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复杂而激烈的心理斗争后,三个荷兰人和张怀芝确认无法轻易从此处逃离。
而且仅有四人也无法开动那艘巨大的“pinas”,于是他们接受了成为营田所临聘人员的现实。
三百名水手搭配二十名执法队,八十名乡勇队上船。
在张怀芝的翻译下开始熟悉这三艘船只。
这些水手本就在海上讨生活,对船只并不陌生。
此番天降大船,令不少大家族都不再顾虑。
虽然明末海盗横行,但巨寇大多都出现在南海。
在东海的不过是零星小海盗和等于没有的后金水军
风险和棉布贸易的巨大利润相比不值一提。
在天启六年,朝鲜和日本尚且无法独立生产棉布,对大明的棉布需求巨大。
供小于求,棉布在朝鲜日本是紧俏物资,甚至可以卖出两三倍的价钱。
而大明向来不屑于做这种生意,所以出现了大量的产品缺口。
给了私人海商可趁之机。
只要官方默许,想要出海贸易完全可行。
对于风头正盛的陈子龙而言,疏通好府县两级的关系并不困难
十天之后,孙维,韩忠和顾家嫡系为领队,带着三百水手,三十乡勇队员和海盗四人组扬帆出海。
踏上了“pains”,两艘武装商船和另外几艘小货船的甲板。
整整十万匹普通棉布和两万匹上等云布和一些杂七杂八的货物陆续上船。
在江南只值三四钱的棉布在朝鲜可以卖到八钱一匹,而形似云锦的“云布”更是供不应求。
对于朝鲜王国而言,这种大明半官方性质的贸易最受欢迎。
因为此次前去并非打仗,只是为了推销棉布和开拓商路,所以陈子龙没有亲自前往。
这几天,他痴迷于徐家汇的大建设。
要知道,这可是三百年以后的大上海。
奉贤营田所的滩涂地,海水稻带来了富集的人口。
东林的身份和松江官场的大换血带来了政策的支持。
珍妮纺纱机和陈记水晶坊在这个时代独一无二,垄断天下。
陈子龙越看越觉得天时地利人和,决定大干一场。
松江知府衙门内,陈子龙给郑瑄描绘了一个大大的蓝图。
“大人您看,松江合作社正坐落于此。”
陈子龙指着黄浦江的中段说道。
“此地上可以连接上海县城,下可以影响奉贤营田所。”
早在松江合作社落址于此前,陈子龙用陈记水坊账上的数万两白银大肆购买徐家汇周边的土地。
“倘若能繁荣起来,乃是泽福百年之大计,上海县必定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啊!”
郑瑄捋了捋胡须,对陈子龙描绘的图景颇为心动。
大明朝升官,无非看政绩,关系和资历。
论资历,他在正四品的位置上兢兢业业十余载,早就该升迁上去。
如果陈子龙之策可成,政绩和关系他岂不是能同时具备。
“此策虽好…”
郑瑄先点了点头,表明他在精神上无比支持。
唯一的问题就是松江府衙的账目上已经近乎空空如也。
大明朝财政赤字不是一天两天了,即使像松江这等江南富庶之地都收不上来税,边郡州府更是穷得哭爹喊娘。
边军已经不知多久没有发过足额的粮饷。
“只是府衙的账目尚不宽裕啊,兴办新城是大事,若是银两跟不上,岂不是半途而废,徒劳无功?”
陈子龙坦然地点头表示理解。
他本来也没有指望从大明的这种税收制度下的财政能有多富余。
但是无论是兴办营田所招纳流民逃户,还是新建徐家汇,都太过于吸引眼球。
虽说急需扩张实力,但是官府的背景非常重要。
“大人,我有一计。”
“兴建之时沿黄浦江而建,先兴港口和工坊。依托水运之利,既赚得税银,又聚拢周边百姓。”
郑瑄点了点头,建这些的花费较小,知府衙门可以承担。
他在意的是后面的计划。
“若只有棉布一项,恐稍显单薄。”
“不瞒大人,我已让陈记水晶坊不日便搬迁上海县,选址就定在松江合作社的旁边。”
郑瑄哑然,他差点忘记了这个年仅十九的秀才已经是家财万贯的陈记水晶坊的东家。
“你年少成名,当注重清高守节,不可淫浸于商贾之事。”
“大人教训的是。”
陈子龙随口应了一句。
商贾之道确实只是他随手而为之,更重要的是在官场上往上爬。
在数月之间,并不复杂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无法完全保密,许多仿制的店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杨念如已经遵照陈子龙的要求,刻意减少了产量和原材料的数量。
所以没有出现银钱不足或库存积压的情况。
而且其他后来者暂时无法达到同样的制造水平,陈记水晶坊的花瓶镜子仍然畅销。
只要第一次与朝鲜的贸易通畅,之后的朝鲜和东瀛,就是玻璃这种专门赚有钱人的银子的物件最好的倾销地。
“等到陈记水晶坊,海水稻的粮铺和奉贤织造所三方共营,每年所纳税银定不少于两万两!”
在明朝知县知州知府这一类官员晋升体系中,考评的权重颇大。
而在考评的体系中,税收是重要的考量部分。
一年两万两银子的税收几乎是原先商税的二倍之多。
陈子龙的话触及到了最核心的利益,郑瑄立刻露出心动之色。
“此外,还请大人特许松江合作社广招商贾工坊,兴建新城可由其自由营建,不费府衙一分一毫。”
“只望大人恳许免除其三年商税,以充城建之费。”
“好!方大人慧眼识珠,松江府竟有你这般才俊!”
郑瑄热衷于升官,他顿时觉得可以用此事抹去董家惨案的污点,拍案同意。
“陈懋中你既有经济之才,本因兼下这督建使一职。”
“但你功名尚浅,就先兼着副使一差,等事情有了眉目,府衙自派一位能吏为督建使。”
这老东西看出这件事有油水可捞,想要横插一脚。
贪点银子可以,如果阻挠他的百年大计,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陈子龙在心中暗骂。
不过此时正需要松江府的支持,他没有过多犹豫,当即应诺下来。