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准备发行百姓币
看到林晦正在思索,卫觊忍不住眉毛一挑,心中暗道:
莫非林晦有什么治本的办法不成?
联想过往,林晦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卫觊眼前一亮,说不定林晦还真有办法解决。
若是如此……
“林公,何为治本,何为治标?”
卫觊端正身子,虚心求教。
林晦被卫觊这一声郑重其事的称呼打断了回忆。
看到卫觊一脸求知若渴的表情,林晦斟酌着说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赈灾是治标,只能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救得了一城之人,救不了天下之人。”
说到这里,林晦回想起现代社会中,遇到经济危机时,以工赈灾的案例。
二战时候的美国……
继续说道:
“治本之法,则是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吃饱饭,住上大房子,娶妻生子,能够养活起全家人。”
卫觊一愣:
“让每一个百姓都吃上饭,已经是古代天下大同的盛世极致。
让每个百姓都住上大房子……还能娶妻生子……”
卫觊摇了摇头:“圣人做梦都不敢如此想。”
“君臣父子,伦理纲常。
本就是因为不可能人人都吃的上饭,才有了圣人之道,让百姓能够忍受贫苦生活。
若是能够做到林公你所说的那一步,林公远超圣人矣!”
卫觊的一番话,让林晦再次肃然起敬。
虽然说卫觊这些士族不知道后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运行规则有着深刻的理解。
只不过,人是环境的产物。
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在封建社会,那么他的思维必然是封建社会的思维。
而不可能是其他社会的思维。
如果有了,那就会被社会其他人认作异端或者精神病。
是要遭到社会大众的剧烈排斥。
为何儒家思想能够被统治阶级如此扶持认同?
就是因为儒家虽然解决不了生产力的问题,但是它可以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
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无限的,是有瓶颈的。
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在生产力本身就不发达的社会,资源就越发紧张。
生产关系也就越发紧张。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儒家的思想如果贯彻到每一个人脑中。
那么每个人都会在其位谋其政,克己复礼,不去追求过分的欲望和追求。
就能够让紧张的生产关系缓和,让天下安定下来。
但是,这是治标的方法。
因为,饿死的人多了,剩下的人就要造反。
圣人之道解决不了饿死人的问题。
也解决不了患寡而不患均的问题。
所以圣人之道加愚民,这两手方法,可以暂时稳住天下,但不能长久维持。
卫觊也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他不认为林晦能够提出什么新的方法来。
但林晦之前又给他展示了不少奇迹。
所以他看向林晦的眼神充满了热切。
“伯儒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太大,会有无后之忧。
所以我们先解决第一步,那就是让河东百姓都吃上饭的问题。”
卫觊点头道:“这是老成持重之言,那要如何做呢?”
听完林晦这句话,卫觊有些失望,终究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话语,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百姓吃饭,只有两条合法的途径:自家种田收获粮食,或者以钱购买粮食。”
这番话倒是提起了卫觊一番兴趣,林晦这一番分析,让他耳目一新,以前他和其他士族人交流,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具体过。
“自家种田收获粮食自不必说,但若碰上天灾之年,收成不好,没有存粮和余财的百姓,就要遭殃。”卫觊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林晦点点头,继续说道:“没错,所以我们就要有一个巨大的粮仓,让缺粮的百姓,能够在灾年买得起粮食。”
卫觊顿时皱起眉毛:“即便如此,那也得花费财钱,就算再便宜……也不如直接赈灾来的实在。”
林晦摇摇头:“不仅如此。如果百姓没有钱财买粮食,可以用我们发放的百姓币来购买。”
卫觊一脸迷茫:“百姓币是什么?莫非林公要私铸小钱?”
虽然不知道百姓币是什么,但是卫觊是个聪明人,下意识就猜测林晦是不是要私自铸币。
林晦呵呵一笑:“百姓币由我们郡守府发行,仅能用于购买我们的粮食。”
“那……百姓如何能换取这百姓币呢?莫非是每个人都发放?
那岂不是又和赈灾一般免费了?”
卫觊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好像懂了点什么,但是又不是很清楚。
“伯儒兄一下就问到了重点。
百姓只要在我们盐池做一天工,晒盐或者运盐,或者修建房屋、城墙,都可以获得一元百姓币。”
“一元?什么意思?”
林晦摆摆手:“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元、角、分是百姓币的度量单位。
一元等于十角。
一角等于十分。
一元能够换取多少粮食,这得由伯儒你来确定。”
卫觊恍然大悟,眼前一亮道:
“如此一来,便可以调动不少流民和百姓的劳力!
不仅如此,以后若是百姓币能够在百姓中流传开来,百姓币或许还能取代真正的钱财!”
卫觊感觉,林晦又给自己打开了一扇大门。
这扇大门后,隐藏着无限广阔的天地。
林晦看到卫觊被自己吊起了兴趣,顿时趁热打铁道:
“百姓币的防伪也需要考虑,否则被人钻了空子就不好。”
卫觊点点头:“的确,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不少人手来做这件事。
不过,我们有这么多工要做吗?
毕竟,城墙不可能无限制修,盐池晒盐,也不需要上万人吧?”
卫觊很快就考虑到了一个问题。
百姓币的发放是以做工来衡量的,但是有那么多工需要做吗?
林晦哈哈一笑,拍了拍卫觊的肩膀:
“伯儒兄你又提前猜到我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啊?”卫觊迷茫又兴奋的看着林晦。
期待着林晦给他再次开开眼。
“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铸造兵器、研发冶炼铁器的新工艺,改良更耕地方法、招募耕种官田、建造县城商品房……太多要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