “主公。”

  “亮有一事,不得不禀。”

  “按照田信所见的未来。”

  诸葛亮顿了顿。

  “孝直与汉升将军。”

  “恐都将在明年之内……”

  诸葛亮没有直接说出那个冰冷的“死”字。

  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法正猛地一震!

  他脸上刚恢复的冷静,瞬间被巨大的震惊所取代。

  “明年之内……我?”

  他才四十五岁!

  正值智计泉涌、辅佐主公大展宏图的巅峰之年,怎么可能……

  这太荒谬了!

  他那颗一向精于算计、洞察人心的头脑,第一次感到了彻底的茫然和对命运的无力。

  黄忠倒是先愣了一下,花白的眉头微微一挑,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坦然。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沙场沉浮一生。

  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他看向田信和诸葛亮:

  “军师所言……竟能预知到此等地步?”

  得到肯定的沉默后,黄忠低头看了看自己布满老茧的双手,仿佛在感受最后的力量。

  随即猛地抬起头,放声大笑,笑声苍凉却充满豪迈:

  “哈哈哈!”

  “好!好一个生死有命!”

  “大丈夫生于乱世,马革裹尸,本就是我辈武人最好的归宿!”

  他转过身,看向刘备,眼神中没有恐惧,反而充满了与时间赛跑的渴望。

  “老臣已是古稀之年,能为主公征战沙场,斩将夺旗,此生无憾!”

  “如今尚能饭,尚能战!”

  “若能赶在阎王爷收走老臣这条命之前,再为大汉,为主公,立下这守卫上庸、策应荆州之功!”

  他再次对着刘备,郑重一拜,声音愈发坚定。

  “老臣,死而无憾矣!”

  “还请主公恩准老臣前往上庸!老臣愿与阎王,再争一年时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